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战胜国对世界的重新瓜分,美英法等国的目标主要是什么?

评史可不察 2024-04-23 06:55:34

1919年1月18日,在协约国的全面胜利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缔结和约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在巴黎召开,其参与者包括美、英、法、日、意五大战胜国在内的32个国家,但是,此次和会排除了苏俄与战败国,因此,本次和会很难称得上“公平”二字。

经过五个月的讨论,代表们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此条约不但规定了对战败国的处罚,也规定了战后国际秩序。内容十分丰富,其条款的可执行性也比较强。

但是,条约的签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战胜国们为了共同对抗同盟国,在战时缔结了坚实的同盟。但当敌人被打败,战胜者开始分赃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多“赃物”,他们的矛盾便浮现了出来。巴黎和会上,各个战胜国都心怀鬼胎,企图从其他国家手中掠夺更多东西,各国之间核心利益与战略目标的冲突,决定了此次和会的过程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

美国的目标是称霸世界。在一战战胜国中,美国是最大受益者。战前,美国拥有30亿美元的外债,但在战争期间,美国不断向各参战国放贷,在战后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债权国,手中掌握了100亿美元的债权。而且,通过不断增长的战时贸易,美国商品的输出额在战争4年内翻了两倍。凭借庞大的经济利益,美国的华尔街成为新的金融中心,而旧金融中心——伦敦却在衰落中。

经济实力的增长,令美国逐渐拥有了称霸世界的野心。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十四点原则”,以此作为世界和平的纲领。“十四点”内容包括消除经济壁垒、保证航海和贸易自由等经济秩序条款,也有要求大国依照民族自决原则,给予治下各民族与殖民地人民以政治权利的政治条款。

在一战之前,孤立主义是美国对欧洲的外交原则,美国人很少关注“国际秩序”这种东西,而在一战后,威尔逊却提出了十四点原则,试图为世界制定一套和平纲领,不得不说,这跟美国战后实力膨胀绝对脱不开干系。

在冠冕堂皇的十四点原则背后隐藏的是美国的利益。威尔逊之所以强调消除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是因为那时的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各大列强跟敌国之间设置很高的贸易壁垒,但在本土与殖民地之间不设置贸易壁垒。因此,本土与殖民地的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美国的殖民地非常稀少,无法进行广泛的本土—殖民地贸易。如果美国人希望保证贸易流通,就必须促使他国降低贸易壁垒。

美国的战略目标,使它与有着大片殖民地的英法发生冲突,因为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对于殖民地人民相当有煽动性,这让英法感到了威胁。同时,美国要求门户开放,使得妄图称霸东亚的日本相当不满。

英国的目标则是保持世界霸权跟大陆均衡。在一战之中,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损失惨重。兵力损失近100万,军费开支达124.5亿英镑。而且,因为英国在此战中广泛从殖民地征兵,其殖民地与自治领认为,自己为英国出了这么多力,那英国也应该还给自己一些东西,比如自治权。因此,殖民地与自治领开始对本土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帝国体系难以维持。

但是,因为战前的底子打得好,战后的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殖民地体系尚未崩溃、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仍在、海军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一,这成为英国继续保持世界霸权的底气。

因此,战后英国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治下殖民地的扩张来维持世界霸权,为此,英国试图夺取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并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领土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二是维持欧陆的均势,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外交政策向来是均势原则,即阻止在欧陆上出现可以压倒其他国家的强国,因此英国不支持过分惩罚德国,其希望用德国来震慑法国,并阻止苏联的扩张。

英国的战略目标令其跟美国、法国产生冲突。美国主张民族自决,这使极力扩大和维护殖民地的英国与威尔逊发生矛盾;不主张过度惩罚德国的提议,又让试图一劳永逸削弱德国的法国感到不满。

法国的目标是永久保障自身安全。在所有战胜国之中,法国的损失是最为惨重的。其人口损失了十分之一,而且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年轻人。据统计,法国二三十岁这一代的年轻人中,损失了一半,战争几乎毁灭了一代人,因此,一战给法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毁灭性打击,也是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战争的残忍,令法国人试图不惜一切代价保障自身的安全。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的主张主要有两点:第一,彻底削弱德国,向德国索取实际上难以支付的天文数字赔偿,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占领鲁尔矿区,肢解德国,建立莱茵共和国与巴伐利亚国家,并将大片德国领土交给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第二,在欧陆建立以法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将德国周围的波兰、捷克等国纳入其中,以保障欧陆和平。

法国关于肢解德国的要求,跟英国希望保留德国的想法发生冲突;而且,法国的设想把许多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地区送给波兰、捷克等国,这跟主张民族自决的美国完全不同。

日本跟意大利的目标则是地区霸权。日本和意大利两国虽然是战胜国,但他们的贡献度非常低,意大利面对奥匈帝国的猛攻毫无支架能力,日本仅仅趁着德国将注意力集中在欧洲时,攻占了德国控制的青岛及太平洋附属岛屿。但他们的胃口却非常大,希望依靠胜利一跃成为地区霸权。

意大利向协约国索取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大片土地,还希望获得关乎地中海命运的重要港口——阜姆港。由于意大利贡献过低,胃口太大,英法美相当抵制意大利的提案。

日本则希望获得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以此加紧对中国的入侵。对于美国来说,太平洋地区是美国的后院,并不希望看到有个强国出现在东亚,于是对日本的行为进行抵制。

0 阅读:2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