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4年,年仅17岁的汉惠帝刘盈正坐在宫中哀叹不已,几天前,他出宫打猎,回宫后却发现自己的弟弟赵王刘如意离奇死亡,刘盈对发生了什么心知肚明,可却不敢过问。
正在伤心之时,一名宫人走了进来,对刘盈说:“陛下,太后有请,有一奇物要与陛下一同观赏。”
刘盈惊愕之余,预感到事情不妙,但也只得强压恐惧,跟着宫人去找自己的母后,拐来拐去,竟走到一个厕所跟前。
吕后见儿子到来,笑着拉着儿子,走到厕所门前,把“人彘”指给了儿子,刘盈往里一看,眼前的一幕差点令他吐了出来:只见一个四肢全无、两眼空洞、口中空无一物的“东西”正在地上虚弱地蠕动,口里还不时发出嘶哑的声音。
刘盈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但还是试探着询问母后这是什么东西,吕后回答过后,刘盈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被打破,惊叫着跌倒在地,号啕大哭……
一、遭受冷落的贤妻
“彘”是猪的意思,人彘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都少有的残酷刑法,受刑者会被砍掉四肢,挖去双眼,割下舌头,熏聋耳朵,再用毒药毒哑,使人耳不能听声、目不能见物,连移动都做不到,承受巨大的痛苦。
而这个被吕后做成人彘的人,便是当年色艺双全、恩宠无两的戚夫人,可是,戚夫人当年最受刘邦宠爱,如今却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呢?
一切的一切,都还要从吕后和戚姬的丈夫刘邦说起。
刘邦是沛县丰邑人,本名刘季,原本是刘老三的意思,等到他发迹之后才改了个响当当的“邦”字,刘邦为人豁达仗义,门下聚集了很多的少年子弟,后来又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主管抓贼捕盗,他的本职工作倒是干的不错,但却总喜欢戏弄县衙里的差吏,还是个好色之徒。

当时有一位吕公,因故迁来沛县,与县令交情笃厚,当地人纷纷上门拜访,主吏萧何把贺钱一千以上的人安排在堂内,凑不出一千钱的人则安排在外面,刘邦也不管拿不拿得出,大笔一挥,给自己写了一万钱。
按说这么个不着调的主,吕太公理应嗤之以鼻,但他却认为这个刘老三不是常人,一眼就相中了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吕太公的妻子很生气,认为他把女儿嫁了个混蛋,但吕太公却不以为然,反而对妻子说:“看着吧,这刘老三以后肯定会有出息,把女儿嫁给他准没错。”
吕公的女儿吕雉嫁到刘家后,并没有嫌弃刘邦的为人,反而上则孝敬双亲,下则打理农事,与兄嫂的关系也处得很好,丝毫没有大小姐的架子。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感动得老泪纵横,认为这是祖上的福分,就连刘邦也感动了好一阵,想要安下心来好好过日子,不久还和吕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即后来的鲁元公主。
可是好景不长,刘邦很快就耐不住寂寞,暴露本性,天天在外面浪荡,还和外妇曹氏私通,还生下了一个私生子刘肥。
吕雉对刘邦的行为虽然气愤难过,但却没有办法,只能默默垂泪,不久后,他又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
二、历经坎坷的母子
然而,即使是这样还算安定的日子也没能长久,秦二世元年,天下动乱之象已显,刘邦在沛县斩蛇起义,率军在外征战,吕雉带着妻儿留在沛县,曾经还遭受过官吏的逮捕,官吏对吕雉很不尊重。
再到后来,刘邦先入关中,灭亡秦朝,被项羽封为汉王,不久刘邦在关中和汉中一带站稳了脚跟,便想派兵将自己的家人们从沛县接来,不料,途中遭到了项羽楚军的拦截,因而没有成行。
第二年,刘邦率军东出,在定陶之战大败楚军,还意外收获了一名美人,这便是后来的戚夫人,戚夫人容貌美丽,而且既擅长诗乐,又擅长歌舞,深得刘邦欢心,从此,刘邦征战四方,不管到哪里都把戚夫人带在身边,宠爱有加,三年后,她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如意。

然而,吕雉的处境就远没有那么幸运了,她远在沛县,不能与丈夫相见,从前有秦吏抓捕,现在又有楚军威胁,每天都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公元前205年,刘邦兵败,汉军四散逃亡,项羽一面追捕刘邦,一面则派兵到沛县略取刘邦的家人,刘邦的家人们一早得到消息,提前逃离了家乡。
在路上,刘邦遇到了刘盈和鲁元公主,便把他们拉上了马车,不料楚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派出大队骑兵追杀。
眼看着楚军骑兵越追越近,刘邦环顾四周,一把抓过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要把他们踹下车去,年幼的刘盈和姐姐吓得嚎啕大哭,抱着父亲苦苦哀求,幸亏刘邦的部将夏侯婴奋力阻止,姐弟二人才幸免于难。

