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慕容复坐在一座土坟之上,头戴高高的纸冠,神色俨然。
七八名乡下小儿跪在坟前,乱七八糟的嚷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面乱叫,一面伸出手来,叫道:“给我糖,给我糕饼!”
慕容复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
王语嫣知道表哥神智已乱,富贵梦越做越深,不禁凄然。
......
但见慕容复在土坟上南面而坐,口中兀自喃喃不休。
——《天龙八部·第五十章》
这是金庸先生《天龙八部》的最后一段,写的是慕容复最终复国失败,神智失常,陷入疯癫,全书到此戛然而止。
小时候看《天龙八部》光是看个热闹,什么“凌波微步”、“斗转星移”、“化功大法”,看得心驰神往、夜不能寐。
但读了历史后才越来越体会出金庸先生对人物塑造的深刻与隽永,单从慕容复这一个人物,就可以说是慕容鲜卑五代人性格与命运高度浓缩的一个缩影。
而今天要讲的这位男主则在气质上与慕容复最为接近,几乎就是慕容复的历史原型。
一、“宝总”之死
男主登场之前,先来说说后燕战神慕容垂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慕容宝。
慕容宝这个人很幸运,他是慕容垂的嫡次子,本来是“千年老二”,理论上是没机会当皇帝的。
但慕容垂被王猛“金刀计”陷害,嫡长子慕容令被杀,宝哥就捡到了宝,摇身一变成了“宝总”。
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慕容垂血战复国,登基称帝,宝总坐享其成,荣登太子之位,真是羡煞旁人。
但慕容宝也是不幸的,因为他的能力与肩负的责任完全不匹配,由此导致他几乎每一次抉择都是错的,每一件事情都被他搞砸。
首先是参合陂之战,被拓跋珪用谣言蛊惑,仓皇撤军,结果被北魏衔尾追击,全军覆没;
然后是柏肆之战,面对大举进犯的北魏军不战而逃,后燕全军崩溃、精锐丧尽;
再然后贸然离开国都中山前往幽州,又逼反了自己的儿子慕容会,父子反目,自相残杀;
之后又不顾劝阻,一意孤行南下收复失地,结果引发段速骨叛乱,龙城丢失,只身逃亡;
这就是前文已经写过的慕容宝诸多“光辉事迹”,虽然有各种客观原因,但能力不足终究是内在根源,这也导致他从失败走向失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此时的后燕,大部分疆土已经被北魏占领,龙城又被叛军占据,只剩下河南南部的黎阳、滑台还掌握在叔叔慕容德手中。
无家可归的宝总只好冒险穿越敌占区,来投奔慕容德。
可惜,此时的慕容德已经心生异志,正准备自立称帝,听说宝总到了黎阳,竟派出刺客打算干掉他。
慕容宝听闻风声不对,再次落荒而逃。
可是天下之大已无宝总的立锥之地,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惆怅茫然之际,“喜讯”传来,龙城的叛乱已经被自己的舅爷兼亲家、后燕外戚大臣兰汗平定,正摇着小红花“热烈欢迎”自己回去。
宝总喜出望外,鼓起勇气,溜溜达达再次穿越敌占区,返回了龙城。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我们的宝总,那最形象的莫过于一个“逃”字。
幼时跟随父亲逃离前燕,长大后逃离参合陂,逃离柏肆,逃离中山,逃离幽州,逃离龙城,逃离黎阳,偌大的北中国被他逃了个遍,要说这逃跑的本事,也算是天下一绝了。
但宝总终究还是逃到了头,因为这个兰汗根本就是包藏祸心,等到慕容宝回到龙城,立即现出原形,凶相毕露,将慕容宝杀死在龙城郊外的驿馆中。
当然,也可能是宝总这辈子逃得太累,不爱了、毁灭吧,于是game over了。
顺道说一句,慕容宝死后谥号为“愍”,意思是皇帝在位期间国家遭遇劫难,同时也包含后人对其无法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惋惜。
