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作者:克里斯多福·孟
在上一节中,我们介绍了人们在幻灭阶段,容易产生的四种偏差行为中的最后两种,分别是,报复行为和自我放逐。
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来说说在内省阶段,我们该如何走出亲密关系的谷底。
自省需要改变固有观念
当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疲惫,不再有期待,慢慢想要结束它时,往往会面临着这样几个选择。
一是选择结束,长痛不如短痛。但作者认为,如果这个时候选择结束,只是终结了和某个人的亲密关系,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因为它会让我们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当再次进入亲密关系,我们依然免不了面对这个问题。
第二个选择是忍受,放弃自己的坚持,默默接受伴侣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但是,这个选择也很难持续。因为一个人的忍耐度是有限度的,另一人的欲望却很难有尽头,到最后还是免不了分道扬镳。
因此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第三个,学会冷静下来,思考这段亲密关系,才真正进入到了我们所说的内省阶段。这也是亲密关系中最痛苦,也最有价值的阶段。
在内省阶段中,我们会进入一种更独特的思考方式,而这在其他阶段是没有的。我们将改变对亲密关系的诸多固有观念。比如,有人认为,亲密关系中总有“好人”和“坏人”,总有人在试图破坏亲密关系,让两个人的感情走向恶化。
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分清亲密关系中的“好”与“坏”。当妻子因为工作劳累,而不想做家务,当丈夫想要休息,而不愿意带孩子去游乐园玩,这些都不能算是“坏”。
因为与其说这是“坏”,不如说这是人们内心需求的另一面。在现代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大家都希望能轻松一些,因为一些惰性,而不愿去劳累身心;还有人觉得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付出了很多,想让对方多付出一些,等等。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人性,单纯以好坏评价这些想法,那就无法真正做到爱对方,去心平气和面对这些亲密关系中的常态。
另外,有的人认为,亲密关系的贡献是一人一半,两个人都做出正确的行动,才能解决问题。好像我们只需付出50%的努力,对方也做出相应的付出就好。
事实上,这样也是不够的,如果一个人相信对亲密关系只付一半的责任,那么他只有付出100%,才算是得到了实际效果的50%。相反,如果只付出50%,伴侣也是如此,那么两人都会坚持,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那一份,剩下的都是对方的责任,最终导致谁也不愿主动去付出。
与此同时,我们的付出和伴侣的回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会发现,自己对待伴侣的方式,很多时候都会反馈到自己身上。比如,妻子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把这件事倾诉给丈夫,有的丈夫会主动安慰,虽然在工作上给不了妻子太多帮助,也尽量让妻子心情好一些,不断鼓励对方。这样一来,等丈夫在事业上遇到瓶颈,妻子也会意识到这一点,自己多承担些家庭责任,给丈夫更多支持。也就是说,人们对伴侣付出什么,就是对自己付出什么。
不要被角色束缚
作者克里斯多福认为,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在亲密关系中做得太少,还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很少有人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弥补自己曾经犯的错误。克里斯多福按照这个标准,将亲密关系中的人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受害者。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弱小、无助和恐惧。但其实每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本能会采取的位置就是受害者。即使只是短短的几秒钟,受害者也会觉得,自己在与庞大的力量对抗。除非有奇迹出现帮助受害者,否则单凭自己的力量,受害者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因此,他们经常会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还有自怨自艾,经常抱怨的倾向。但如果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受害”不过是一种“被动”的事情。也就是,问题的发生不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我们就会本能地认为,这是有人想要伤害自己。但是,只要我们稍作思考,就能很快找回理智,回归内心的平和。
与受害者相对应的就是迫害者。那些在感情中自认为完美,心存责怪的人会愤怒地逃离痛苦,于是他会把问题怪罪到别人的头上。仿佛只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就可以暂时躲避,不被惩罚。