自此,刘盈和鲁元公主终于回到了刘邦身边,但吕后和刘太公等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在逃亡的途中被楚军抓获,押到了项羽的帐下,不过他也并没有杀掉刘邦的家人,后来两军停战、划界议和,项羽便将刘邦的家人送还了,自此,吕雉终于回到了刘邦身边。
然而接下来的几年,吕雉和她的子女几乎都留在关中,仍然不能见到刘邦一面,反而是戚夫人和几个新迎娶的妾室被刘邦带在身边、无比亲密。
或许此时,怨恨不平的种子便已在吕雉心中埋下。
三、自掘坟墓的夺嫡之举
经过几年的苦战,刘邦最终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帝国建立以后,刘邦把正妻吕雉立为皇后,又将刘盈立为太子。
按理来说,吕雉嫁给刘邦多年,刘盈又是嫡长子,继承皇位理应是毫无疑问的,但刘邦认为刘盈仁厚软弱,不像自己,反而是聪明伶俐的刘如意深得自己欢心。
戚夫人敏锐地察觉到这个讯息,不由得对皇位打起了歪心思,开始不断地给刘邦吹枕边风,想让刘邦废掉刘盈,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更糟糕的是,刘邦因为过于宠爱戚夫人,竟然没有在一开始就打消戚夫人的非分之想,而是一度认真考虑起了这个事情。

刘邦的反应让戚夫人更加兴奋,却也让得知这个消息的吕后大为惶恐,她深知母凭子贵的道理,自己年老色衰,本来就不再为刘邦所喜,一旦刘盈保不住太子之位,他们母子恐怕就难以立足。
好在朝中百官都认可吕后母子的地位,并认为废嫡立庶、废长立幼是取祸之道,吕后还派人找到留侯张良,张良让吕后将刘邦求之而未得的四位隐士——“商山四皓”请来辅佐太子,并与太子一同入见刘邦。
刘邦看到刘盈与“商山四皓”一同觐见,心下大惊,回去后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朝臣也都不支持废立之事,恐怕这个事情只能作罢了。

虽然刘邦最终也没有同意戚夫人的请求,但仍费尽苦心为戚夫人在自己死后的事情做打算,为此,他给戚夫人铺了三条后路:
他屡次提醒戚夫人向吕后示弱,并将吕后称为戚夫人的“主人”,然而,戚夫人却不识时务,在刘邦明确打消废立的念头后,还是哭哭啼啼地哀求刘邦,并且明里暗里地与吕后对抗,使得吕后得知这些消息后更加忌恨不已。
他临死前将刘如意立为赵王,封在遥远的北方,并派周昌担任赵王相,周昌是朝中很有声望的重臣,曾经因反对刘邦废掉刘盈而深受吕后敬重,刘邦便将儿子托付给了他。
刘邦又给太子写了一封《手敕太子书》,文中一面安抚太子、暗示吕后,一面又大打亲情牌,希望仁厚善良的刘盈在继位后能够保护弟弟免遭加害,可谓煞费苦心。

刘邦死后,一开始,刘如意远在北方赵国,而戚夫人也并未被危及生命,只是被吕后罚在永巷做苦役,对于一个曾经处处与今日的当权者作对、此时又失去了靠山的女人而言,这样的代价已经很轻了。
然而,戚夫人却在囚禁生活中编出了一首包含哀怨的歌谣:“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吕后闻言大怒,骂道:“这贱人难道还想告诉他的儿子吗?”
西汉初年,异姓王被刘邦不断剪除,实际上已经昭示了诸侯国并没有能力与朝廷单独抗衡,戚夫人此举不但无法为自己求援,反而提醒了吕后,即使是小的威胁也该铲除。

于是,吕后不断召刘如意进京,受刘邦托孤之任的周昌几次推脱拒绝,后来吕后先将周昌召入长安,终于将无人庇护的刘如意弄到了京城。
一开始,宅心人厚的刘盈为了保护弟弟,吃住都与如意一起,确实令吕后无从下手,可是有一天刘盈出去打猎,刘如意因为年纪小不想早起,便被一个人留在了宫中,等到刘盈回宫后,便发现弟弟早已气绝了。
如意死后,彻底无依无靠的戚夫人便被吕后肆意虐待、做成了人彘,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结语
戚夫人的惨剧并不是吕后一个人的问题,刘邦和她本人都要承担相当的责任。当吕后被秦吏和楚军追捕、关押,戚夫人却在刘邦的身边享尽宠爱;当刘盈和鲁元公主差点被刘邦踹下马车,而刘如意却能凭借庶子的身份让刘邦有心易储,愤恨不平的种子便早已在吕后心中埋下。
戚夫人不能审时度势,为了自己的非分之想不断挑战吕后的底线,不但毁掉了自己,还葬送了自己的儿子。
如果说后来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做成人彘还有些武则天暴烈狠毒的原因,那么戚夫人的惨剧,便可以说是她的咎由自取了。
坚信不移
戚夫人确实是咎由自取,自己认不清形势,偏偏靠山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