历史上同样谥号为“愍”的,还有明崇祯帝和清宣统帝,可见慕容宝虽然无能,倒也没做多少坏事,换了我们处在他那个乱世,实际表现也未必能比他强到哪里去。
二、神箭少年
慕容宝一共有八个亲生儿子和一个养子,本文的男主就是慕容宝的长子,慕容五代目中的最强者,他的名字叫——慕容盛。
公元369年,十四岁的慕容宝跟随慕容垂投奔前秦,三年后在长安喜当爹,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就是这位慕容盛。
慕容盛自幼聪慧敏捷,好读书,善骑射,见识与口才都远超同龄人,因此深受爷爷慕容垂的喜爱。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带着慕容德、慕容农、慕容宝、慕容隆、慕容麟、慕容楷离开关中去河北闹革命,但绝大多数慕容皇族宗室子弟和二十多万慕容鲜卑的族人还留在关中,其中就有九岁的慕容盛。
慕容垂在河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关中的慕容鲜卑也群起响应,在慕容泓、慕容冲两兄弟的领导下反抗前秦,与苻坚在长安地区展开残酷的拉锯战。
慕容泓、慕容暐先后死去,“暗黑凤凰”慕容冲登基称帝,建立西燕,凭借强烈的复仇欲望,百折不挠、死缠烂打,最终逼得苻坚大帝狼狈出逃,死在了羌人姚苌手中(详见)。
慕容冲占据长安后骄傲自满,赏罚不均,政令不明。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慕容盛对叔叔慕容柔说:“中山王(指慕容冲)谋略并不出众,能力也不突出,还没有施行恩义就骄傲自大,依我看很难不覆灭失败。”
主角说的话一般都很准,果然,没多久慕容冲的部下发动叛乱,慕容冲死于乱军之中。
此后,几十万慕容鲜卑族人一路向东,准备返回河北老家。
但是这一路上真是无日不流血、无月不政变,领导人杀了四、五个,等走到山西时,队伍的领导权落到了旁支宗室大臣慕容永的手里。
此时慕容垂已经攻占了河北大部分地区,重建了燕国,史称“后燕”。慕容永却不甘心向慕容垂臣服,就索性在山西长治驻扎下来,也建了一个燕国,这就是不在十六国之列的“西燕”。
如此一来,同出慕容鲜卑的西燕和后燕就成了势不两立的敌对关系,因为都自称燕国,就存在正统之争,这在皇权社会是完全无法妥协的原则问题。
此时后燕的实力远在西燕之上,再加上慕容永只是一个旁支宗室,并不是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这一系,在威望上远不能和根正苗红、血统高贵的慕容垂相提并论,慕容永就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此时,慕容盛又敏锐地意识到危机逼近,对慕容柔说:“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像是在刀刃上,应该尽快像鸿鹄一样高飞万里,绝不能在此坐以待毙!”
(农)谓柔曰:“今崎岖于锋刃之间,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也。”——《晋书·载记第二十四》
于是慕容盛和叔叔慕容柔、弟弟慕容会迅速逃入太行山,一路向东,去投奔爷爷慕容垂。
果然,主角都是乌鸦嘴,慕容盛离开一年之后,慕容永举起屠刀,将慕容暐和慕容垂所有的子嗣杀了个干干净净。
慕容暐是前燕末代皇帝,慕容垂是后燕开国之君,他们的子嗣团灭,就没人跟慕容永争夺皇位了。
而小小年纪的慕容盛能有如此强烈的政治敏锐性,比他那个凡事“拎不清”的老爹宝总真是强出了太多。
慕容盛一行在太行山中翻山越岭,结果在一条狭窄山道中遇见了大批盗贼。这也很正常,乱世嘛,治安当然很差劲。
慕容盛毫不畏惧,大声对盗贼说:“我堂堂六尺之躯,入水不淹,入火不焦,你们能挡我锋刃一击吗?且在百步之外把箭竖在地上,我如果射不中,就任凭你们处置!”
