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口疮灼热疼痛难忍,还有老胃病?益胃汤这样用:治愈防复发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2-19 14:59:44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22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前几天有个老胃病同时还还有多年口疮反复发作的问题,经过询问一番,结合舌脉诊,最后的方剂就是用名方益胃汤给治疗的。

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的因素有神经衰弱、失眠、过度紧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都可以促使口疮发作。

而按照中医的观点,口腔乃五脏六腑所贯通,如果脏腑有偏盛之疾,则口有偏盛之症。所以顽固口疮,实则是体内脏腑功能异常的外在表现。

这个观点从有多年慢性胃病的患者中,就多有口疮频发也能佐证。

所以中医在遇到顽固口疮同时并发有慢性胃病时,可以用名方益胃汤加减治疗,这属于从胃论治口腔溃疡的中医实践。

益胃汤出自于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中,原文如下:

阴阳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益胃汤,原方由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组成。

而根据顽固口疮多为虚火,特别对于老胃病患者,顽固口疮反复发作的患者,脾胃开窍于口,如果脾胃不足,胃阴不足,饮食差,纳谷减少,纳谷不化,则导致胃积产热,从而引起虚火上炎,熏蒸口舌黏膜发生口疮。

对于这种因为胃阴不足导致的虚火口疮,治疗可用益胃汤调理。疗效如何?下面分享一则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选择32名反复发作的口疮患者,男女都有,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年,口疮一个或几个不定,溃疡面周围红肿,局部灼热疼痛。

所有患者都复加味益胃汤治疗,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沙参、麦冬、蒲公英、焦三仙、生地黄、玉竹、黄连、鸡内金、甘草。

加减使用方法:

溃疡周围红肿显著的,方加黄柏、丹皮。

上方常法水煎早晚温服各一半。日一剂。口疮严重的可用棉球蘸红霉素药水局部涂敷,以缓解症状。

结果服用三剂疼痛消失的11名,服用6剂疼痛消失的15名,服用9剂疼痛消失的6名,口疮基本愈合平均为12天。

上面的方子里,益胃汤可滋阴养胃,加焦三仙、鸡内金可消积化谷,加蒲公英、黄连能清热解毒。

全方诸药共奏养阴消积、清热解毒,对胃阴虚顽固口疮疗效显著。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03年第1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高立珍等文章《加减益胃汤治疗复发性口疮》。

0 阅读:6
志邦的备忘录

志邦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