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之后,在一家烧烤店帮忙,每天就是上上串,拿拿蒜啤酒饮料什么的,但是每天也得应对客人的无理要求,店里没烟了还得跑腿去街头小超市买烟买打火机,一天净瞎忙活,有时候还得去对门餐馆买个炒菜啥的。
那天来了一桌客人,点了一桌子的烤串,两包啤酒三瓶白酒,自己忙活着端茶倒水,放餐纸和大蒜,本以为这就完事了,没想到接下来的话触到我的知识盲区了,也是自己没见识了吧!
客人要了一盘煊饼,我说啥是煊饼,他说让我问老板去!问烤串的大哥,大哥说是石子上的馅饼,我说石子还能烙饼。大哥说我没见识。这事最后只能跟老板娘说几号桌几号桌要一盘煊饼。
后来我也就没注意这桌,后来那桌的人叫住我,“伙计,帮忙热热这饼”我一看这不就是馅饼吗!咋就叫煊饼呢!我也没多想,将这桌的煊饼给端到后厨去了,一会儿后厨人员给端了出来,我又给上桌上去了。
后来我也问过煊饼这种食物,但是我哥没细说,只说了一句“这是在石子上烙的一种馅饼。”这么一说我更来兴趣了。石子上还能烙饼,这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好像古代就有在石头上烤炙东西的记录,只是我没想到那一层意思而已。
后来我也去过煊饼店,见过他的制作方法,却是让我感觉到很是震撼,看着老板不紧不慢的操作着,那煊饼直接像是在他的手里面飞舞起来了,最后经过两个灶台的烤炙,两个金黄如碗口大小的煊饼摆在了我的面前,老板还贴心的将煊饼却成几份,方便我们吃,现烤出来的煊饼外焦里嫩,拿起一块煊饼,面皮酥脆咬在嘴里,羊肉的香气瞬间被吸入,肉质鲜嫩,口齿留香,馅料嫩而不生,更特别的是煊饼炭烤时浸润其中的烟火香气,让我们感受到了美食的魅力,吃煊饼的间控,我想老板打听煊饼的历史,没想到这老板还是一个非遗传承人。
煊饼的起源地是郭庄,所以郭庄煊饼最正宗,最出名,但过去郭庄属于武城县,所以也叫武城煊饼。虽然1964年郭庄划于河北省,但是煊饼的余香却留在了武城当地。作为武城县的特色传统名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李自成进北京之时,途经武城,闻香下马,见制饼的师傅将饼在鏊子上不停地旋转,因此赐名“旋饼”,又名煊饼、悬饼。
老板一指自己的操作间说道:“煊饼的制作有‘一洞两灶’‘三光’‘三翻六刷’等说法,缺了每一步做出的煊饼都无法达到最佳的口感。”,武城煊饼以大如盘、厚如指、色泽黄亮、皮酥馅嫩而闻名,但其制作方法极为讲究,锅灶的垒制、和面的手法、烤制的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说法。
煊饼酥皮的烤制则来自“三光”和“三翻六刷”的说法。为使面饼更有嚼劲儿,面要上等,夏天和冬天和面的水温各不相同,面团需不断拉抻、反复揉揣,直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这也是一个家庭中和面的最高的境界,这样才能烤制出煊饼的酥皮。而在烤制时,需要翻三次面,刷六遍油,这样烤制出的煊饼表皮才最为香脆。
“一洞两灶”指的是烤制煊饼的锅灶,前灶是烙制生饼的鏊子,做饼时,揪拳头大小面团,擀成长条,羊肉绞碎,香菜切碎,锅里烧出适量甜面酱,倒入羊肉中,加入蚝油、香油、盐、味精、葱姜末、料酒,让羊肉和调料迅速融合,最后放入香菜,搅拌均匀。把调好的羊肉香菜馅平铺在面皮上,用双手卷起,并将两头向内按压,使馅不易外露,再用擀面杖擀成饼状。这样烤制而出的煊饼油脂浓厚,香气扑鼻,但是由于饼内有面皮的加入,让人吃不到一点腻的滋味。“烤制煊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闲着,得让饼在锅里‘旋’起来。”手不停拨动着鏊子中的生饼,使其在旋转中均匀受热定型。“这就是传说中李自成看到的场景,也就是煊饼名字的由来。”
后灶则为一个铛 子,铛子上铺一层瓦砾作支架。烤制时,在“一洞”中填塞木柴作燃料,火要不弱、不爆、不间断。后灶的瓦砾是煊饼特殊香气的来源,是从老房顶上取下来的瓦片敲碎成山楂大小,消毒后平铺在铛子里。在有大量缝隙的瓦砾上烤制而成的煊饼相当于悬在空中烤制,所以又称“悬饼”这就是我哥口中在石子上烙的饼。
数百年来,武城煊饼制作时一直沿用传统的工具和锅灶,集老一辈煊饼师傅们的多年智慧和实践经验,越做越考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工艺。2006年被山东省名吃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山东名小吃”称号,2007年被德州市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所以一个小小的美食,有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味道,虽然它不是出生于大都市,不是摆在大饭店,但是它身上的闪光点却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身影,是老师傅们传承的美食文化,更是中国传统美食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