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斌:惜别黄州

草堂文化 2024-09-10 03:58:10

♪♪♪

苏轼在黄州的五年,宋神宗还是多次想起了苏轼。苏轼是自己的爷爷宋仁宗留给自己的宰相之才。可宋神宗多次想起用苏轼,都被朝中苏轼的政敌所阻扰,这就是一个多党多派系朝廷的悲哀啊!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中,轼系御史狱,上本无意深责罪之。遂薄其罪,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然上每怜之。一日,语执政曰:‘国史大事,朕欲俾苏轼成之。’执政有难色……”元丰七年(1084年)初的某一天宋神宗下定决心起用苏轼:“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他将苏轼改任汝州团练副使,虽然仍为团练副使,但这里离开封较近,起用相当方便。从这些可见宋神宗用心良苦。在黄州四年多,“楚音变儿童”,自己孩孙辈都学会了黄州话。

我们似乎看到历史为了苏轼也在这里停步,时间也在这里凝结。这一切都为了让苏轼在这段艰难和动容得岁月里,升华自己得哲学思维,升华他最完美得诗歌。他的作品不仅在黄州得土地上传诵,在北宋王朝得每一寸土地上奔流,甚至走进西夏、辽国和金国,亦有可能穿过漠北。黄州的四年多是苏轼变成老农享受生活乐趣的四年多。这是历史赋予他的四年多,让他顺利成章成为文坛领袖。也是苏轼留给后世百读不厌的四年多,让他顺理成章走进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走进亚洲人的口耳相传中,走进影响世界进程千年(公元1000年-2000年)人物中国唯一的哲人。

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一日,苏轼即将离开黄州,为雪堂邻里和友人仲览写了《满庭芳.归去来兮》。该词序中说:“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其文写道:“苏轼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回去吧,回去吧!可是我又该回到哪里去呢?我家在万里外岷江边上,峨眉山下。我已年过半百,恐怕时日无多,在黄州这几年,我有幸得见两个闰年,这里的孩子们讲的都是楚语。山中好友,杀鸡宰猪,请我请饭,一面劝我不要多想。如今我就要走了,人生来来往往,哪有停歇的时候?堂前的细柳,是否也在挽留我?不过还是不要为我折柳了吧,免得徒添悲叹。临别之前,请江南的乡亲,常常把我的蓑衣拿出来晒一晒。”

此时,黄州城人声鼎沸,他们全部为我们的文坛盟主苏轼而来,他们要宴请这位在黄州生活了四年三个月的名重天下的大文豪。欢送的人群中有黄州知州杨采、贬官张怀民等政府官员,有包括自己知己陈慥(季常)、潘鲠(昌言)、潘丙(彦明)、潘原(昌宗)、古耕道、郭遘(兴宗)、何颉之(斯举)等友人,也有自己的相邻,纷纷相约与苏轼聚会话别,并索求墨宝为纪念。还有陪他在这里一起共患难的巢三(谷)、马正卿、道人杨世昌、佛家参廖等等,他们陪着苏轼欢笑。巢三(谷)应该悄然返回老家眉山了,而马正卿、道人杨世昌、佛家参廖三人及他们的家人一起随着苏轼应该到了庐山。四月一日,杨元素专使李翔请苏轼道经兴国军 。

苏轼当然感念黄州人民这份浓浓深情,即以诗文留赠,所求必应。潘鲠、潘丙、潘原三兄弟请赠前后《赤壁赋》并《归去来辞》,苏轼不但给与满足,还特意留跋赠言:“元丰甲子,余居黄五稔矣,盖将终老焉。近有移汝之命,作诗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独潘邠老与弟大观,复求书《赤壁》二赋,余欲为书《归去来辞》,大观砻石欲并得焉,余性不奈小楷,强应其意,然迟余行数日矣。苏轼。”苏轼把自己的自己修的“雪堂”和东坡之地托付给潘丙照看。

