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机关专职副书记的一届任期是5年左右,通常是不会超过两届的。
中组部曾发文强调,乡镇党委书记一般应任满一届,任期不到三年的需要调整的情形,则按要求需报市级党委组织部同意。
这是为了保持任期稳定性,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的,在一个任期内一般不得超过一次,这样的事在届中有小规模变动。
到了乡镇,很多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乡镇党委副书记一般是不会超过一届的,这都在说明这个职务有含金量,同时也是乡镇工作人员职业生涯里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一些能力强的幸运儿,通常会在初任副科三年满后,职务得到提拔,提为副书记。
至于乡镇党委副书记的任期通常不超过一届?
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干部的流动性和解决长期任职而带来的潜在问题。
具体到了基层,尤其是乡镇,在实际工作中,不满一届就调整有这么几方面考虑。
一、成熟一个提拔一个。
没有哪个副书记的工作是轻松的,尤其是乡镇,他们的工作量很大,处理的事务多而杂,让能力得到了充分和全面的提高。
所以在党政主职空缺的情况下,这时候副书记就成为了主要的考察对象,一些能力优秀者就会短暂过度副书记成为乡镇长。
二、为其他成员腾位置。
对于年轻干部,想往上走,就需要有人让出职数,副书记这个职务,是乡镇副职的天花板,适度更换可以确保组织始终充满活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有些人任职时间太久,可能执政理念不会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同志偶尔会懒惰,或是思想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三、避免形成利益集团。
乡镇副书记,由于担任副科的年限不短,管理能力和工作素质都比较优秀,自然成为在全县范围内正科级单位副职的主力。
长期在一个乡镇,可能熟人太多反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毕竟县城盛行人情世故。
防止利益链的形成,刚好可用轮岗破解。
四、尊重个人发展需求。
这是关乎一个干部走多远的问题。
副书记进城或是升乡镇主官,均是个人职业发展和晋升的常见路径,作为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副书记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挑战,以掌控变化的形势。
乡镇副书记作为个体,也会考虑自己能不能突破正科实职的问题,有多大的可能性他们心中是有数的,毕竟干满两届的乡镇党委副书记,总会有为自己考虑的情况。
不能升正科,那就早日想办法进城,去负责某一块的职能工作,至少比乡镇轻松。
乡镇党委副书记虽然有些是三把手,但是终究不是主职领导,但又是产生主要领导的前置岗位,还是激励年轻初任副科更进一步的重要职务,故而调整会频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