盗贼就在百步之外插了一根羽箭,慕容盛弓如霹雳,箭似流星,一箭射出,正中箭头。
盗贼无不惊骇,战战兢兢地说:“公子爷是贵人,我们只是试一试您,开个玩笑而已。”居然反而将自己的财物献上,恭恭敬敬地送慕容盛一行离开。
盛曰:“我六尺之躯,入水不溺,在火不焦,汝欲当吾锋乎!试竖箭百步,如其不中,当束身相授。”盗竖箭,盛一发中之。盗曰:“郎贵人之子,故相试耳。”资而遣之。——《晋书·载记第二十四》
这段记载不由让我想起《天龙八部》中慕容复闯入万仙大会的桥段,也是凭借个人绝技威震全场,令宵小束手。
慕容盛来到河北,见到了爷爷慕容垂和父亲慕容宝,慕容垂向他询问山西和关中的形势,慕容盛蹲在地上用树枝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副地图,又口说手比,把形势说得清清楚楚。
慕容垂大为惊喜,笑着说:“以前魏武帝曹操钟爱魏明帝曹睿,摸着他的头封他为侯。这样聪明的孙子,哪个爷爷不喜欢呀!”就封慕容盛为长乐公。
据说慕容盛“骁勇刚毅,很有大伯慕容令的遗风”。慕容令是慕容垂的嫡长子,原本也是文武双全的一流人才,可惜被王猛用金刀计害死了。
至于这句话究竟出自何人之口,史书没有说,但我估计出自慕容垂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别人是不便这样说的,否则置咱们的宝总于何地呢?
垂问以西事,画地成图。垂笑曰:“昔魏武抚明帝之首,遂乃侯之,祖之爱孙,有自来矣。”于是封长乐公。骁勇刚毅,有伯父令之风烈。——《晋书·载记第二十四》
三、龙城恩仇
前文说到慕容宝死于大奸臣兰汗之手,那么这个兰汗是何许人?
兰汗是慕容垂生母兰氏的亲弟弟,也就是慕容垂的亲舅舅,慕容宝的亲舅公,慕容盛的曾舅公。
但兰汗还有一层身份,他是慕容盛的岳父,也就是说他把一个女儿嫁给了慕容盛,而且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
所以,兰汗既是慕容垂的舅舅,又是慕容恪、慕容宝的亲家,如果放到现在,这份社会关系足以让查户口的人崩溃了。
兰汗在慕容垂复兴燕国的过程中也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顿丘王,负责守卫故都龙城(今辽宁朝阳)。
慕容垂死后,后燕遭到北魏的无情打击,慕容宝一败再败,逃回了龙城。
又因为不顾士兵强烈的厌战情绪,一意孤行强行南征,引发了段速骨之乱。
慕容宝冲出乱军向龙城逃亡,段速骨率军追杀,幸亏留守龙城的慕容盛出城接应,击退段速骨,迎回了父亲。
段速骨围城的这段时间,慕容盛又多次向慕容宝献上奇谋妙计,但大家都知道,宝总向来拒绝任何正确意见,结果就是龙城沦陷,慕容农被杀,慕容宝、慕容盛踏上了逃亡之路。
其实这个段速骨也不过是一枚棋子,整个龙城之乱的幕后黑手就是兰汗,包括怂恿慕容农出城投降的也是他。
慕容宝流落去了黎阳,兰汗见段速骨失去利用价值,就干净利索地杀人灭口,将段速骨及其党羽全部诛杀,摇身一变成了平叛大功臣。
紧接着兰汗招诱慕容宝回龙城,宝总头脑永远是那么简单,乐呵呵地就回来了。
但路过幽州时,宝总突然福至心灵,命慕容盛留在幽州联络地方豪强义士,为将来收复失地做准备。
要说这伙姓慕容的还真是把“复兴燕国”刻进了DNA里面。
很快,慕容盛在幽州惊闻噩耗——父亲被岳父干掉了?!
这么狗血的剧情,慕容盛一时也有点抓瞎,但很快就恢复镇定,立即赴龙城为父吊丧。
手下人极力劝阻,认为去了必是死路一条,慕容盛却说:“兰汗生性愚笨、见识浅陋,一定会顾惜妻女的感受,不忍心杀我。你们瞧好吧,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能完成任务!”
