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以闪电战为代表的奇谋,一直都是军事学家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尤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闪电战为最。
靠着这项战术,纳粹德国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就连苏联都差一点被他给斩落马下。
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德军前锋都已经看到克里姆林宫的楼顶了。
为什么最后还是功败垂成呢?
苏联为什么会被闪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闪电战是德国二战时期的得意之作 。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一战的时候,第二帝国就已经以闪电战闻名天下了。
德国这个国家在地理上,属于中东欧平原,北边面临来自英国的海上威胁,东南西三边的法国、奥匈帝国跟沙皇俄国,全都是名噪一时的欧陆强权。
如果群殴的话,德国必败无疑。
唯一的求生之路就是以快打慢,先集中力量干掉一个,再回过头来收拾另一个 。
一战之前,沙皇俄国是欧洲大陆上最落后的国家,动员速度还不如奥匈帝国这个布娃娃帝国主义国家。
针对这一点,德国人便制定了施里芬计划,在沙皇俄国反应过来之前,先集中力量打垮死对头法国,再回头收拾沙俄。
可没想到法国人的抵抗异常顽强,施里芬计划最终成为了一个笑话。
其实,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德国人的施里芬计划应该反着来,因为沙皇俄国更容易被打垮。
后来东线德军收拾沙俄的时候,简直就像热刀切黄油一样简单,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到了二战爆发的时候,德国的地缘困境跟一战的时候一模一样,东南西北全都是不怀好意的家伙。
但相对于一战,二战时期老天爷把德国人的通关难度,稍微降低了那么一点点。
一战之所以两面受敌,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法俄两个结成了同盟。
可二战的时候,沙俄那边变成了红色苏联,当时人对共产主义的恐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比如说英国人,他们宁愿希特勒出现在伦敦街头,也不愿意红旗插在白金汉宫。
所以英法一直在搞绥靖政策,想要祸水东引借刀杀人。
希特勒斯大林对这帮人简直是恨之入骨,后来希特勒要闪击苏联的时候,丘吉尔疯狂拍电报提醒,可斯大林就是不听,认为这是丘吉尔想要祸水东引。
所以希特勒这回不管是闪击苏联还是闪击法国,都不用担心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比如说,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吧,英法老高兴了,绥靖政策大功告成啊!
为此甚至不惜眼睁睁看着波兰去死。
谁料希特勒跟斯大林竟然来了个骚操作,弄出了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若非如此,英法是绝不会跟德国人开战的。
后来很多人都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个笑话,可笔者不觉得它是个笑话。
至少在希特勒举全国之力狂殴法国的时候,苏联人确实没有背后捅刀子啊!
还有人说,苏联之所以被闪击是斯大林疏忽了,记吃不记打,怎么就不吸取法国人的教训呢?毕竟从法国灭国到苏德开战,中间足足隔了一年时间啊!
这可真是冤枉斯大林了。
斯大林从上位那一天开始,所有的政治经济举措,全都是在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对德作战。
从法国被灭到苏德开战这一年时间里,斯大林从来都没停止过往西方调兵遣将。
斯大林还有,要说对德国闪电战了解之深,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得过当年的苏联。
因为苏联就是德国教出来的呀!
当年德国因为受到《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不能随意扩张军队,便钻法律地漏洞把军事工业,转移到同样不受西方待见的苏联那里猥琐发育。
如果没有德国这次大规模的技术转移,后来的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苏联绝不是德国的对手。
纳粹跟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拥有坦克数量最多的国家,纳粹会闪击,难道苏联不知道坦克最适合闪电战吗?
