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字通古,出生于战国末期的楚国上蔡(如今的河南上蔡)的一户平民家庭,小时候的他和大多数人一样,每天读书习字,平平淡淡的度过了童年生活。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李斯也已经长大成人,在父母的安排之下,他迎娶了一位女子为妻,还生下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大约在公元前260年前后,经过他人的推荐,李斯在当地当了一名小吏,官职虽然不大,但也足以养家糊口,生活稳定。
李斯的家住在上蔡城区的东面,这里当时有一大片沼泽地,水草肥美,时常有野兔出没。
李斯每逢休假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家里的黄狗去上蔡东门逮捕野兔,这也是“东门黄犬”这个成语典故的由来!
李斯
明朝时期的举人彭宾在游览李斯故乡的时候,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东门黄犬寂,古井汲泉新。轴轳时咿哑,不管丞相嗔。”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李斯当年在上蔡东门用来追赶野兔的那条黄狗虽然已经沉寂,但是李斯的那口古井里面的泉水依然清澈。打水的时候轴轳发生咯咯吱吱的转动声响,不管这位曾经的秦朝丞相是否高兴。
此时的李斯虽然没有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也能衣食无忧,他最大的爱好的就是牵着黄狗去上蔡东门之外的沼泽地逮捕野兔。
然而,就在李斯以为自己将会在平凡之中度过余生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观念。
李斯井
有一天,李斯刚一走进茅房,就看到一只老鼠正在啃食粪便里面没有消化的食物,随后老鼠赶忙逃走了。
见此情景,李斯感叹道:“这只老鼠在茅房里面不仅吃不到好的,还经常遭到人和狗的惊吓!”
没过几天,李斯又在仓库里面看到一只老鼠,正在偷吃仓库里面的粮食,在这里没有人和狗的惊吓,而且吃的东西还好。
李斯有感而发,同样都是老鼠,只是换了一个环境,差距怎么就如此之大呢!
想到这里,李斯突然大彻大悟,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有的人荣华富贵,有的人饥寒交迫,有的人名利双收,有的人默默无闻,就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不同,我若是一辈子待在上蔡这个小地方,那么我就跟厕所里面的老鼠没有什么两样!”
此刻,李斯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一个想法,自己不能做一只厕所里面的老鼠,而是要做一只仓库里面的老鼠。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李斯做出了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决定,那就是“离开升己养己的上蔡,去外面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斯做出的这个决定,对他的未来来说,无疑就是一个赌注,他也不知道这个决定究竟是对还是错。
那么,李斯真的是受到老鼠的启发才决定离开上蔡的吗?
在当时的那个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各个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邀请有志之士前来加盟,以此保障自己在诸侯国的纷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也给有志之士提供了走南闯北、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因此,这才是李斯决定走出上蔡、闯荡世界的根本原因,而老鼠只不过是诱导他改变思想观念的一个因素罢了。
李斯是一个十分理智的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知道想要外出闯荡世界就必须要有真本事,否则将会一事无成,最终还会落得一个灰头土脸的下场。
以李斯目前的自身条件,还不足以让他闯荡出来一片天地,所以他决定要继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常言说“名师出高徒”,那么李斯应该跟谁学习呢?应该上哪里寻找名师呢?
