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千妈。
当我发现这个时代成人比孩子更需要阅读后,我决定除了推荐童书,也做一些经典作品的推荐与解读,尤其是适合女性的经典解读。
只有我们自己先丰富了,才有余力带动孩子提升。今天是经典解读的第17本书,我们一起来读莫泊桑的经典作品《一生》。
▲来源:当当
推荐版本:果麦文化版本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姐妹,很快“和千妈一起读经典”栏目也会跟大家见面。
浮躁时代,我们一起安静读书,阅读不指向成功,但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丰盈的灵魂和宽广的认知。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评价莫泊桑之所以天才,是因为他写作不是按照自己所希望,而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因而更能指引人们看清真相。
他讲《项链》,讲的不是一个女人的虚荣,更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社会。
他讲《羊脂球》,讲的不是妓女,更是上流社会精英们的可笑,他们踩着别人的身体走到高处,却对低处的人傲慢无比。
1883年,小说《一生》出版,这是莫泊桑对长篇的首次尝试,却大获成功。
在这部小说里,莫泊桑用一个名叫雅娜的女人从充满幻想到幻想破灭的一生,讲述了女人这一生最大的愚蠢,就是忘了照顾好自己的灵魂。
“忘了照顾好自己的灵魂”这句话可能有点诗意,我用心理学术语翻译过来,就是缺乏主体性,对他人兴趣远超自己,习惯把人生期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一辈子都在向外求,求认可,求同情,求爱。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察到身边有很多和雅娜一样的女性。
她们有的尚未走入婚姻,有的已为人母,共同特点就是对生活既充满美好幻想又哀怨不满,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实则有其内在逻辑,因为美好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是滋生哀怨的根源。
她们对真实生活缺乏客观认知,却对生活里的他人赋予了太过主观的期望。我想,莫泊桑冷峻的笔触,或许能帮助这样的女性,获得一点清醒后的治愈。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雅娜原本是个很幸运的女孩,一出生就拥有了无数人一辈子都无法拥有的财富。
她的父亲是上世纪老派贵族,追随卢梭,热爱大自然,为女儿制定了一整套几近完美的教育计划,希望把雅娜培养成一个快乐、善良、正直且温柔的女性。
雅娜12岁时就被送进修道院,因为父亲想让她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里长大,不被世事污染,等17岁回到家里依然天真无邪,再亲自调理,助她开启性灵,走出蒙昧。
然而,越没有越向往,修道院的日子的确够单纯,但也够无聊,雅娜表面循规蹈矩,内心却对外面世界充满了渴望。
她疯狂想象生活的各种欢乐,越想象就越期待,每天都盼望着快点长大,能离开修道院,去邂逅美好和自由。
在那颗单纯的心里,生活如同蜜罐子一般,装满了浪漫美好的爱情,甜美无比的婚姻以及梦想已久的种种幸福。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满17岁那天,天下着大雨,雅娜甚至怨起这天气来,她担心雨不停,父亲就不肯启程。
在无数次央求下,父亲总算启程了,雅娜激动得不行,觉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就要正式开启,那将是自由的美好的一切。
去往自家白杨山庄的路上,雅娜就像久困笼中的小鸟突然被放飞到天际,忍不住放声歌唱,来表达自己雀跃的心情,等终于睡在自己的床上,又简直高兴得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的雅娜,透过飘浮的窗纱看向远方,狭长海面波光粼粼,在星光下仿佛睡着了一样,她开始幻想爱情:
终于可以自由去爱了!