希特勒后来之所以能够闪击苏联,是因为他以两线作战为代价,打了斯大林一个出其不意。
希特勒灭法之后,本打算顺带收拾了英国,没想到被英吉利海峡所阻,海狮计划功败垂成。
而当时纳粹的石油储量,只能够三个月之用,这才不得不铤而走险闪击苏联。
斯大林想破脑袋都没想到,希特勒居然敢在没有灭掉丘吉尔之前,就对他下手,所以这才不顾各方面的善意提醒一意孤行。
斯大林的钉子希特勒以两线作战为代价换来的这次闪击,一开始确实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斯大林在西部边境布置的重兵集团,很快就被纳粹的坦克部队一个个分割包围,最后吃掉。
当希特勒干掉斯大林布置在边境的军队后,德国的部署是这样的:
兵分三路,南路抢夺苏联的粮仓乌克兰,进而南下推进到高加索地区,抢夺高加索油田;
北路进攻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
中路军直奔苏联首都莫斯科。
事后很多人复盘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认为这是希特勒犯下的一个大错误。
如果当初没有三路分兵,而是集中兵力黑虎掏心直扑莫斯科,也许历史就会改写了。
如果是对付波兰这样的国家,这么干确实可以,可要是对付苏联,那就不行了。
俄国在欧洲的那部分领土,位于东欧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非常有利于的军机械化部队的开进。
所以苏联的祖先,很清楚自己的这一劣势,几百年来不停地向西扩张,企图以空间换时间。
最终为后代子孙,攒下了1300多公里的战略纵深。
这么大的战略纵深,德军是不可能处处布防的。
如果不把列宁格勒跟基辅的几十万军队干掉,德军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身后漫长的补给线,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苏军重兵集团打击之下。
可这样一来,斯大林此前的备战工作就发挥效果了。
此前,斯大林除了在边境布下重兵之外,在苏联各大战略要点,同样屯放了数十万的军队。
德军虽然撕碎了边境军团,但城市大军的建制还毫发无损。
比如说斯摩棱斯克吧,这是莫斯科前面最后一个重镇,德军中路军在这里足足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从7月10日交战到9月10日陷落,足足抵挡了古德里安的中央德军两个月啊!
而莫斯科是什么时候布防的呢?七月下旬!
如果不是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都不用守了。
另外,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和乌克兰首都基辅,也成功钳制住德军的南北两路大军。
斯摩棱斯克陷落的时候,这两个城市依旧还在坚守 。
攻守转变虽然南北大军都被敌人所牵制,但直到9月10日这个时间点为止,胜利的天平依旧属于倾向于纳粹德国。
斯摩棱斯克至莫斯科一马平川,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部队杀过去的话,几乎是朝发夕至 。
此时明斯克跟基辅,虽然还没有被打下来,但是城内的苏联军队被德军牢牢围困,不会有切断后路的风险。
如果趁着莫斯科防御工事还没修完的当口一剑封喉,那么胜利必将属于德国。
可志得意满的希特勒,竟然在这时亲自下场微操,发出了一道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军令 。
古德里安他命令古德里安先不要急着前往莫斯科,掉头南下去帮南路集团军拿下基辅。
结果这一弄,又给苏联方面争取了20天的时间。
正是这二十天时间,让苏联喘了一口气。
如朱可夫将军,得以把苏联驻扎在远东地区的数十万部队调来了,兵力空虚的莫斯科,总算是有那么一战之力了。
说来也是天不绝苏联,此前,苏联情报机构得到了消息,日本内阁在南下北上之争中选择了南下战略,并获悉了日本人即将对美国发动战争的消息。
朱可夫这才敢放心大胆地,将远东军队抽调回来。
朱可夫9月30日,纳粹德国三路大军完成会合,直扑莫斯科。
到此为止,德军的胜算依旧很大,毕竟兵力优势摆在那里嘛!