盛曰:“汗性愚近,必顾念婚姻,不忍害我。旬月之间,足展吾志。”——《晋书·载记第二十四》
慕容盛只身潜入龙城,抢先见到自己的妻子兰氏,请她赶紧去见自己的丈母娘求情。
兰氏二话不说,找到母亲,痛哭流涕,果然打动了母亲,答应为女儿出面。所以各位读者切记,平时对丈母娘要好些,说不定什么时候能保命呢?
母女二人来见兰汗,宛转哀鸣为慕容盛求情,哭得那叫一个惨,兰汗果然心软了下来。
但兰汗的哥哥兰提、弟弟兰加难还是不同意,坚决主张杀掉慕容盛,免除后患。
慕容盛之妻兰氏又向叔叔伯伯下跪磕头,哀恳不已,兰提和兰加难也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态度渐渐软化。
兰汗这才对女儿说:“唉,我就放过你老公吧,不过你替我传话给他,须怀我德,勿记我仇哟。”
兰氏赶紧出外把慕容盛带了进来,慕容盛演技大爆发,装出恐惧模样,匍匐在地,拼命磕头,泪流满面。
兰汗以为他真心归附,也就信以为真,对他出言安慰。
看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天龙八部》里慕容复为了兴复大燕,不惜认“恶贯满盈”段延庆为义父的桥段,这二位真是一般的忍辱负重、一般的能屈能伸。
慕容盛暂时获得安全,立即去找自己的堂弟兼外甥慕容奇密谋。
您别笑,因为慕容奇是慕容恪的孙子、慕容楷的儿子,慕容盛是慕容垂的孙子、慕容宝的儿子,两人当然是堂兄弟关系;
而慕容盛和慕容楷都是兰汗的女婿,慕容奇是兰汗的外孙,从这头算,两人当然是姨父和外甥了。
慕容盛提出,由慕容奇在龙城之外起兵,与兰汗公开作对;自己在城中作为“无间道”,暗中图谋。
于是慕容奇在城外打出为慕容宝复仇、重建大燕国的旗号,倒也迅速聚集起数千人马。兰汗不敢大意,立即派哥哥兰提率军出城征讨。
慕容盛却对兰汗说:“岳父大人,慕容奇只是个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复兴燕国的事,一定是城里有人跟他呼应,想趁机夺取您的兵权。兰提又向来野心勃勃,您把大军交给他这事,一定要考虑清楚呀!”
这个兰提平时确实仗着哥哥的身份作威作福,对兰汗没上没下,十分无礼。慕容盛这一煽风点火,兰汗立时大怒,竟真的将兰提抓捕斩首。
这下产生的连锁反应简直妙不可言,兰加难等兰氏宗族见兰提被杀,无不惊骇莫名,都引兵自保,互相攻伐,龙城乱成了一锅粥。
这时,兰汗的儿子兰穆看出了些端倪,对父亲说:“慕容盛才是我们真正的仇人,慕容奇反叛八成是这小子挑唆的。我们兰家如今莫名其妙乱成这样,还不是慕容盛搞的鬼?应该立即杀掉他,否则必成心腹大患!”
兰汗也觉得是这个理,就派人叫慕容盛入宫觐见,准备干掉他。偏偏父子交谈又被慕容盛的老婆兰氏听见,急忙跑回家告诉了老公。慕容盛就在家装病,拒绝跟随使者入宫。
兰汗这边没等到慕容盛,那边弟弟兰加难却率军向他猛攻,只得先派兰穆去与兰加难交战。兰汗的军队毕竟是主力精锐,兰加难很快兵败被杀。
打了胜仗就要喝酒庆贺,兰汗在宫中大摆酒宴,犒赏有功将士,喝得不亦乐乎,把慕容盛的事暂时放在了一边。
但慕容盛极为果决,早已暗中集结了一批精锐死士,当夜就翻墙而入,杀入宫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兰汗、兰穆及其党羽尽数诛杀。
龙城军民大部分还是怀念燕国的,闻讯喜出望外,人人欢呼,衷心拥戴慕容盛为主,一场大乱就此平息,而且时间果然没有超过一个月。
慕容盛大义吊父丧、孤身入龙城,凭借无人能及的应变能力,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使强敌授首、大仇得报。如此神迹,试问慕容鲜卑五代目中,还有谁能企及?
