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乌克兰更难打,比俄罗斯有压力,在台海动武到底有何困难之处?

爱吃凉历史 2025-02-18 05:08:38

2025年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通话。虽说这次通话并未终结持续数年的俄乌战争,但却为终结这场新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外媒,总有人将台海危机与俄乌战争相提并论。但实际上,无论是在难易难度及对世界的影响上,在台海动武都更为复杂,令我们不得不更加慎重。

横跨海峡天堑

在战争的性质上,对台动武纯粹是我国内政,既是我国的统一之战,也是解放战争未完结的一部分。事实上,通过70多年的外交运作,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承认新中国的正统地位,也能够接受我们以武力手段统一台湾。

据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刊文,得益于长期的经贸往来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好处,目前全球已有超过70个国家支持我们以“任何”手段统一台湾。这70多个国家97%是如南非、巴基斯坦、越南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欧亚非拉等洲均有分布。

虽说统一战争,我方有大义与道德上的优势,但客观上台湾确实比乌克兰难打,主要还是因为台湾海峡的存在。

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有近2300公里的漫长边境,而且同处东欧大平原,几乎没有天险,易攻难守。所以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后,“东欧平原大飙车”、“一小时二十二分”等俄军轻松取胜的“段子”层出不穷,便来源于此。

但台澎诸岛则不同。台湾海峡从某种意义上确实如“天堑”一般,极大增加了我军作战的难度。因为一旦动武,必然涉及登陆作战,而跨海登陆作战至今都是难度最高的作战方式。

跨海登陆作战,一要确保情报优势,二要确保制空权与制海权,三要确保滩头阵地的守备,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海陆空三军需要完美配合,才能取得成功。事实上,我们从过去的历史中就能看出端倪。

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是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当时盟军先是经过情报战让纳粹德国产生误判,将重兵调配到加来海岸。之后在占压倒性优势的空军与海军的掩护下,280多万盟军强行登录诺曼底海岸。

可即便是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盟军依旧在诺曼底一役中付出了12.2万人伤亡的代价。1949年10月底爆发的金门登陆战,因为在敌我情报、部队运输、临场指挥等多个方面产生失误,导致我军大败,致使抢占滩头的九千余人部队尽数被歼。

都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跨海登陆战不是大爷们在棋盘上的潇洒的“吃子”,当真是凶险无比。但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充足准备,足以横跨“天堑”。

近年来,我国在军备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空军方面,歼-20和歼-16的大量服役,已奠定我军在西太平洋海域毋庸置疑的制空优势。海军方面,大量如075、076这样的两栖攻击舰纷纷入役,增强我军在登陆作战中兵力输送的能力。

更可贵的是,我军在辽宁、山东、福建三艘航母的加持下,已具有同时完成区域拒止与登陆作战的能力。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造拥有100多米超长舰载坡道的桥梁驳船。

这种船的出现,代表我军登陆将不再受滩头条件限制,可以通过驳船坡道实现“不靠岸登陆”,直接向前线阵地输送装甲车、坦克、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我军可在台湾岛东西海岸自由登陆。

虽说我军在当下已具备了对台动武的能力,但这场统一之战并未只有军事,还有经济与政治博弈。

战争并非全部

之所以说对台作战,我国将面对较俄罗斯更大的压力,更大意义还是在经济层面。鉴于发动侵乌战争后,俄罗斯面对的国际制裁,我国也可能面临相同,甚至更大的困难。

当下,由于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经济凋敝,财政入不敷出。

其一,国内诸多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跨国支付受限,国际贸易困难重重。中俄边境甚至出现“以物换物”的情况,受此影响中俄贸易已出现停滞、衰退。

其二,诸多西方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并暂停对其客户的服务,部分行业运行困难。当下俄罗斯航空业出现多次飞行事故,便是因为缺乏零配件,飞机无法获得维修所致。

其三,海外财产被冻结。2022年之前,俄罗斯在欧美金融系统有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在战争爆发后,这些资产被悉数冻结,投资收益被他国肆意使用。