她要等一个爱人来邂逅,她将一心一意爱着他,而他也会百般体贴地对待她,他们的生活会浪漫美好,甜蜜和谐。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其实看到这里,基本也就窥见了悲剧的伏笔。
从小在父亲保护下长大的雅娜是单纯可爱的,但也是极度缺乏主体性的,她对真实生活一无所知,从未靠自己能力去独立完成点什么事,却又一直享受着现成的岁月静好。
像这样缺乏主体性又过惯了好日子的孩子,长大后最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当她真正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时,才发现周围人不再对自己那么好了,环境一下变得很“恶劣”,各种挫折打压困难接踵而至,而她又没有在早期培养出独自应对困难的经验和能力。
这时候,为了维持优越感,就只能把“让生活美好”的期望投射到他人身上。如同雅娜潜意识里对爱情的期望,她认定会有一个人出现,而这个人一定会像父亲那样百般体贴,温柔用心地对待自己。
若是碰巧遇良人,在庇护下岁月静好一辈子,倒也罢了。
但说真的,当一个女人把自己人生的幸福交予概率,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了。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之后,雅娜不出意外地遇见了于连。(注:不是《红与黑》里面那个于连哈,我也不知道大咖们为啥都喜欢于连这个名字~)
于连英俊潇洒,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令人喜欢,一双富有感染力的眼睛温柔又深沉,很快就成了雅娜家的座上宾。
就连雅娜那善良的父母,也对这位漂亮的年轻人充满好感,觉得他是个温和又有教养的人。
雅娜觉得,于连就是她梦里千呼万唤的终生伴侣,他是仁慈的神安排在她人生路上的人,她的一生都要奉献给这个人。
所以,当于连向她求婚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尽管她认识这个人才短短三个月,尽管她对这个人还压根不了解。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简单完成婚礼仪式后,于连就带着雅娜旅行去了。
旅行途中,于连本性暴露,他对金钱在意无比,斤斤计较。
凡是花钱的地方,于连都要费尽口舌,只为多省下一个子儿,不仅如此,他还将雅娜父母给她的钱骗走,美其名曰替她保管。
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婚后没多久,于连就一改前态,彻底变了个人,从当初的英俊潇洒变得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还喜欢喝酒。
他对雅娜的关心也越来越少,有时连话都懒得跟她讲,爱情的踪影荡然无存,生活的琐碎里再也找不到半点浪漫的影子,只有柴米油盐,争吵不息。
有一天,雅娜半夜醒来,叫家里的佣人,怎么也叫不答应,起来寻找,却发现佣人和于连躺在一起,才知道蜜月旅行回来的第一晚,于连就和女佣发生了关系。
不过,于连对女佣也没什么感情,女佣怀孕后,他不想负责,就找借口把怀有身孕的女佣赶出门,雅娜父母为了平息风波,给了女佣一笔钱,就这样于连还嫌他们给的钱太多太亏。
雅娜终于发现,所谓的爱纯粹就是个笑话。
她也曾试图改变,想离开于连,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可是医生告诉她,她怀孕了。
孩子出生后,雅娜又把“美好生活的幻想”投射到了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身上。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这位狂热的母亲,对儿子保尔的溺爱之心尤为明显,她要给予儿子全部的所有的爱,以弥补自己。
尤其当丈夫于连意外身亡,母亲也去世后,雅娜更是一刻都不想让儿子离开了。
她对保尔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保尔长到10岁还没开始上学,就算是在家里,外公让他念书,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儿,雅娜就心疼得不行。
12岁时,迫于外人看法,她才依依不舍、提心吊胆把保尔送去学校,保尔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却是表现最不好最难管教的孩子,因为稍微被老师惩罚一下,雅娜就愤怒得不行,不肯再让保尔去学校。
在雅娜眼里,保尔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婴儿,而她养孩子的方式,也确实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巨婴,身体肥大,心灵却弱小无知。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到了十五岁,见保尔还是一副天真幼稚的样子,外公受不了了,劝雅娜必须把孩子送去上中学。
雅娜一听,直接哭了:
“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家里有吃有穿有住,他完全可以做一个乡村绅士,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
父亲痛心疾首地反问:
“将来你怎么给他交代?他长到25岁,什么都不会,如果回过头来怪你太自私,你该怎么办?你不能为了自己的幸福,断送孩子这一生,你这样做简直是犯罪!”