四、英年早逝
慕容盛平定叛乱,登基称帝,成为后燕继慕容垂、慕容宝之后第三位皇帝。
他封父亲慕容宝的妻子段氏为太后,段氏虽然不是他亲生母亲,但毕竟是父亲的正妻,这个做法符合礼教、无可厚非。
但慕容盛又追封大伯慕容令为献庄皇帝,封慕容令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伯母丁氏为献庄皇后,这个操作就很令人遐思了。
慕容令都已经死了快三十年,他死后三年慕容盛才出生,按说对这个只闻其名却素未谋面的大伯不会有什么很深的感情,为什么好端端要追封他为皇帝呢?
我的猜测是,慕容令死后,慕容宝与寂寞寡居的大嫂丁氏有点不清不楚,才有了慕容盛。所以慕容盛的生母到底是谁,史书毫无记载,很可能就是这位丁氏。
所以慕容盛为了让生母丁氏得到应有的尊崇,又不能承认自己私生子的身份,只能追封大伯为帝,丁氏就有了皇后身份。
事实上,段太后一死,慕容盛立即让丁皇后名正言顺地进位为太后,这就更令我辈吃瓜群众恍然大悟,露出会心的微笑了。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慕容盛当皇帝还是很有作为的。
他在位期间,不仅抵挡住了北魏的进攻,而且亲自率军东征高句丽,北伐库莫奚和契丹,每战必胜,捷报频传,领土和人口迅速增加,很有一百年前慕容鲜卑崛起时的气势。
要知道,慕容鲜卑最初也是一边抵挡后赵的进攻,一边吞并东边的高句丽、北边的宇文鲜卑和扶余国,然后南下席卷中原。所以,只要时间来得及,慕容盛未必不能再创慕容廆、慕容皝当年的辉煌。
文治方面,慕容盛亲自考核百官才能,对十二名能力出众者破格提拔。又命百官每人推举一位才干足以辅佐治理天下的文武双全之士,经过他的亲自考核,立即任用。
他还亲自审理冤狱,当时辽东混乱已久,司法废弛,积累的案件多如牛毛。慕容盛在十日之内全部审理清楚,既没有刑讯逼供,又使案情得到公允的判决,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有犯罪者,十日内自决之,无挝捶之罚,而狱情多实。——《晋书·载记第二十四》
慕容盛本人对儒家经典也有极深的造诣,他和臣下曾有一番关于周公和伊尹的忠奸之辩,对《尚书》、《春秋》等古籍旁征博引,立论高远、逻辑严谨、见解独到、气势不凡,体现了他对君主如何掌权、用权、护权的系统理念,受篇幅限制,本文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保证令您耳目一新。
但慕容盛有个很大的问题——御下严苛,杀戮极重。
慕容盛从西燕到后燕,见过了太多的内部夺权、政变仇杀,不可避免地让他产生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对文武官员约束极为严格。
前文说过,慕容奇是他的堂弟兼外甥,为他复国立下头功,结果后来起兵谋反,被慕容盛处死,受牵连被诛杀的就有一百多人。
左将军慕容国是慕容垂手上留下来的元老猛将,也因为发动叛乱被慕容盛杀死,受诛连的高达五百多人。
渐渐,慕容盛陷入了谋反越多,控制越严,刑罚越重,谋反越多的恶性循环。
以至于有一次慕容盛宴请群臣,说:“大家有什么心里话,但说无妨,我不会怪罪。”
慕容盛的嫌疑生母丁太后的侄子,年仅十五岁的兵部尚书丁信走出来大声说:“我希望坐在皇位上的人不霸道骄横,身居高位的臣子不恐惧忧虑。”
慕容盛立即听出是丁信在指责自己沙发暴虐,不顾亲情,也很有些尴尬,就笑着说:“丁尚书年纪不大,怎么说的话倒是像个小大人?”就搪塞了过去。
其实,我个人觉得,慕容盛对官员的严苛,既有权力上的约束,也有财富上的约束。