在当时战国末期的时候,虽然诸子百家,各领风骚,但是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荀子。
荀子是赵国人,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如今的山东临淄)讲学授课,并且连续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校长),一度被齐襄王称为“最有学问的人”。
在稷下学宫的几年时间里,荀子吸收了诸子百家当中的合理思想,并且统一了学术,为日后的天下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荀子以统一学术的立场,对诸子百家做出了批判。
荀子画像
在对诸子百家进行批判的时候,荀子不是针对某个学派,而是针对某人的某种言论,就事论事的批判。
荀子认为,周公和孔子等圣人从来没有把“仁”“义”“礼”“智”“圣”放在一起讨论,子思和孟子把这五种德行组成理论体系,是师心自用的体现。
而荀子比较注重师法,他始终认为自己才是儒学的真正传人,他的学术思想影响深远。
几年之后,楚国公子春申君派人邀请荀子前去楚国,此时的荀子已经遭到齐国小人的记恨,经常齐王建面前挑拨离间,因此他决定离开齐国。
来到楚国之后,荀子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县令(如今的山东兰陵),他一边当官,一边教书。
公元前255年,得知荀子身在兰陵,李斯马上从上蔡启程出发,踏上了前往兰陵拜师求学的旅程。
在《史记·李斯列传》当中记载:
“(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李斯对于荀子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耳闻层面,因为他们之前并没有见过面。
来到兰陵之后,李斯终于见到了心心相念的荀子,并且成功拜在荀子的门下。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斯发现,荀子把儒家提倡的“礼”和法家提倡的“法”融合起来,提倡“礼法”结合,从而构成了一种“帝王之术”。
剧中的李斯
荀子虽然表面上推行的是温文而雅的儒家思想,但是背后推行的却是血雨腥风的法家思想,软硬兼施,这让李斯感触颇深。
对于荀子的学术思想,清朝末期的改革家谭嗣同是这样评价的:
“二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在兰陵学习期间,李斯不仅遇到了荀子这位良师,还结交了许多前来学习的益友,其中就包括韩非。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从小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由于在韩国得不到重用,于是就来到兰陵跟随荀子学习。
韩非拥有很高的学问,肯定是在李斯之上的,在《史记·韩非列传》当中记载:
“(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
每当在学习上遇到疑惑的地方,李斯都会向韩非进行请教,时间一长,两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李斯和韩非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彼此之间交流密切,相互取长补短,在学业上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为日后的发展储存了满满的能量。
在跟随荀子学期的那段时间,李斯主要学到了两大学术理论:一是性恶论,二是法术论。
第一:性恶论,主要是指人性恶;有一次,荀子正在讲课的时候,李斯跟韩非交头接耳地说:“老师说,人性是恶的,我们干脆让他详细给我们讲一讲!”
面对学生的疑问,荀子也是有问必答,他回答说:“世间万物,都是兼承天地灵气而生的,裸生动物有三百种,而人是最坏的。”
荀子身为当时的儒学大家,他讲出来的话自然是深奥无比,李斯和韩非听的一头雾水。
荀子继续解释说:“飞禽长了羽毛飞得高,走兽长了爪牙跑得快,而人既不长羽毛,也不长爪牙,飞不高跑不快,但却长了心眼,只有靠奸巧伪装来立足,所以人是最坏的。”
荀子的话音刚落,李斯就兴奋的跳了起来,一边跳舞,一边唱道:
“形生有极,嗜慾莫限,达鼻耳,开口眼,纳眾恶,距群善,方寸地,九折阪,为人作嶮易,俄顷成此蹇,多谢悠悠子,悟之不亦晚。”
在这首歌当中,表达了李斯对于人性恶的观点,后世把这首歌命名为《李斯歌》。
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荀卿独曰人性恶,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在众多的儒家代表人物里面,大多数都是宣扬人性善,只有荀子宣扬人性恶,李斯作为他的学生,不但继承了人性恶的观点,并且把它发挥到了极致。
荀子认为,既然人性恶,那就可以用“礼仪教化”的方法加以改造,称为“化性起伪”。
然而,李斯和韩非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既然人性恶,再怎么教育和改造都是徒劳无功,只能使用重刑镇压,从而来约束人的恶性。
韩非
直到这个时候,李斯和韩非开始与荀子的思想背道而驰,彻底走向了法家的道路,成为了法家学派的两大新星。
韩非被称为理论界的骄子,李斯被称为实务界的巨人,他们都是从荀子那里学来的!
第二:法术论,是指重视王法和权术的作用;荀子虽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但是他也推崇法家的法术理论。
“法”是指王法,“术”是指权术,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切都要按照王法办事。
但是,王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若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不懂得权术,百姓依然不会按照王法办事,那么王法就成为了一个摆设。
李斯
因此,在王法面前,权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跟随荀子学习期间,李斯学到了许多权术,其中就有一个“潜御群臣”之术。
“潜御群臣”之术也就是善于阴谋诡计,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就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不出于口;不管有什么真实想法,都不要从嘴里说出来,这样别人就搞不清楚你的意图,从而迷惑别人,进而控制别人。
第二个原则,不见于色;无论有什么样的意图,都不要从行为举止当中表现出来,更不要从脸上的喜怒哀乐当中表现出来,时刻要保持神秘性。
在法家看来,善于玩弄权术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在实际生活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元前250年前后,荀子在当楚国兰陵县令的时候,有人向春申君打报告说:“商汤从亳地(如今的河南郑州)打天下,周武王从镐地(如今的河南洛阳)打天下,最终都取得了胜利,亳地和镐地相距不过百里,如今你把兰陵交给荀子,恐怕后患无穷啊!”
