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热门影视、特别是风靡影视歌曲的加持,“精武体操会”的创始人霍元甲在近代武术大师中拥有极高知名度,成为强健体魄、振我国威的代言人。不同于这个名字在影视界的大红大紫,现实生活中,他的一支家族后裔却从很多年前起就远走印尼,子孙中甚至有人已经不会中文。直到近年,这支后裔与中国的关系才重新紧密起来。
“中国功夫”传奇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霍元甲最大的成就便是创办了精武体操会,张扬强健全民体魄的理念,对抗东亚病夫之污蔑,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打响了中国功夫的名头。
他被千万人视为“中国功夫”的传奇象征,传说中勇斗大力士、威武不能屈的形象深入人心,使得他成为民族形象的某种图腾,寄托着千千万万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
然而,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霍元甲,并非传言和影视中描写的模样。实际上,他生于旧时代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磨难,为了一家生计受过生活的毒打、不得不为了谋生到处表演授艺,甚至传说中他的一些“比武壮举”,也带着一些迫不得已“炒新闻”的色彩。
1869年1月,霍元甲在当时的直隶静海县一个小村子呱呱坠地。他的出生地今天属于天津,已经改名为“精武镇”了,这个新的名字很明显就是因他而来的。
当时的霍氏一族虽然居住在直隶,但往上追溯、其祖籍却是河北沧州。这个地方是历史上大有名气的武术之乡,历朝历代出过许多武术名人。霍家以祖传的“秘宗拳”扬名立万,霍元甲的父亲已是第五代传人,他名叫霍恩第,日常靠为人走镖护镖来养家营业,是小说中典型的“刀头上舔血”的从业者。
正因为家族传承、谋生之道的影响,霍元甲从小便在浓厚的武学气氛下成长起来。与他同辈的叔伯兄弟不下十人,霍元甲在其中排行第四,不过一开始他的父亲并不准许他习武,这甚至有可能是仅仅针对他一人的“禁令”。
先天体弱的武术奇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还得从霍氏家传武学的源流特点说起。
他家的“秘宗拳”据传最早源于少林,一路传承到霍家先祖手中得到发扬光大,形成了一整套“七十二式”的完整武术。
这个家族靠着这套武术安身立命,在当地也闯出了一些不小的名头。按理说,这样武学气氛浓厚的家族当然应该鼓励子弟习武,但恰恰因为这套武术来自少林,对学练者的体质要求本来就不低,需要日夜不倦的练习才能有所成就。
这套拳还有另外一个别名叫做“燕青拳”,取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为名,体态拳脚的动作变化非常丰富繁杂,这也无疑给修习者的体质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而霍元甲,从很小的时候便疑似身患“肺痨”也就是肺结核,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几乎是一种慢性的绝症。他的父亲因此禁止他习武,一方面是怕他练太狠了出意外,另一方面也担心他万一练不出个名堂,日后反而损伤了霍家的威名。
可是对于一个好动的少年人来说,天天看着同辈兄弟热火朝天地习武、自己却被隔绝在外,这种心痒难熬的滋味不是谁都受得了的。他趁人不备躲在兄弟们背后偷看偷记,然后再独自一人跑到树林子里去苦练,竟然真的跟上了兄弟们学拳的进度。这个细节,大概能够证明他本来就是个记忆力很好、悟性也佳的年轻人。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偷学自家武术的事终于还是被父亲发现了。他的父亲也很感动于儿子的恒心毅力,便要求他答应“今后绝不与人比武”,之后许可了他正式学武的资格。没想到一旦正大光明地学起来,他的进境竟然比一些先学习的兄弟还要迅速,而且多年锻炼下来,他的体质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最后,他的父亲眼看到这一切,就干脆把自己多年习武的心得精要都传给了这个儿子。这也使他被视为整个家族下一辈的主心骨。他后来走出老家、到各地开设武馆,将家传 “秘宗拳”进一步发展为“迷踪拳”,也正是立足于少年时打下的这部分底子。
影视领域的霍元甲
虽然如此,霍元甲从一个在专业武术界颇有名声的名家,一路走红到成为全民皆知的武术代表人物,影视作品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早1972年的时候,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便以霍元甲的弟子刘振声作为原型,改编成虚构人物“陈真”,这个人物属于李小龙电影《精武门》。在这部电影里面,“霍元甲”的名字初次亮相。到了1981年,“八爷”袁和平又整了一部《霍元甲》电影,不过这部电影情节与真实的霍元甲相去甚远,可以说只是借用了“武学高手”这么一个设定罢了。