权力的约束当然好理解,权力大了就会作乱。而财富上的约束,应该是对贵族兼并土地、隐匿人口的约束。
这其实是慕容盛看到了前燕灭亡和后燕败落的根本原因,想努力振作,解决这个顽疾。事实上与此同时期,慕容德的南燕也在全力解决这一问题。
可惜,慕容盛的效果远不如慕容德理想。前文说过,慕容德这个人外柔内刚、宽严相济,人也更成熟稳健,手腕更老辣圆融。
而慕容盛则失之于刚,过于激进,他的做法就是一个字——杀。
杀得人头滚滚、胆战心惊,但也杀得天怒人怨、人心思变,所以,慕容奇、慕容国这些王公勋贵才会一再叛乱。
一天夜晚,前将军段玑又趁夜发难,攻入皇宫。慕容盛听到变故,率左右亲信出战,但黑灯瞎火,局面极为混乱,有个刺客从黑暗中突然跃出,刺中慕容盛。
慕容盛当场将其格杀,但自己已经身受重伤。于是慕容盛喝退众人,沉稳地坐上御辇,来到前殿。叛军见了威严的慕容盛,不战自乱,纷纷投降。
慕容盛传召叔叔慕容熙来交待后事,慕容熙还没来到,慕容盛就溘然而逝,享年二十九岁。
五、渣男本色
慕容盛作为皇帝,是是非非就不说了,反正当时的龙城也只是东北一隅之地,对天下影响不大。
但慕容盛另一个特点却不能不说,那就是——渣男本色。
在平定兰汗的过程中,慕容盛的妻子兰氏可以说居功至伟,没有她,慕容盛早就人头落地。但慕容盛是如何对待这位对自己情深义重的妻子呢?
平叛之后,慕容盛居然想杀掉兰氏,幸亏丁太后求情,兰氏才得以幸免,至于皇后的身份,兰氏更是想都别想了。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天龙八部》里,慕容复为了成为西夏驸马,不惜将深爱自己的表妹王语嫣推入枯井,一般的天性凉薄,一般的不择手段。
慕容盛遇刺后,兰氏也就不知所踪,不见于任何史书记载。这位女子也着实可怜,为了丈夫背叛父亲,全族被灭又险些死于丈夫之手,命运之悲惨凄苦,也是令人唏嘘。
最后对慕容盛做个总结:
首先,能力出众是毫无疑问的。慕容鲜卑到了他这辈,除了他弟弟慕容会稍稍好些,其他的都不值一提,说他是“慕容鲜卑五代目最强者”,当不为过。
其次,他这人心机深沉、心狠手辣,性格偏狭、处事凌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慕容复的人物形象高度吻合。
最后的结局,慕容复疯癫而终,慕容盛遇刺而死,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北燕往事
慕容盛死后,他的叔叔,也即是慕容垂的幼子慕容熙继位。
这位仁兄对内荒淫无度,奢靡享乐,不思进取,致使朝政倾颓,百姓流离失所。对外先后被高句丽、契丹击败,本就不大的疆土更加缩水。
后来,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与将领冯跋发动政变,杀死慕容熙,慕容云登基称帝,恢复本名高云,历史上一般将他视为“北燕”的开国之君。
随后,高云被身边近臣杀死,冯跋平定叛乱,自立为帝,这是北燕第二位君主。
此后,北魏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偶尔也会时不时来光顾一下这个小国,敲打敲打,直到二十八年后才被北魏攻灭,冯氏子孙被迁入内地,泯然众人。
不过,冯家男子虽然没什么出息,女子里面却出了一位重量级的大人物,那就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北魏冯太后,那又是另一个故事里的传奇了。
那个年头的皇帝没几个不使劲杀的,确实是造反的太多。尤其是年轻继位的没有不杀功勋宿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