黄州的知州杨采,特意摆官宴为苏轼送行,并精心安排几名官妓到场献舞唱歌,以酒助兴。其间有位才情出众,十分仰慕苏轼人品才学的官妓李宜,斗胆向苏轼求诗,苏轼在这种极其高兴的情况下当然欣然应允。李宜是黄州营妓,很有才学,苏轼也很赞赏她,却从未赠她什么。如今,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再不求诗,就没有机会。

李宜走上前来,向苏轼敬酒,拿出披肩,希望苏轼题一首诗。东坡注视着李宜很久,让她磨墨,拿出笔来,写下两句诗:东坡四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我在黄州住了四年,为什么从来没有谈起过李宜,没有赠过她诗呢?写完这两句,苏轼把笔一放,依旧与众人有说有笑,饮酒把欢。在座的都是文化人,都懂诗,众人疑惑但苏轼胸有成竹。

李宜等待筵席“渐歇”之时,她再拜请苏轼续完赠诗。醉态中的苏轼十分真诚地向李宜表示歉意,提笔又题了两句: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此两句一出,满座叫好声四起。我就像住在蜀地的杜甫呀,李宜你那么美、那么好,我才疏学浅,写不出你的美好,所以,这四年来都没有给你写过诗。我们一起看下《赠黄州官妓》:“东坡四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这首诗音韵和谐,清新自然,前两句很俗,后两句却很好。我们不难想象,李宜看到这首诗,肯定感慨欣喜。四年了,没得到过苏轼的赠诗,结尾却给了一个大惊喜。苏轼极力地夸赞李宜,不惜说自己文采不好,无法形容李宜之美,真是令人感动。而且字里行间,苏轼都透着对李宜的一股尊重。杜甫对美丽的海棠不曾写过一字,并不是他不喜欢海棠,而是因为他的母亲名字叫海棠,为了避自己母亲的名讳,不便提及。此乃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苏轼未一气写完赠诗的隐情。但苏轼在这首诗里默认杜甫是因为海棠过于美丽,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所以才没有写海棠,可能是怕自己写的不好平白辱了这“花中神仙”。四月六日,苏轼与安国寺僧人“继连”畅叙旧情,作《黄州安国寺记》,告别安国寺。其文曰:“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

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 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

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安国寺位于黄州城南长江边上,距离江堤约一里远。文章中“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千古佳句。这是苏轼留给黄州的最后一篇文章,寺庙中的僧人“继连”强烈要求苏轼写的,苏轼当然不会推辞,欣然而作。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七日苏轼从黄州临皋亭出发,开始了“量移汝州”之路,苏轼应绕道经兴国军(湖北阳新县)看望自己的老朋友杨元素。

虽然仍为汝州副团练使,但朝廷的这道诏令给了苏轼无限的希望,前途一片光明。苏轼离开黄州,北宋的文坛领袖离开黄州,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是一场多么盛大的聚会。当地人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苏轼告别,苏轼更是感念黄州人们给与自己四年多的温暖。黄州乡野之间,他是闲散农人,他活得豁达洒脱,“诗酒趁年华”,快意江湖之远。黄州虽然不能尽苏轼所有发扬自己的“民本”思想,但他竭尽全力为黄州百姓谋求生存的权利,映衬的是苏轼的“人性美”,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黄州人们给与苏轼超脱的精神世界,他在黄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在文化赤壁下顿悟人生,他在黄州精神世界升华,他彻彻底底站在北宋文化的巅峰,“挥斥方遒”。

武斌:高邮师徒会面 | 东坡踪迹

武斌:苏轼与南都的不解情缘 | 东坡踪迹

作者简介:

武 斌,1971年9月出生,男,汉族,山西省临猗县人,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固体地球物理理学博士,副总工程师。获得“四川工匠”“成都工匠”“金牛工匠”“地矿局技术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省级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武斌城市物探专家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出版物专业书5本,发表物探论文4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10项。2007年开始业余写作,2008年陆续在《地质勘查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大地文学》《运城日报》《中国矿业报》《华西都市报》《山西日报》《中国煤炭新闻网》《四川工人日报》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两百篇

0 阅读:0

草堂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