春申君转念一想,这番话确实言之有理,于是就罢免了荀子的官职。
无奈之下,荀子只好带着一帮学生返回赵国,受到了赵孝成王的热情招待,还被待以上卿之礼。
有一天,赵孝成王邀请荀子和临武君一起讨论军事问题,荀子以“仁义”为原则,讲述了如何选拔大将,如何大搞军备,如何修筑防御,如何屈人之兵......
听到荀子讲述的这些,一旁的李斯向他请教说:“老师,你讲军事问题,总是以仁义为原则,而西方的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兵强马壮,秦国的军事实力好像不是靠仁义得来的,而是靠以便从事得来的。”
听完李斯的反驳,荀子非常生气,于是批评他说:
“非汝所知也,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便者,大便之便也。”
荀子的意思是说,秦国实施的这种变法是只看当下,不管未来,是不能持久下去的,只有“仁义之兵”才可以长久发展,这样政治才能清明,才能受到百姓拥戴,百姓就会为国家卖命,这样的军事实力才是真正的强大。
这场充满可火药味的辩论,表明李斯跟荀子之间的思想分歧逐渐拉大。
荀子是一个十分讲究原则的人,他坚持的原则就是儒家提倡的“仁义”,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不符合“仁义”,绝对不能做下去。
但是,李斯却不认同荀子的这种观点,他比较欣赏商鞅的做法,提倡“以便从事”,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只看结果,不看原则,商鞅就是这样才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对于李斯的这种观点,身为老师地荀子自然难以接受,他恨不得将李斯逐出师门。
然而,荀子毕竟是一位威名赫赫的儒学大家,即使对李斯如何气愤,他也能够做到海纳百川的境界,最终他还是选择包容了李斯。
不久之后,春申君再次邀请荀子前往楚国做官,依然担任兰陵县令,李斯也跟随他再一次来到了兰陵。
李斯在荀子身边学习,一直学到了公元前247年。
从公元前255年开始拜师荀子,到公元前247年学业有成,李斯一共学习了八年的时间,此时的他也算是才华满身,见多识广,也该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了!
但是,应该去哪里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呢?
通过分析,李斯认为,东方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和魏国实力都很弱小,很难在诸侯称霸的环境当中生存下去,若是来到这些国家谋求发展,恐怕最后依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李斯就把目光投向了西方的军事强国秦国,只有去秦国才有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公元前247年,李斯只身一人来到秦国,此时的秦国刚刚赶上秦庄襄王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王位,史称秦王政。
由于秦王政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没有能力处理朝政,秦国朝政由丞相吕不韦负责打理,据说秦王政就是吕不韦和赵姬的亲生儿子。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秦国的实力,吕不韦开始招揽天下宾客,储备人才,他计划把宾客的规模招揽到三千人。
就在吕不韦正在求贤若渴的时候,对于想要在秦国谋求发展的李斯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送上门的天赐良机。
李斯是幸运的,他的运气太好了!
此时的秦国实际掌权者是丞相吕不韦,招揽天下宾客的也是吕不韦,因此他就成为了李斯来到秦国之后投靠的目标。
那么,吕不韦能够帮助李斯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吗?
关于李斯首次与吕不韦见面时候的情形,史书当中并没有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这次会面,他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还会把自己为秦国制定的宏大计划说给吕不韦听。
然而,这次见面的结果却让李斯感到非常失望。
李斯虽然顺利进入了吕不韦的门下,但他却没有迎来帮助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的机会。
吕不韦命令招来的这些宾客,根据自身的见闻和知识,各写一篇文章,分别编入《八览》《六论》和《十二纪》当中,自己只是写一篇序言,成为了这部书籍的主编,也就是《吕氏春秋》。
而且,李斯从事编书的时间,一干就是长达六年之久......
在这本《吕氏春秋》的编著过程当中,李斯主要负责《十二纪》当中《劝学》一篇的写作,他通过在荀子那里学习的知识,写作起来得心应手。
看到李斯的才华,吕不韦感到非常满意,从而将他推荐到秦王政的身边工作,做了一名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