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病重将死时,李世民许诺将衡山公主嫁入魏家,后来为何反悔?

醉风文史 2024-09-11 16:03:52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卧床,眼看时日无多,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和衡山公主到魏家探望,看到昔日老臣缠绵病榻,李世民不觉悲从中来。

李世民一边拉着魏徵的手,一边流泪,问他还有没有未尽心愿,魏征只是回答道:“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魏征仍在担忧国家安危,李世民对此大为感动,决定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于是指着衡山公主说:“公强视新妇!”

意思是,魏公,勉强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吧!

魏征当时病得非常严重,听到李世民的赐婚时,已经无法起身谢恩了。可是,在魏征死后没多久,李世民就下诏悔婚,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一对特殊的君臣

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君臣很有意思,李世民数次被魏征气得火冒三丈,声称要宰了这个“田舍翁”,可最终都没忍心下手,魏征见李世民不杀自己,拼了命直谏,丝毫不留情面。

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曾派人带来魏征问罪,说他挑拨兄弟关系。

魏征也是直爽,直接回怼李世民:“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魏征的言外之意是,若李建成早听他的话宰了李世民,哪还轮得到李世民来向他问罪。

李世民听了这话能不生气?肯定气啊,但他向来看重魏征的才能,自己看重的人才,只能自己宠着呗,所以李世民不仅没有怪罪魏征,反而将他吸纳为自己的幕僚。

魏征是真不怕死,碰上李世民盛怒仍旧面不改色,即便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收敛自己的帝王威严。

李世民曾经得到一只鹞鹰,将其放在臂膀上逗着玩,看见魏征走过来后,急忙将鹞鹰藏在怀中,谁知魏征汇报朝中事务花了很长时间,等魏征离去,鹞鹰竟被闷死在李世民怀中。

都知道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伉俪情深,在长孙皇后去世入葬昭陵后,李世民曾在宫中建造层观,终日遥望妻子的陵墓,有时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有一次,李世民让魏征陪同登上层观,他问魏征是否看清了,魏征装模作样看了看说自己老眼昏花,没看见。

李世民用手指着昭陵方向示意,魏征才说:“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

献陵是李渊的陵墓,魏征此话明显是劝谏李世民不要只顾念亡妻而忽视了孝道,群臣都知道这一点,可只有魏征敢在李世民伤口上撒盐。

二、李世民许婚嫁公主

李世民对魏征的感情很复杂,他欣赏其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的性格,但常常被谏言搞得下不来台,也让人十分恼火。

可真当魏征病重将要去世时,李世民却十分舍不得。

在魏征病重卧床之际,李世民经常派宫中使者前去探望,甚至还直接让中郎将留宿在魏征家中,以便随时向他上报魏征病情,宫中名贵药材也不要钱似的往魏征家中送。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征病情加重,李世民不得不接受一个严酷现实,即魏征时间不多了。

为此,李世民曾亲自到魏征家中探望,期间屏退左右侍从和魏征聊了一整天,后来李世民还带着太子李承乾和嫡女衡山公主再次探望魏征。

在这次探望期间,李世民决定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这是李世民在向魏征保证,魏征死后,魏家仍能保持门楣不衰。

衡山公主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由于自幼丧母,李世民对小女儿十分宠爱,九岁时就封她为衡山郡公主。

根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名山大川不得作为封号,但李世民却为小女儿打破这一规定,可见衡山公主有多受宠。不仅如此,初唐公主一般在出嫁时才有实封,而衡山公主刚被册封时就有了实封。

依照李世民对衡山公主的宠爱程度,谁娶了公主就代表将来一生前途也就不用担心了。

面对即将病逝的魏征,李世民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就是向魏征保证,他儿子前途有了,不用担心魏家门楣衰落,魏征可以不留遗憾地去了。

魏征就是看懂了李世民的意思,所以才不顾病体挣扎着要起身拜谢,可惜身体终究是不允许他这样做了。

三、李世民悔婚的原因

神奇的是,在数日后的晚上,李世民突然梦见魏征如同平日没生病时一样,结果到了清晨就收到魏征去世的消息,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见李世民对魏征的重视。

魏征的去世对李世民触动很大,他不仅亲自参加魏征葬礼,还为其废朝五日,命太子李承乾在西华堂为他举哀。

可惜,两件事的发生影响了魏征死后待遇,促使李世民下诏悔婚。

其一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在魏征死后不久,他的宝贝学生李承乾密谋造反事发,侯君集参与其中被杀,中书侍郎杜正伦受到牵连被流放。

好巧不巧的是,魏征曾经向李世民举荐过两人,夸赞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由此开始怀疑魏征是不是也是他们同党,参与策划李承乾谋反之事。

其二是魏征向史官泄露谏言。褚遂良之前出任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说白了就是史官,而魏征曾经拿着自己给李世民的谏言内容给褚遂良看。

魏征此举是什么性质?严重来说是“漏泄禁中语”,在唐代,一般犯这种罪轻则贬官,重则流放。

李世民知道此事后,认为魏征是想通过宣扬君主的过失,来求取自己的好名声,因此对魏征的感官急剧变差。

综合这两件事,李世民大怒之下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并且还让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这意味着,李世民对魏征彻彻底底的失望了,哪怕魏征已经去世,他也无法原谅魏征的行为。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即便取得胜利,他还是为没有灭掉高句丽而感到后悔,这时李世民又想到魏征,不由得叹息说:“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

然后,李世民赏赐魏征家人,并且重新立起墓碑,但他并没有恢复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或许此时,李世民心中对魏征仍有怨气。

0 阅读:2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