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个消息对于业界而言已经不陌生。
10月16日晚,金地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董事长凌克因身体原因辞去集团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一系列职务。
老一代谢幕,新一代接棒,公司董事、总裁黄俊灿代为行使董事长职务。
这本来是一场正常的人事更迭。
首先,凌克其实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按照公开资料显示,凌克是1959年生,今年64岁,按规则凌克的董事长任期在今年5月就已到期,当时他在集团也提出过,但由于当下房地产行业形势不如预期,公司希望他超期任职以便平稳过渡。
如今,因为身体抱恙,凌克辞任在情理之中。
其次,凌克虽然身居董事长职位,但在金地内部,黄俊灿早已是负责金地日常经营的一把手。凌克和黄俊灿在金地的关系类似于彼时王石和郁亮在万科的关系。
这次公告相当于一次正式交接。
人事变动本身没有问题,但仍将金地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率先作出反应的是资本市场。
10月17日开盘后,金地遭遇股债双杀,引发巨大的市场震动,这一影响甚至蔓延到了销售端,不少购房者开始担忧自己购买的金地房子是不是安全。
为何一则人事变动的消息能够引发巨震?
原因可能还在于行业。
当下,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不断下探,杯弓蛇影,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各方恐慌。
01
市场的恐慌情绪为何如此严重?
俗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也不是瞬间坍塌的。
最初,一些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房企——泰禾、蓝光、恒大等,在“三道红线”高压下风险暴露,大家认为这是市场出清阶段的正常现象。
慢慢地,危机加深。
龙光、正荣、世茂、宝龙等多数民营房企都出现债务违约。但这个阶段,市场还存有一丝信心,因为还有碧桂园、龙湖、新城、旭辉、中骏这样的“民企之光”。
直到今年,旭辉、远洋、碧桂园、中骏难扛周期下行,接连出现流动性资金紧张。
市场信心绷不住了。
因为这些企业,要么是业界眼中的“示范房企”,要么具有国资背景。他们的出险,让市场的恐慌情绪开始加剧。
显然,这已经不再是企业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问题。覆巢之下,很难有企业独善其身。
就像不久前穆迪又调整了一堆国内房企的评级、展望,被下调的都是清一色的央国企,保利、万科、招商、华润、中海,等等。
虽然国际评级机构有他们自己的立场,评级被下调也应该理性看待,但这件事还是透露了一个信息:
当前市场确实不看好国内的房地产行业。
02
在这种悲观预期加恐慌情绪带动下,金地这场正常的管理层交接,很容易就被过分解读了。
不止金地,一些金融机构人士甚至担忧,龙湖、新城等房企接下来都有可能出现资金压力。
但实际上,无论是金地还是龙湖,已经是行业里相对优质的房企。他们在财务上的稳健、对风险的把控,以及自身产品营造和市场口碑方面,都处于行业前列。
就拿金地来说,曾经的A股四大龙头开发商“招保万金”之一,在2008年吃过调控的亏之后就增强了风险意识,风格愈发稳健。虽然行业雷声不断,但金地至今未出现债务逾期。
据初步估算,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金地累计兑付境内外债券本息超271亿元。最近的10月份,金地刚刚完成了40亿元债务兑付。
从后续到期债务情况来看,金地已经度过了偿债高峰。
龙湖与之类似,在行业高速发展阶段提前刹车,布局经营性业务,稳扎稳打。去年末,龙湖三次提前还贷;今年8月,龙湖再次提前偿还17亿元债务,将年内境内到期债务余额压降至1.19亿元。
现在,能够按时兑付,甚至提前还债的房企,真的不多了。
但,这样的房企,还能坚持到几时?
03
市场的恐慌,毫无疑问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危机,对于行业销售恢复以及信心恢复都是不利的。
如何让公众避免恐慌?现在真的到了各方发力,给行业注入信心的关键时刻。
从政府层面来讲,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楼市的政策,对市场恢复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这些政策大多都是围绕需求端。
在供给端,房企存在的最大难题依然未解。
久而久之,整个行业都陷入负面效应中,“劣币”被出清,“良币”也未能幸免。
在“三道红线”已经过时的当下,如果国家能够及时建立房地产行业“白名单机制”,对一些资不抵债、风险较高的房企进行切割出清,而对一些基本面健康、资质优秀的房企伸出援手,相信定能稳定消费者信心。
从资本市场角度出发,中央和地方AMC这些“国家队”也应该及时入场,切实发挥作用,稳定行业。
最后,作为普通购房者,要学会甄别舆论信息。房产购置毕竟是大宗交易,还需结合自身实际出发,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就像金地这事儿,一个上海的购房群里已经有人在担心金地的房子会不会烂尾。
实际上,买房的核心还是城市和地段,在上海这样经济基础面较好的地方很少存在烂尾楼,即使有,但在保交付大背景下,房企经营重点就在于此,还有什么好担心呢?
还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