回忆起酷暑的八月,几乎每个山城老百姓都心有余悸。
在创纪录的连续高温暴晒下,不仅山火连绵、连长江和嘉陵江都快被晒干了,让人是目瞪口呆。
高温之下到处缺水,不过对于刚在北区买了某国企神盘的业主来说,却意外的发现其刚买的豪宅屋顶上,居然藏了个大大的“蓄水池”。
业主给小树爆料说,他们所买的房子坡屋顶闷层内,在如此严重的旱情下居然“关了几公分深的水”,简直是大大的惊喜。
业主爆料,真伪难辨仅供参考
从视频上看,这屋顶的蓄水量显得非常的充沛,完全可以在下面洗澡了。
这么有创意的开发商,怪不得业主们这两天纷纷上门,手捧鲜花给开发商五星级好评了。
01.大名鼎鼎金融街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这个楼盘的开发商是大名鼎鼎的金融街,一家来自北京的国企。
1992年,北京提出在西二环金城坊旧址大规模开发金融产业区,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部和非银金融机构总部,打造“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这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金融街”。
在这条金融街上,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是中国金融业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
整个金融街占地2.59平方公里,总建筑体量达到约300万方,在当时还特地成立了一家责任企业来承担这一建设任务,这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北京国企开发商“金融街”。
在完成北京金融街的开发后,这家开发商转战全国,在天津、上海、成都等主要一二线城市开发了大量城市综合体及住宅项目,将“金融街模式”不断发扬光大。
2002年金融街进入山城,在江北嘴响应号召,第一个吃螃蟹开发了高档写字楼重庆金融中心,为CBD的繁华作出了贡献。
此后的金融街一发不可收拾,在重庆又相继开发了融城华府、金融街融府等大盘,还在五里店击败本地巨头某湖,开发了如今赫赫有名的百万方大盘—融景城。
如此根红苗正的国企开发商,肯定是牛得一逼了噻。
02.金融街进入水土
打造“空中森林花园”
2018年6月,金融街以11.48亿元的总价、4337元/平的楼面价拿下了水土一宗300多亩的商住地块,打算再创一次融景城的辉煌。
这个楼盘,就是后来被誉为“空中森林洋房”的金融街-两江融府。
这个“空中森林洋房”我还去现场看过,在每层的大门入口都设计了个超大的空中花园,阳台上也设计了大量的花池,确实还是很有创意。
这个楼盘有多火爆呢?去年5月这个楼盘还传出“半夜通宵排队”的新闻。
据网友爆料称,早上五点便有购房者坐着板凳守在售楼部门口,甚至还有人现场打起地铺,可见这个楼盘魅力值之大。
没想到才一年多过去,这个被疯抢的神盘便曝出“屋顶变蓄水池”这种离奇的新闻,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业主爆料,真伪难辨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坡屋顶由于自带斜度利于排水,防水性能远优于常规的平屋顶,漏水的概率极小。
没想到在经历了重庆七八月的高温烘烤之下,这个房子的坡屋顶居然还能变成“蓄水池”。这水是从哪里来呢,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吗?
粉丝爆料
这事越想越神奇,咱们还是去现场看看吧!
03.地铁通车两年了
周边仍然“原生态”
我们先说一下项目周边的情况哈,它建在水土地铁六号线复兴站旁。
都说地铁能拉动一个新区,但地铁六号线二期都通车快两年了,这个地铁站周边依然是一副“原生态”的模样。
地铁口边上,摆放着两江融府这个楼盘的海报。
从它“精美”的造型来看,这个海报似乎已经被遗忘在这里很久了,旁边醒目的“现房发售”透露着几分无奈与尴尬,毕竟对开发商来说:
“PPT卖房,比卖现房安逸多了”。
往前走几百米就看到了在建中的两江融府,这边已经开发了三四年了,部分组团都已经交房了,但依然是一副人烟稀少的模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盘销售的速度=新区的发展速度。
这些刚刚起步的新区,不晓得好久才能变成繁华都市呢?
04.物业管理智能化
刷脸即可进小区
根据粉丝提供的位置,小树来到了两江融府8号地块。
只见小区的车库和门口几个保安在来回巡逻,一副防卫森严的样子,只怕是插翅也难飞进去吧。
小树一看这场面也懵逼了,赶紧向粉丝求助,没想到粉丝这样回到我:
“你说你是装修公司的,物业管理XX,难得住你?”
小树走进一看,果然一路大门敞开没得任何人盘问,连扮成装修公司都省了,直接一路飞溜进去了。
先说下小区的第一印象。
由于小区整体容积率比较低,绿化这些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空中花园的设计在北区众多楼盘中更是别树一帜,还是非常有辨识度。
唯一小小的遗憾,就是这墙上居然出现了雀斑,跟整体高大上的环境显得有点格格不入,难道被太阳晒脱了皮?
再看看它的别墅组团,门禁系统就更是满满的高科技了。
只见门口摆放着两个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后面则是一个无人值守智能化岗亭,一般人还不敢溜进去。
小树飞进去一看,这个别墅里面还有个精致的水景,只是规定的时间点却没有半点水,难道小区停电了吗?
摄于9月17日上午11点
05.屋顶果然挖了孔
里面暗藏玄机
小区转完,我们还是去办正事吧。
根据粉丝提示,小树来到X栋顶楼,一出电梯就看到楼顶上忙碌的一幕;而楼梯间顶上,果然摆着一个大洞,这就是传说中的泄洪口?
为求真相,小树只好从这个小梯子上爬上了屋顶。
回头一看顿时头皮发麻,果然“维修工”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啊。
只见屋顶上被挖开了一个孔,里面夹层的墙体还没有完全干。
从结构上来看,这个屋顶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外面还贴了塑料防水瓦,按道理不该漏水这么严重啊,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从高处看,挖开的屋顶还不止一处,还有两个工人貌似在屋顶侧面钻孔,不晓得这是补漏还是做排水孔。
06.挖洞的不止一处
整改要花不少钱
在修的是似乎还不止这一栋,从高处望出去,旁边另外一栋楼顶也有人。
小树赶紧跑过去,一看果然又是熟悉的配方。
一栋楼上两个斜屋顶,一边挖了一个孔,看来开发商也是花了不少血本啊。
这个孔看过去就更有趣了,里面似乎正在把各个夹层进行“互联互通”,做一个更大的“空中蓄水池”?
个人觉得,屋顶这么多水直接排掉还是浪费了。
即便不能用来烧饭洗澡,用来给空中花园的花花草草浇水,也是不错的啊。
07.尾声
至于业主提到的“房屋漏水退房再销售”等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的呢?
小树来到售楼部,现场多少有点空荡荡;问起小区屋顶漏水是个啥情况,置业顾问斩钉截铁地回复我:
“我从没听说有漏水这个事情”
那一刻,我自己都差点信了。
就叫赵艺
刷个脸就是智能化小区
用户16xxx17
都想大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