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不得呀
编辑|史不得呀
如果用“天才”一词来形容明朝权臣杨廷和真的不为过。
他在人生的巅峰时期,不仅仅是内阁首辅,而且还被嘉靖皇帝加封为左柱国,朝野中人都要看着他的脸色行事。
其实从小时候开始,杨廷和在当地就已经很出名了,因为他的学问实在是太大了。
在他12岁的时候,杨廷和就成功考取了举人,在这当时非常少见。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考中举人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比如范进中举的时候,就已经54岁了。
可举人上边还有进士,这才是杨廷和最高的目标。
对于杨廷和来说,虽然他考中了举人,但是进士要与更多优秀的人进行竞争,所以从举人到进士,他一共花了7年时间。
在19岁那年,杨廷和考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
庶吉士一般设在翰林院中,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是未来的前途却不可限量。
因为一旦被选为庶吉士的,就有机会接近皇帝,帮助皇帝起草诏书,最重要的是内阁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进入内阁的大臣,必须当过庶吉士。
所以在外人看来,杨廷和在未来很有可能进入国家的决策机构。
不过在杨廷和为官的时候,朝廷中把持朝政的是太监刘瑾。
当杨廷和进入内阁之后,虽然职位已经很高了,但是刘瑾作为皇帝的近臣,就算是内阁首辅都不敢惹。
当一个人蛮横久了,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他往往会十分高傲,这便是他的弱点。
杨廷和一直想要为国除奸,只不过他需要一次机会。
在正德五年,一名王爷以刘瑾祸国殃民为由,起兵谋反,杨廷和知道后赶紧召集大臣们商议,他一面派兵前去镇压叛乱,另一方面就是要除掉刘瑾。
在杨廷和里应外合的计谋下,谋反之事不仅被压了下来,而且还顺利铲除了刘瑾。
此时内阁首辅正好辞职回乡,明武宗认为杨廷和之前功勋卓著,于是就任命他为内阁首辅,全权处理朝廷诸般事宜。
尽管杨廷和办事兢兢业业,但明武宗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荒唐皇帝。
明武宗常年不理朝政,杨廷和多次上书,希望明武宗能够回头是岸,按照皇家礼仪,做好一个皇帝的分内之事。
但是明武宗对于大臣们的上书连看都不看,在宁王朱宸濠叛乱的时候,朝廷大臣们都在想办法镇压叛乱,明武宗却直接封自己为大将军,准备御驾亲征,杨廷和想要制止这些荒唐事,但是他也无能为力。
在外人看来,明武宗根本不像一个皇帝,他在去世之后也并没有留下自己子嗣。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有及时找到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才能避免国家动乱。
杨廷和翻阅了朱元璋曾经留下来的祖训,找到了书中所写的“兄终弟及”,他以这条祖训为依据,选择了明武宗的弟弟继承大统,这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在嘉靖即位之前,杨廷和总揽朝政,所有的事情都要由他决断,他把宫廷中的乐队全都裁撤掉,希望新的皇帝能够一心为民。
可嘉靖刚即位的时候,仅仅只有14岁,此前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当皇帝,杨廷和自然也知道嘉靖的无奈,于是他竭尽所能,帮助嘉靖尽快熟悉环境。
杨廷和往往处理完政务之后,就回去给嘉靖上课,给他讲授四书五经。
他为了给嘉靖创造一个清朗的朝堂,得罪了不少人,他曾经规定,凡是曾经和宦官有来往的官员,一律不得提拔。
嘉靖为了保护杨廷和的安全,还专门从军营里选拔出一个小队,日夜不离开他的身边。
年少的嘉靖来到陌生的皇城,在这里无依无靠,只有杨廷和愿意教他,如果没有杨廷和,他便坐不稳这个帝位。
但是关系再好的两个人,也会出现嫌隙,嘉靖与杨廷和也是这样,事件的起因就是大礼议之争。
嘉靖虽然年少离家,不过他却是一名孝子。按照皇家的规矩,嘉靖应该称呼明孝宗为皇考。
皇考在古代就是帝王对已经去世父皇的尊称,如果嘉靖这样叫的话,就意味着他不能再认自己的亲生父亲。
可是嘉靖不按照规矩办,他坚决要喊亲生父亲为皇考。
对于这个称呼问题,朝廷中的官员有各种而样的看法,其中杨廷和就不同意嘉靖的做法。
他认为在汉朝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先例,既然嘉靖继承了大统,那么他就要称明孝宗为皇考。
不过也有一些官员赞同嘉靖的做法,他们认为嘉靖是在明武宗去世之后即位的,并不是在明孝宗之后,所以嘉靖依然可以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
杨廷和为了劝嘉靖改变主意,先后写了三十多封奏章,嘉靖虽然心里气愤,但是国家的政事依旧还需要杨廷和来主持,他只能忍气吞声。
直到杨廷和辞官回乡,嘉靖再次将这件事拿出来讨论,凡是阻止的人要么被罢官,要么被流放,通过这件事,嘉靖逐步掌控了朝堂的权利。
而且嘉靖开始给曾经阻止他的人定罪,杨廷和被定为是罪魁祸首,随后嘉靖下诏将他削职为民。
此时的杨廷和虽然早已不问朝政,但是退休后的待遇全部取消了,朝廷一些官员知道后,纷纷为他求情,但是都被嘉靖拒之门外。
在嘉靖刚刚即位的那段时期,如果没有杨廷和处理朝政,那么整个大明王朝都会出现问题。
他在朝廷上任用清正廉洁的官员,对于那些趋炎附势之人,全都排除在官场的大门之外。
而且在杨廷和主政时期,明朝的农业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把一些皇家的土地交给农民耕种,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还让老百姓吃得饱饭。
他还将自己的大儿子培养成了状元,在大礼议之争中,儿子与他一起劝谏嘉靖,最后被嘉靖流放到云南,从此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不过就算被削职为民,杨廷和对于明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已经足以称之为功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