但我们想想就会发现,迫害者推卸了责任,但并没有解决问题。他们只是没有人可以怪了,想要逃避,所以把问题推给了伴侣,如果没有伴侣来承担责任,他们甚至会自我惩罚。比如,有的人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决定而懊悔不已。这其实是人们心中的迫害者在压迫受害者。它仿佛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一直从各个角度提醒人们:出现问题了,我们要为错误买单,找一个承担责任的人。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迫害者可以激励人面对问题,不断进步,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面对问题时,还是希望过得糊涂一些,快乐一点,这也就是亲密关系的第三个角色——拯救者现身的时候了。
克里斯多福把拯救者称为“治疗师”。他能让人暂时解除眼前的痛苦,即使人们不知道造成痛苦的原因。这就像人体按摩一样,我们知道身体哪个地方不舒服,需要人来帮我们揉一揉捏一捏,缓解身体的痛苦,但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身体问题。是因为平常体力劳动太多,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这个时候,就需要拯救者站在“第三方”的视角进行帮助。除了同情受害者之外,拯救者也会同情迫害者,并提供有益的忠告。我们可以把他看作亲密关系中,人们理智的一面。
此外,作者还指出,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人们的角色并非固定,而是根据不同的个人特质、处境进行转换。
比如,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更倾向于当一个拯救者,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两个人的亲密关系。这类人经常说这样的话:“我小时候,大家就是这样做的。”“我的父母告诉我,家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们喜欢模仿家人的言行,以此来塑造自我,进而在家庭中占得一席之地。但这种“家庭拯救者”并非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并不是个自觉的选择。因为太注重家庭的人,有时会过于在乎别人的需求,反而忽视了自己,甚至掩盖自身的情感。这样一来,原本的拯救者,在某个角度却成了受害者。他们照着固定的模式、规则和信念在行动,结果却忽视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感受。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们无法真正塑造自己想要的亲密关系。
举例来说,一个女孩从学校毕业后,本来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却由于家里的要求,早早地进入了婚姻,过起了全职妻子的生活。对她来说,丈夫的工作、收入都很不错,还有两个孩子,在别人看来很美满。但她自己总是高兴不起来,
因为在家里,她总是扮演着照顾者的角色,而她真正想做的,还是外出工作,做一份自己想要的事业。时间长了,她开始变得焦躁,并把这种情绪感染到家人身上,使得大家都闷闷不乐,也让自己成了一个迫害者。然而,在家里人知道她的真实想法之后,都觉得十分不解,认为日子过得好好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其实就是个性和不同情况造成的角色变化。
为此,克里斯多福嘱咐道,不论我们处在亲密关系的哪个阶段,都不要被角色所限制,而是要跟从自己的真实想法去行动。否则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一致,未来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倾听:带来转变的契机
在改变了自己的固有观念,理解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后,我们要开始倾听反思,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因为我们都有自己内心的想法,都认为自己才是掌握亲密关系真理的那个人。但事实上,亲密关系没有绝对的真理,它的本质是在相处和沟通中找到自己,这需要我们暂时“放弃”原有的想法,原来的角色定位,也就是否定自己。
然而,这也是很多人迈不过的坎。因为相比于否定自己,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更容易;相比于改变自己,反思自己,和对方争吵也更容易。
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倾听对方,即使对方情绪激动,即使他们无理取闹。因为正是那些戳到痛处的观点,恰恰说明了我们的问题所在。那些让我们格外排斥的问题,或许也是我们自己身上的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问题往往是相互的。而通过倾听,我们能够剖析自己,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反思那些亲密关系中的问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两个人的矛盾,到底是一时的情绪冲动、偏差行为等常规摩擦,还是说,真的存在性格不合,对未来的规划不同等根源性问题。
当我们完成倾听,就可以本着负责的态度,听从内心的想法,做出判断和选择了。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自己对于亲密关系,到底有什么样的要求,对方能不能满足。
同样的,自己能否做出合理的改变,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如果我们认为,这段亲密关系的确暴露了很多严重问题,两个人无法解决,那么就可以选择结束这段亲密关系。而如果我们发现,当前的诸多问题只是暂时的,未来完全可以解决,这也意味着,一段亲密关系可以进入最终的启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