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极端失望的表现

鹰哥爱写文 2024-02-25 03:30:49

​《亲密关系》作者:克里斯多福·孟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亲密关系进入幻灭阶段,容易产生的两种偏差行为——刻意表现和权力斗争。这一节,我们将继续讲解剩下的两种偏差行为:报复和自我放逐。

报复:因愤怒而产生的相互伤害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一方属于较为敏感的性格,那么他在权力斗争的初期觉察到对方的挑衅行为,为了维系这段关系,往往会选择忍让。

可随着斗争的“升级”,人们很快就会感觉到煎熬,开始怀疑:这是我想要的亲密关系吗?这还是我曾经爱着的那个人吗?这时候,人内心的愤怒将无处安放,争吵、对抗不断激化,伤痛不断加深,报复自然慢慢出现了。

报复是在权力斗争中,转移注意力,平复愤怒的主要方式。而人性的微妙之处在于,当一个人实施报复之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快感,而且稍不留神,还会发展成行为习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实源自人类童年就发展出的一些本能。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孩子希望像邻居家小朋友一样,拥有某个玩具,想去游乐场玩,想吃大餐,可是他却被父母告知:想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拿出好成绩来交换,孩子的内心因此积压了许多不满,他不能忍受这种压力。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要怎么去对抗处于绝对优势的父母呢?为了引起父母的重视,为了表达对父母这种不满,或许孩子就会选择报复的方式。他可能会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他会“不小心”摔碎父母刚买的手机屏幕。我们也可以回想自己小时候,总有那么一段时间,父母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偏不做,或者说,偏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做。

很多父母觉得奇怪,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很乖,很听话,说什么就干什么,也从不对父母撒谎,为什么到了青少年,突然变得逆反了呢?

事实上,孩子在小时候并非不会逆反,而是不能。当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行为动机等因素,就会产生类似行为。如果父母只是要求孩子优秀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就很可能会造成“反弹”,被孩子从各个方面进行“报复”。

而当我们把这一逻辑迁移到成年人身上,也就很容易理解报复行为了。当妻子突然得了重感冒,头疼、意识模糊地躺在家里,渴望伴侣照顾。可是丈夫却认为,生病这件事很常见,吃药不就好了,不仅没有陪伴,还依然在忙自己的工作。他甚至会觉得这很矫情,为什么一点感冒要弄得小题大做呢?他可是在工作,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未来而努力奋斗。

就这样,妻子勉强接受了丈夫合理的安慰。可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是特别渴望爱人能陪在自己的身边,需要被照顾、被保护的感觉,但丈夫却选择了敷衍,讲大道理。这种感觉会长时间被记在心里。妻子也许并不想刻意报复什么,可是在之后的相处中,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疏离和冷淡的态度。当丈夫需要帮忙的时候,妻子会在心里淡淡一笑:你当时是怎么对我的?现在还好意思来求我?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曾经那么相爱的人,会因为感情破裂而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甚至在社交媒体曝光对方的隐私,让很多人对亲密关系望而却步。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所谓报复,其实是在极度失望情况下,给人们带来泄愤快感的伤害行为。这是人们在面对痛苦时,表现出孩子般的本能反应。尽管它会带来一点点的快感,但更多的其实是罪恶感,让亲密关系雪上加霜,带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最终是两人都很受伤。

如果我们渴望成长,想在关系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就应该知道,这种伤人伤己的行为并不成熟。无论是小时候经历的创伤,还是成年之后在亲密关系中的伤痛体验,我们都无法直接控制或消除,它会偶尔“蹦出来”,刺激到人们内心脆弱的地方,让人有一种失控感。对此,作者强调,成年人应对这种痛苦的关键,在于调整心态。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老太太,大约是在三十年前某一天晚上睡觉前,好像听到客厅传来一个声音,那时她一个人独居,夜深人静,感到非常害怕。于是从那天晚上开始,每天睡觉之前的时候,她都要小心翼翼地关上卧室的门,然后在门后面放一张椅子,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如此,才能安心睡觉。