其四,欧美等国针对俄罗斯主要创汇产品进行价格和运输限制。这导致俄罗斯石油收入锐减,大量装载俄罗斯原油的船只也无法停靠,卸货。即便是我国石化工厂也不例外。

倘若我国兵出台海,虽说可能不会重蹈当下俄罗斯的覆辙,但受到欧美国家制裁,国民经济遭受损失可能将无法避免,需要提前防范。

我国并非是如俄罗斯那种,经济高度自闭,资源丰富,可以自给自足的国家。来自国外的原材料和国际消费市场对我国经济很重要。一旦贸然开战,我国的产业发展,甚至是经济运行都将受影响。

据统计我国70%的石油,80%的铁矿石,75%的铜矿,65%的铝矿需要从国外进口。如果西方国家发动贸易封锁或将我国银行踢出“SWIFT”系统,大宗物资进口将受到冲击,很多产业将陷入停摆。虽说,我国已与很多国家已人民币交易,但规模很少,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另外我国是高度外向型经济,商品出口是我国重要的创汇手段。一旦西方国家对我国施行贸易制裁,大量产品将失去贸易市场,国内大量中小型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在投资收益逐年降低,消费市场持续萎靡的当下,出口受创可能成为我国经济的“阿客琉斯之踵”。

这一观点并非危言耸听。根据2024年数据,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3.8万亿元。其中对西方国家的贸易占总额的35%,其中对美一国就占到11%。

一旦这些货物失去订单,谁能填补这个巨大的空缺呢?靠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不到3500的我们呢,还是比我们更穷的“亚非拉兄弟”呢?据《日本经济新闻》测算,对华制裁将使我国经济损失1.06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6%。

虽说其他国家也会受到损失,全球经济将萎缩2.61万亿美元,但我国是不是受伤更重呢?经济持续低迷,带来并非仅有“日子苦一点”,还有因民众生活困苦,引起社会矛盾的爆发而导致的局势动荡,这是更致命的。

因此,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对台海动武的观点就很值得思考。

他认为只有当我军在西太平洋,对台、对日、对美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之时,只有当我国在市场规模和综合经济实力都超越美国时,我们才能相对轻松地统一国家。因为那时我们非但无惧欧美的制裁,甚至会让欧美不敢制裁、威胁我国。

虽说在一些媒体平台中,总有人“黑”胡锡进“叼盘”,但他对武统台湾的观点确实是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与民众生活水平的角度出发,确实是出于一片公心。这次,他没乱“叼”。

治理需要智慧

最后,从长期治理的角度出发,武力统一也都绝不是我们最想要的结局。

虽说海峡两岸同文同种,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生活、价值观念和政治生活上,两边差异巨大。特别经过台当局连续数十年的,刻意选择性的宣传下,台湾民众对大陆普遍抱以敌意和鄙夷的态度。

尽管两岸三通持续了30多年,但来过大陆,深刻体会过共和国日新月异发展的台湾人终究只占少数。据观察者网等媒体报道,当下仍有超过一半的台湾人没有台胞证,压根就看不到当下大陆发展的现状。

他们眼中的大陆,依旧是那个在大量台媒口中,愚昧无知、贫穷落后、时刻想着“留岛不留人”的样子。因此,如何用“七擒孟获”式的妥善的办法让台湾民众真心归服是十分必要。

武力统一,不管时间再短,过程再顺利也终究会造成人员伤亡。在当下民意高度敏感的状态下,一点点的血仇都可能被有心之人利用为煽动两岸对立的仇恨情绪,会严重加剧长期治理的困难。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台湾的“二二八”事件的借鉴意义。

1947年,由于不满蒋政权统治,台湾爆发“二二八起义”,最终整起事件造成不少伤亡。一说有三万人死于屠杀,另一说则表示伤亡仅千余。但至今台湾岛内还会公开举办“二二八事件”的悼念活动。在放开党禁后,国民党日渐式微,多少也与背负历史原罪有关。

因此,对于政治局势、地图面积、人口数量、内心抵抗程度远甚于香港和澳门的台湾,我们不得不采取更加谨慎的方式推动统一进程与日后的长期治理。这不仅为了短期的国家利益,更为了中华民族长久的未来。

参考文献:

《如果中国武统台湾,全世界经济将损失2.61万亿美元》2022年8月3日韩国《朝鲜日报》

《胡锡进:实事求是看武统台湾的选项》2020年1月12日环球网

0 阅读:3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