从交战开始短短十天时间,斯大林布置在莫斯科外围的防线,就被撕得粉碎,局势危在旦夕。
克格勃都已经准备,效仿当年库图佐夫元帅对付拿破仑那样,直接把莫斯科给炸了。
所幸这个时候,老天爷拉了苏联人一把。
莫斯科附近下起了长达20多天的暴雨,道路泥泞严重限制了机械化部队行军。
趁着这个机会,朱可夫元帅得以收拢溃散的兵力,重新组织起了防线。
朱可夫但希特勒还是对这场战争充满信心,他放出豪言,11月7日就要到莫斯科阅兵。
11月6日,老天爷的“限时外挂”到期,莫斯科转冷,道路结冰,德军再次上路。
这时候莫斯科可谓是人心惶惶,前面败得那么惨,很多官员都失去了信心,他们开始把金银细软、娇妻美妾全都送离莫斯科。
老百姓一看当官的都跑了,这苏联是要完啊!整座城市充满了恐慌,眼看就要未战先乱了。
就在这时,斯大林站了出来力挽狂澜。那时候身边的很多幕僚,都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往乌拉尔避一避,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斯大林可斯大林却知道,只要退后一步就再也回不来。
全国上亿双眼睛都在看着他,他这一跑,民心士气就全完了。
最终,斯大林选择留下来与莫斯科共存亡。
这个消息一出,恐慌开始慢慢消退。
为了鼓励士气,斯大林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危险关头,举行了一次红场阅兵。
苏联红军壮志昂扬地从红场走过,然后直奔战场,红军当年那副视死如归死不旋踵的样子,至今也让人击节赞叹。
对了,红场阅兵的时间正好是11月7日,不知道希特勒看到之后会有何感想。
斗志昂扬的苏联红军,这次没有像上回那样兵败如山倒了。
德军在莫斯科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成千上万人性命,而红军的防线却依然不动如山。
莫斯科的市民也受到感染,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
残酷的绞杀持续了一个月,胜利明明就在眼前,可对于德军而言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当时间来到12月5日这一天,德军的丧钟终于被敲响了。
天空开始下起了鹅毛大雪,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的时候,希特勒非常自信能在冬天到来之前打败苏联,以至于根本没有给前线德军准备冬装。
当暴雪来临时,德军只能跟坦克抢夺汽油了,机械化部队在凛冽的寒冬中变成了一摊废铁。
双方正式进入对峙阶段。
这个时候,只要希特勒下令撤退,局面仍然大有可为。
因为莫斯科那边,现在根本没有兵力追击德军。
可此时的希特勒已经输红了眼,他居然让部队原地待命不许后退一步,企图等冰雪消融之后与苏军再战。
为此还把主张撤退的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免职,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
阿道夫先生,你要知道你打的是闪电战,而不是持久战啊!
这个愚蠢的命令,成功关上了德军最后一个逃生窗口。
双方就这么耗到了12月底,成功耗来了苏联的勤王部队。
苏军趁机发起反攻,收复了莫斯科西南部的重镇加里宁。
希特勒歇斯底里地命令前线部队寸土不让,死守每一个居民点 。
好不容易熬到了二月份,寒冬开始消散,希特勒决定再赌一波大的。
他从西欧调来十二个师补充前线,准备对苏军发起最后的决战。
不得不说还有点效果,苏军不敌,前面收复失地的部队大败。
朱可夫被迫下令撤回莫斯科防线 。
但希特勒此举,终究没能挽回败局。
德军在稍胜一场后,就失去了前进的动能,再次陷入了与苏联红军无止境的对峙之中。
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倔强的德军终究是撑不下去,在苏军的反击下全线撤离,闪电战至此宣告失败。
遍观这场战争,笔者认为闪电战是一种容错率极低的战争,对付同样没有容错空间的中小国家尚可,但是用来对付苏联这种容错率极高的大国,未免有点捉襟见肘啊!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德军用闪电战术在侵略苏联前期的效果还是非常出色的
德国人没有料到苏联会提前两个月进入寒冬,把德国的机械化部队都冻成冰疙瘩了,还怎么打闪电战?这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也是德国战败的原因之一[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德国侵略狗🐶和苏联法西斯侵略狗🐶狗咬狗🐶!
战争初期对苏联也非常有效
闪电战打小纵深国家效果好,打那些大纵深的国家就不一定了苏联是大国土防御加持极寒天气法德两国百万大军就变成撒胡椒面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