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湖南之间这条高铁,争了8年尘埃落定,到底谁赢了!

怀梦你好的 2025-02-12 16:07:43

呼南高铁是2016版国家中长期规划里提出的一条干线铁路,原本确定的湖北和湖南的节点城市是襄阳、常德,没想到引发了两省长达8年的线路走向之争。

2017年襄常高铁举行预可研,由于湖北省的大力支持,放弃了线路比较顺利的荆州方案,通过了更绕的宜昌方案,这也为后来的争议埋下伏笔。

湖北湖南两省,包括荆州、宜昌、常德各市,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这期间各市纷纷发动力量,争取最有利的线路方案。虽然最初有国铁支持,但是最终还是以宜昌方案进入十四五规划。

即便了纳入规划,也不代表宜常段的走向就彻底明晰。还有东中西三个方案,东线(经宜都、松滋、澧县)、中线(经石门)、西线(经五峰、石门)三个方案。

宜涪高铁提前启动,西线共线到五峰方案获得湖北省的大力推荐,但是线路越来越绕了,所以争议依然很大。

变化还是发生在湖北省。2022年湖北省提出东线方案,迅速和湖南、国铁达成一致。

2023年12月,湖北与湖南联合敲定东线方案,线路走向为:宜昌北站→宜都→松滋西→澧县西→临澧东→常德站,全长约23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024年12月底,宜常高铁正式取得可研批复,意味着这条争了8年的高铁,线路走向终于尘埃落定。

涉及到的湖北湖南两省以及各地市,到底谁赢得这场博弈呢?

先来看看湖北省,宜昌是最大的受益者。作为呼南高铁与沿江高铁的交汇点,宜昌北站成为鄂西核心枢纽,弥补其南北交通短板,推动旅游业和产业升级。

荆州中心城区虽然没有争取到主线,却给松滋发展带来了机遇。松滋西站填补了当地高铁空白,带动片区21.39平方公里的规划开发,促进鄂西南与湘西北的经济联动。

荆州市短期看是博弈的失败者。不过国铁对于荆州线路顺直性依然有所保留,提出了规划建设荆州至宜常高铁联络线。这就为下一步拉直呼南高铁打下基础。

再来看看湖南省,常德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常德作为湖南最后一个通高铁的地级市,宜常高铁终结其“南北断头路”困境,衔接常益长铁路,融入国家高铁网,至长沙时间缩短至2.5小时。

-澧县、临澧两县首次接入高铁网络,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推动农业、旅游业资源外输。

当然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原中线、西线方案覆盖的石门县未能受益,错失一条高铁主通道。不过国铁已经同意石张高铁延伸到澧县,石门依然有高铁干线。

这么来看的话,湖北湖南博弈了8年,似乎也没有改变什么结果,最终朝着大家共赢的方向发展。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

宜常高铁的8年博弈反映了地方利益与国家规划的复杂平衡,只有选择多方共赢的路线,才能最终平息争议,发挥高铁最大的效益。

0 阅读:1
怀梦你好的

怀梦你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