然而这些浮光掠影式的亮相,却催生出了不久之后的一部真正巨作——身兼“影视歌”三栖明星的徐小明当时受邀为香港亚视拍一部武打片,在最初没剧本没主演近乎啥都没有的情况下,徐小明一手搭起剧组架子,一边写一边拍,拍出了以霍元甲和陈真为主角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
这部电视剧很快被广东台引进播出,迅速由南向北、火遍了神州各大省台,一时间似乎家家都在争看这部又好看又提气的武打片,收视率居高不下。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传唱在无数人口头,响遍了各地的大街小巷。
不夸张地说,在当时要是谁居然表现出不知道霍元甲和陈真是何许人也,可是会被周围人视为落伍的。
自那以后,霍元甲这个名字真正成为拥有国民度的关键字。此后仍然陆续有各种关于霍元甲的艺术作品涌现出来,李连杰演过电影、赵文卓演过电视剧、周杰伦唱过歌,就连漫画也用它作为原型衍生出虚拟角色。
虽然这些故事绝大多数都是虚构编出来的,但主人公身上充溢的英雄形象、坚毅不移等种种传奇色彩,却日益深入人心。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创作领域的“霍元甲”形象虽然早与真实形象相去甚远,但以霍元甲为代表的武打英雄们寄托着提振民族自信、自强不息的渴望,尤其在打碎有形和无形的“东亚病夫”一事上,更是大大为国人出了一口心中恶气。
从这个角度来说,霍元甲成为影视剧的热门主角,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本身也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霍元甲子孙后人
不同于影视虚拟形象的轰轰烈烈,霍元甲的真实人生多少有些惨淡无奈的成份。他与俄国、英国大力士相约决斗的故事深入人心,但实际上这些决斗的起因却并非艺术作品中渲染的那样、为了“东亚病夫”的侮辱性头衔,而是多少有些造新闻、博眼球的意思。
至于制造热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了能够顺利成立运营“中国精武体操会”。也正是因为这个体操会的运营耗费了霍元甲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导致他积劳成疾而罹患哮喘,最终仅仅四十二三岁就溘然长逝了。
许多传言都说霍元甲之死与日本人暗算有关,日本人比武不胜、便派出一个姓秋野的日本医生,故意在用药的剂量上动了手脚,致使霍的慢性病日益沉重,最终咯血而亡。数年后的杂志还曾有文章披露,称为霍元甲修墓时无意中发现了遗骨上的黑斑,这也指向了“霍元甲或为中毒而死”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霍元甲英年早逝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他身后留下的妻子和二子三女,一开始也仅能靠历年不多的积蓄和十几亩薄田维持生计而已。
因为霍元甲故去太早,他的长子东章、次子东阁都没有传承父亲的武学造诣。尤其是霍东章出于长子顶门立户的责任感,更是完全打灭了成为武术大师的梦想,他将这份家族传承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长子、也是霍元甲嫡长孙的霍寿嵩身上。
于是后来当霍元甲次子霍东阁受邀前往广州、开办精武会馆时,他就特别把霍寿嵩也叫了过去作为帮手。叔侄俩一直并肩创业,后来因为环境时局等诸多原因选择了远走印尼,也同样是两人共同进退,到印尼泗水去定居谋生。
学习中文,落叶归根
于是霍元甲子孙中的这一支,便从此扎根在异国他乡,成为印尼公民,多年来与国内少有交流。直到2005年,有作者为了给《正说霍元甲》一书取材专程前往印尼考察,才发现霍氏子孙早已放弃了武术这一门祖业,转而开起了一家有名的骨科医院。
这家医院当时由霍寿嵩的幼子霍公正掌管,多年来口碑很好生意兴隆,霍家也因此生活安定富足,楼房花园一应俱全,在当地也是很受人尊敬的华人家族。
2013年,霍公正的女儿霍昱妗秉承父命,大学毕业后重回家族根源所在的中国,进入中山大学学习中文。她曾对媒体透露,其实在印尼生活期间,霍家人从不对外宣扬自己家出过霍元甲这么一位名人。
霍昱妗回忆家训说,父祖都认为要在印尼扎下来根,靠的是自己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生活。“当初的先祖霍元甲之所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靠的是‘时势造英雄’。”个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创造历史的,因此作为普通的芸芸众生,必须靠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至于催促女儿到中国学习,则是因为霍公正觉得几代下来离老家太过遥远了,甚至有些最年轻的孙辈连中文都不会说不会写,这样下去一定不行。因此他决定要从当下做起,重新将自己家族与中华文化的血脉接续起来。
也许霍家人的这种想法,也正是中华文化深植在DNA里某种向心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