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的猝死之谜:死因很是尴尬,连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

楚风文史 2025-04-01 05:06: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清朝历史上有个奇怪现象:一个31岁的年轻皇帝,正值壮年却突然驾崩。这位皇帝就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咸丰。

他英年早逝的死因很是尴尬,在官方史书中都只有寥寥数语。

那么,这位统治者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的生活习惯有何特点?为何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就离开人世?

危机之下的励精图治

咸丰皇帝1850年登基时,清朝已经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严重威胁清朝统治。面对这一局面,年仅19岁的咸丰并未畏缩,反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担当。

登基初期,他力排众议,支持曾国藩组建湘军对抗太平军。

当时朝中不少大臣对曾国藩这种地方武装持怀疑态度,担心会削弱中央权威。

咸丰却敏锐地看出只有依靠这样的力量才能应对当前危机,因此坚定不移地给予支持。

这段时期的咸丰,作息规律,勤于政事。每天五更天就起床处理奏章,深夜才休息。

朝臣们常常惊讶于这位年轻皇帝的勤勉。他不但亲自批阅奏章,还经常召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

咸丰四年(1854年),在他和朝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太平天国的攻势得到一定遏制,国势出现好转迹象。

这给了咸丰巨大的信心,他甚至开始规划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能挽救危机中的清王朝。

“四春”与咸丰的荒唐岁月

国事稍有好转后,咸丰的生活习惯开始发生变化。

朝廷事务繁忙的压力,使他寻求放松的方式。后宫嫔妃便成了他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

咸丰特别宠爱的是被称为"四春"的四位美女: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和武陵春。

这四人均为小脚美女,体态轻盈,擅长歌舞,深得咸丰宠爱。

据宫中记载,咸丰几乎每晚都要召见"四春"中的一位或多位侍寝,极度纵欲。

除"四春"外,咸丰后宫嫔妃近20人。这些妃子为了争宠,使出浑身解数。

有的擅长歌舞,有的精通按摩,有的则在床笫之间极具手段。咸丰在这些妃子的争宠中乐此不疲,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妃子中,慈禧的地位逐渐上升。

她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贵人,后来因为生下咸丰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载淳(后来的同治帝),被封为懿贵妃。

慈禧与咸丰的关系复杂,一方面她要迎合咸丰的喜好,另一方面也在为自己和儿子谋求更高地位。

宫中传言,慈禧擅长察言观色,能准确把握咸丰的喜好。

她不像其他妃子那样只会一味讨好,而是懂得适时地给咸丰提供意见,甚至有时故意与咸丰唱反调,这种独特的相处方式反而使咸丰对她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兴趣。

皇帝的致命爱好

咸丰的健康状况恶化,与他的两个致命爱好密不可分:吸食鸦片和过度饮酒。

关于咸丰染上鸦片瘾的原因,宫中流传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受到慈禧的影响。据传慈禧早年就有吸食鸦片的习惯,她向咸丰推荐鸦片能舒缓压力、增进欢愉。

还有一种说法是,咸丰在处理国事压力巨大时,御医建议他尝试少量鸦片来缓解焦虑。不管原因如何,咸丰很快就沉迷于鸦片的世界中。

咸丰甚至给鸦片起了个美称—"益寿如意膏",认为它能延年益寿、舒缓心情。

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他对鸦片的依赖越来越深。

宫中记载,咸丰后期每天要吸食大量鸦片,如果一天没有吸食,就会全身难受,无法处理政务。

除了鸦片,咸丰还嗜酒如命。他酷爱烈性白酒,经常与心腹大臣饮酒至深夜。

醉酒后的咸丰性情大变,动辄发怒,有时还会责骂大臣。这种暴躁情绪不但影响了他的决策,也加速了他的健康恶化。

鸦片与酒精的双重侵蚀,使咸丰的身体每况愈下。

他面色蜡黄,身形消瘦,精神恍惚。朝臣们看在眼里,却无人敢劝谏,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帝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战败逃亡

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法联军以保护通商权益为借口,对清朝发动全面进攻。此时的咸丰,已经深陷鸦片与酒精的泥淖,无力应对这场危机。

清军在与英法联军的对抗中节节败退。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一把大火烧毁了象征清朝皇家辉煌的圆明园。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咸丰选择了逃跑。他匆忙带着慈禧等心腹嫔妃和少数大臣,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这次逃亡对咸丰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作为一国之君,他不得不抛下京师,狼狈逃窜。

这种耻辱感深深刺痛了咸丰的自尊心。到达承德后,咸丰更加消沉,鸦片与酒精的摄入量大增。

他整日足不出户,拒绝见大多数官员,只靠鸦片和酒精麻痹自己。

在承德的日子里,咸丰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

长期的鸦片吸食和酗酒导致他肝功能严重受损,经常腹痛、呕吐。御医们束手无策,只能开一些调理脾胃的药物,但收效甚微。

“补药”悲剧

眼看身体每况愈下,咸丰开始尝试各种补药,希望能恢复健康。这成了压垮他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咸丰迷信鹿血有壮阳健体之效,每日必饮新鲜鹿血,且用烈酒佐服,认为这样效果更佳。

御医曾多次劝阻,告诉他长期吸食鸦片已导致身体虚弱,不适合大补特补,应该先戒除鸦片,调理身体。

但咸丰不听劝告,反而斥责御医不懂养生之道。

除了鹿血,咸丰还服用各种名贵补品:人参、鹿茸、虎骨、燕窝等。

这些大补之品对于一个长期吸食鸦片、肝肾功能已受损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医学上称之为"虚不受补",过度补药不但不能改善健康,反而加重了内脏负担。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出现高热、腹痛、呕吐等症状,卧床不起。

御医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帝走向生命的终点。最终,咸丰于七月十七日驾崩,年仅31岁。

咸丰死后,其五岁的儿子载淳继位,是为同治帝。

慈禧与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囚禁了咸丰临终前委任的八位顾命大臣,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垂帘听政。

《——【·结语·】——》

31岁的咸丰帝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

他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面对内忧外患,最初表现出的雄心与担当令人钦佩。

可惜后来沉迷于声色犬马、鸦片与酒精,使得大好河山毁于一旦。就这些致命的生活习惯导致死亡的,史书又怎么好意思记载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清史稿》、《咸丰朝实录》、《晚清宫廷秘闻录》



0 阅读:28
楚风文史

楚风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