可以看到,这三十年间,老太太从来没有主动去面对那种焦虑和恐惧。但有趣的是,她后来发现,那个声音只是源于房屋的建筑材料,因为室温变化产生的声音,属于正常情况。

就这样,老太太关着门,担惊受怕了三十年。对于很多人的内心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不是讨厌自己的父母,不敢面对自己的伴侣,只是拒绝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像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强调自己在原生家庭缺少关心,自己小时候没有被父母捧在手心,缺乏安全感。

可问题是,他们没考虑过,为什么现在的伴侣,要为他们小时候的缺憾买单呢?正确的思路应该是,人们自己先要学会面对小时候的情感创伤,再和伴侣沟通,如何去弥补这些情感需求,而不是一股脑地全部交给对方。如果无法认知到这点,就很容易产生第四种偏差行为——自我放逐。

自我放逐:长久挫败感的积累

无论是人们面对亲密关系,还是作为孩子在学龄阶段面对考试,或者成年后面对工作,都会经历挫败感,但人们很少主动去学习,如何面对挫败感。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面对挫败感的方式是逃避和远离。

比如,有的人在小时候,在某节数学课上,被老师调侃没有“数学细胞”,从此便开始讨厌数学老师,厌恶数学课,相应地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差;有的人可能不太熟悉新工作,被领导和同事批评了,便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等等。

这些做法确是一种选择,但它们背后蕴藏了一种心理前提,那就是:我认为,这件事出现问题,不是我的责任,而是对方的责任。如果把这种想法同样放到亲密关系中,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个人总是不去面对问题,而是找一个理由、一个借口,与那些没有满足我们情感需求的人保持距离,眼不见为净。

然而,这种远离对亲密关系恰恰是最危险的。双方都是在惯性中相处,为了尽可能避免发生争执,小心翼翼地讲话,不愿提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只会让生活更加死气沉沉,等到出现问题时,仍然会不断爆发冲突与争吵,压得人喘不过气。

这个时候,双方甚至会认为,修复关系的阻力比让陌生人相爱还难。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放弃呢?为什么不各自奔向更好的对象呢?由此,便产生了自我放逐,任由一种浓浓的倦怠感笼罩自己,产生想要结束亲密关系的冲动。

对此,作者克里斯多福总结到,生活中有三种表现,都会指向自我放逐。

第一种是精疲力尽。我们可能听到过有的伴侣之间这样说道,和你在一起很累,你总是让我做我并不喜欢的事。比如,丈夫要求妻子陪自己去看球赛,而妻子却要求丈夫陪自己逛街、看电影。

当人们厌恶这样的安排,两个人就开始各过各的生活,丈夫自己疯狂打着游戏,妻子自己沉迷地追剧,两个人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感觉对方越来越无聊。

实际上,与其将这种倦怠感归结于两人不合拍,不如将它归结于自己对“完美情人”的想象。亲密关系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没有哪一对伴侣是完全合拍的,人们无法,也不应该要求另一方处处都跟自己步调一致。

自我放逐的第二种表现,是亲密互动越来越少。两个人不再有情感互动的感觉,身体上的亲密接触也越来越少,也不期待和伴侣共同做一些有乐趣的事情,在心中认为对方是一个无趣的人。

但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失去了生活热情。亲密关系是两个人共同构建的,我们无法期待完全由另一人去添加“调味品”,我们需要自己对它进行丰富。比如,一起到哪个没去过的地方旅游,共同学习一项艺术或运动项目等等,都可以增加两个人的亲密互动。

自我放逐的第三种表现是,双方都想让自己变得忙碌。当一个人变得很忙,或者伴侣也很忙,这样就能顺其自然地减少相处的时间。

出现这些表现的时候,经常会让人产生想要中断亲密关系的想法。但克里斯多福认为,其实每个人,都可能产生类似的感觉。当我们遇到类似情况,怎么选都可以,但一定要意识到,除了放弃,亲密关系正在给我们一个成长的机会,这正是它从幻灭阶段,进入下一个内省阶段的重要标志。它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但如果能穿越过层层阻碍,我们就会走过低谷,迎来亲密关系的曙光。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