读到这里,我觉得很好笑,有种“天道好轮回”的荒诞感。
不知道雅娜父亲在苦口婆心劝女儿不要支配孩子人生,要让孩子独立面对社会时,是否还记得自己曾为女儿制定的完美教育计划。
在个体心理学论述里,每个孩子四五岁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暗藏的分水岭。
他的心灵目标,会因为父母不同的教养模式,发展出不同轨迹。
支持型父母,在提供给孩子必需的安全感的同时,会尊重他的主体性发展,传授必要的生活技能以增强孩子的胜任感,给予孩子面对他人时要用到的理解力、共情力训练,孩子的心灵目标就会往健康的社会感方向发展,即:
“我是有价值的,我也能够为社会为他人提供价值。”
而溺爱型父母,本质是控制,和忽略型一样,都会削弱甚至剥夺孩子的主体性。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建立起主体内核,却获得了与其能力极不匹配的地位,孩子的心灵目标就会往优越感方向发展,即: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价值,但我必须保证我的优越地位。”
成年后,当环境发生变化,发现继续保持优越地位变得很难。
这时候,缺乏主体性的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对优越地位的诉求,所谓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到他人身上。
一旦他人无法满足自己,便心生艾怨,将责任推脱于命运的不公、社会的残酷等等上面,总之,除了自己是受害者,其它都是施害者。
就像天真浪漫的雅娜,近30年的痛苦生活让她变成了一个神经质、憔悴不堪的老太婆。在小说尾声处,雅娜开始质疑命运:
“为什么我连最平凡的幸福也得不到?为什么我不能像其它女人那样被人所爱?为什么这些不幸都像约好了似的接踵而至找上我!”
▲来源:《一生》电影截图
雅娜不明白,人生有个吊诡的规律,钱总是流向不缺钱的人,爱总是流向不缺爱的人,和圣经里的“马太效应”一样,“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不是不公平,是规律。
钱是本就想把事情做好的人,把自己的价值传递出去,获得社会认可的副产品。
爱是两个有心的人,把自己多余的能量拿出来,互相成就彼此滋养,而不是在对方身上索取自己的缺失。
两者都需要人具备主体性,你要有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能量,才能掌舵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让命运的走向取决于遇见什么样的人。
没有睁开眼睛的灵魂,怎么过都不会幸福。
如果小说就在这里结束,可能有点意犹未尽,还好有精彩继续。
雅娜向女佣抱怨自己这辈子真是倒霉透了,女佣是这样回答她的:
“如果您必须为面包而工作,如果您不得不每天清早6点就起床去干活,您又会怎么说呢?天底下多的是这样的人,老得干不了活的时候只能穷死!”
雅娜对孤单、背叛的哀怨,在女佣看来不值一提。
莫泊桑其实是借女佣的回答,给雅娜式的人最后一次提醒:
不要再沉迷于对生活的抱怨,那没有任何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临的困境,你看到的幸福,不过是别人战胜了困境,你抱怨的,不过是你从未相信能够依靠自己走出困境。
这场对话也给了我另一个思考角度。
生活总会有源源不断的麻烦,我们可能会在和爱人的长期相处中,发现不符合自己期待的那一面,也可能是孩子的不完美,生病,投资失败等等。
带着绚丽多彩的眼镜去看,或许更甜蜜丰富,但总有一天眼镜会坏掉,会度数不够。
如果摘掉眼镜接受这一切,看到沙漠就是沙漠,看到绿洲就是绿洲,即使身处沙漠,也心怀对绿洲的希望,这样会不会比用一副绚烂的眼镜来蒙蔽自己更好一些呢?
小说最后,雅娜那离家出走多年的儿子终于来信了,说是希望雅娜能帮忙抚养自己的小孩。果然,你我本无缘全靠钱相连,只要有资源,血就还是浓于水的。
而此时的雅娜,看着摇篮里小婴儿那天真无邪的脸,仿佛又感到了生命的复苏,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
“人这一生啊,既不像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想的那么坏。”
既然聊到这本书,就顺便再帮莫泊桑辟个谣~
文章最后那句名言经常在朋友圈出现,大家可能也看过,装逼的完整句式是:
“人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想的那么坏。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一段路。”
看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记忆出了问题,总觉得脆弱啊咬着牙啊流泪啊,不像是深谙人性,笔锋向来冷酷的莫泊桑同学能写出来的话,忍不住又去翻了翻书,果然,除了第一句话来自原文,后边都是网友的有感而发。
也算是科普一个语文知识点吧,毕竟记住莫泊桑,填空题1分就拿到手了,还有2分一般是契科夫和欧亨利。
大家如果觉得今天文章不错,记得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下期“和千妈一起读经典”准备解读鲁迅经典作品《孔乙己》,最近重读有点新收获,这部作品小学高年级孩子也适合读,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电影《远离尘嚣》截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