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饮食很注意,为何还会痛风?痛风,还有三个原因,经常被忽视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2-17 13:04:43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00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对于痛风疾病的治疗和原因,其实很多人是有误解的,比如有就粉丝后台留言说,自己饮食控制的很好很注意,为什么尿酸还是高还会痛风呢?其实你之所以痛风,不仅仅和饮食有关,不仅仅是吃出来的。

今天这篇科普,不妨给大家深度解读下痛风的病因。

其实中医对痛风的防治,主要集中在“未病先防”和“疾病防变”这两个方向,如何从这两个方向制定具体策略,确实需要搞清楚痛风的中医病因。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可以认为痛风是因为湿浊堆积在体内(宛如西医所说的尿酸超过饱和度一样)而产生的一种(组)疾病。

湿浊之所以会产生,和机体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导致脾肾亏虚、肝肾功能下降,再加上后天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之后再感受外界风湿寒热诸邪侵袭,让机体运化失司,升降异常,代谢废物不能通过大小二便正常排出,堆积在体内而酿生湿热诸邪,最终导致痛风。

正气不足,是痛风发生的内在原因

正气虚损,是导致痛风的内在因素,不然同样生活工作吃喝,别人没有痛风,偏偏找上你呢?

在《灵枢经》中有这么一句话:

云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简单理解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因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受损,腠理营卫疏松,外卫不固,则外界的风寒暑热诸邪才能乘虚而入。

所以,之所以会痛风,一则正气不足会让体内产浊邪;二则,正气不足,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抵抗外界诸邪侵袭。这样内外邪合邪为患,导致痛风。

感受外邪入侵,是导致尿酸高和痛风的原因和诱因

正气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热诸邪才有机会内侵,这是尿酸高和痛风的原因之一,也是诱因之一。

《素问》中说:

风寒湿邪留恋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湿,皮肤不仁,则麻木不已。

而且,外感风寒湿热诸邪或寒湿邪郁久化热,从而导致湿热痹阻,阻滞气血运行,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导致机体肌肉关节诸病。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内生湿热,尿酸高进而痛风

饮食不节是导致痛风的重要诱因。

脾胃后天之本,主运化,主四肢肌肉,如果饮食不节,过于摄入辛辣肥甘厚味醇酒,久之脾胃损伤,化生湿浊,湿聚久生热,湿热留住关节,导致痛风。

李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生”,饮食居处,为其病本,饮食原因,可导致脏腑功能下降,运化失司,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脂,腠理不通,进而发生痛风。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也是痛风发生的原因

肝主疏泄,负责调畅气机,但凡人体脏腑十二经气机,都由肝胆之气来鼓舞。

如果肝失疏泄,正如上图所示,疏泄太过或肝亢。疏泄不及会肝气虚,疏泄失司会肝郁。

肝气郁滞,气滞气郁则血行不畅,进而代谢功能下降,内生痰浊等病理常务,导致尿酸高,而湿浊流注,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异常,进而影响脾之运化,让痛风尿酸高加重。

问题,搞清楚痛风原因,该如何治疗呢?明天的科普接着解读。

想问就问,有问必答。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8年第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刘佳等文章《李中宇教授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防治》.。

0 阅读:145
志邦的备忘录

志邦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