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庚与徐文烈的密切配合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一段佳话,正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与赵刚一样,关系再好的战友也会在一些具体的军事指挥行动上产生分歧。
那时在解放战争的末期,身为副军长的叶长庚在没有找到政委徐文烈的情况下决定了作战,而这场战斗也取得了辉煌战果。
同一时期的两位战将
叶长庚将军有一段令人辛酸的过往。
由于早年间家中贫困,他从8岁时起就帮人放牛、12岁外出打零工,即便如此艰辛依旧难逃背井离乡的命运,在1926年2月,他被本地的地主抓去当脚夫从桐庐去了韶关。
广东是国民革命军的大本营,叶长庚也决定参军入伍。
上了战场后,他发现军营才是自己的归宿,凭借着敢打敢冲的风格,他在攻克南昌、南京的两场战役中立下奇功,一路提拔为排长。
可蒋介石背叛革命让叶长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他在1929年12月奉命前往孤江边伏击红军,思来想去后,他认为红军才是真正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部队,即便开出的条件再优渥,他也不应该为高高在上的军阀卖命了。
于是,他带着22个战士外加2挺重机枪投奔红军,按照红军当时的规定,他还可以拿到300大洋。
当红军干部将大洋递给他们后,叶长庚率先说:“我们投奔红军,不是奔着钱来的!”
消息很快传到了彭德怀耳朵里,他专门安排时间接见了叶长庚,吸收他当了中共党员。
叶长庚找到了家,他的斗志更加昂扬了,一到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他全部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他也走完了,而且在这个阶段,他所打的都是硬仗。
中央军委曾多次嘉奖了他,这些并没有使这位杰出的战将骄傲。
抗战期间,叶长庚曾在晋察冀9个县开展过工作,日伪军听到他的名字都不寒而栗,他也在扩军、歼敌这两个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
于是,解放战争之初他就被调到黑龙江省军区担任司令员,全省的剿匪斗争也是由他领导的,在他的指挥下,黑龙江省内的局势很快就被稳固下来。
到了辽沈战役期间,经过各方的大力争取,国民党六十军曾泽生决定起义,中央军委授予他们解放军第五十军的番号,曾泽生因立功而担任军长,叶长庚则前来担任副军长,政委就是徐文烈。
徐文烈的人生过往也同样极度辉煌。
1935年4月,长征的队伍进入云南,徐文烈喜出望外,他四处打听部队的领导人,终于见到了罗炳辉。
徐文烈当即要求加入红军,并提出为红军指路和做群众工作;随后,他就走向街头,带着学生们宣传党的政策,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号召人们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谋求解放。
后来,他更是成为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部队行军和作战为数甚少的老红军之一。
抗战爆发后,徐文烈跟随贺龙开赴抗日前线,他先后担任过120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部长等职务,协助贺龙开辟抗日根据地。
也就在这个阶段,这位儒将的才华被彻底体现出来,他还在七分校中工作了两年,将这里打造成边教学、边作战、边生产的风水宝地,培养出了一大批军事政治干部输送到抗日前线。
到了1945年秋,中央指示徐文烈等东渡黄河向大东北挺进,徐文烈又从此踏上了新的“长征”,他跨越5省历时半年终于到达了黑龙江北安。
原本培养干部的抗大在东北成为了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校长是知名战将林彪、政委为彭真,而徐文烈则在学校中担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他当时的一项工作重点内容,便是运用经验主持对起义国民党部队的改造工作,这也绝非易事。
1946年5月末,驻扎在辽宁海城的国民党60军184师因不满蒋介石的排挤决定起义,海城起义部队人数众多,这原本是一件好事,而徐文烈则有着更多的考量。
因为这个师是云南部队,他们宣布起义大概率是表明退出内战的立场,他们反对的是蒋介石,并不是滇军统帅龙云。
于是,在徐文烈的建议下,这支部队被命名为民主同盟军,因为龙云当时已经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这样的称谓可以缓解起义战士的思想包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和他们的“云南王”在一条阵线上。
徐文烈也去主持这支部队的改造工作,他开展了三期军官训练班,以“控诉旧社会、旧军队”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果,而改造结果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辽沈战役开始后,曾泽生在长春起义,那么有着丰富思想工作经验的徐文烈就成为了叶长庚的搭档。
叶、徐黄金搭档
叶长庚善于指挥作战、徐文烈善于思想动员,他们这对搭档很快就展现出了极强的默契。
在干部问题上,大事小事都是徐文烈说了算,他对起义军官一视同仁,再三叮嘱一定要搞好各方面干部的团结问题,就算他们原本不是解放军,也要一样地信任、一样地教育、一样地爱护和使用。
起义的60军原本有2714名军官,其中甚至包括6名国民党将官。
徐文烈采取了“少数清洗、多数调学、部分留队”的办法将官兵重新划分,还有不少原国民党干部去了东北军政大学学习。
在相关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之后,叶长庚率领部队进军西南,此时的形势一片大好。
在四川,他又与政委徐文烈密切配合,参加了鄂西战役,他们配合兄弟部队对宋希濂集团形成了南北钳击之势,迫使宋希濂放弃了“左路军计划”。
在此次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多人,从东面打开了进军四川的门户。
这也就意味着,国民党军“西南联合防线”已经被拦腰斩断;而从全局角度考虑,叶长庚与徐文烈的指挥更是有效配合了广西战役。
在四川资阳,叶、徐的部队更是成功歼灭国民党军千余人,俘虏了上万人。
而在解放重庆、成都两座关键城市的重大战役中,叶、徐部始终担任主攻力量。
也正是因为需要执行主攻任务,因此才更加要求指挥官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
当部队抵达四川简阳附近后,前方突然传回消息遇到敌情,作为副军长的叶长庚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按照组织上的要求,这样的作战会议是得有政委在场的。
然而,叶长庚派人找了半天,却没发现徐文烈的踪影。
其他师长都在会议室等待着战斗部署,叶长庚看了看表,知道再不下达命令很有可能贻误战机,于是立即部署了作战,其余师长在记下了笔记后,也纷纷回到师部中下达具体指令。
会议开完后不久,徐文烈火急火燎地回来了,原来,他见战士们持续征战已有些疲惫,专程下去慰问了。
叶长庚看到政委来了,并把刚刚的作战部署讲给了徐文烈听。
徐文烈听后,认为在具体方案中有些不妥的地方,他想要和叶长庚重新商量部署。
叶长庚不同意,认为备战部署工作已经下达,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现在再把大家召集回来已经来不及了。
徐文烈有些着急,喊道:“我是政委!”
叶长庚也提高了嗓门:“我是副军长!军事方面我代理军长行使职责,出了问题我全权负责!”
考虑到马上就要打响战斗,徐文烈也就没有继续争论下去,他也算勉强同意了叶长庚的方案。
还好,前线的指战员们头脑都非常灵活,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战场上的形势是稍纵即逝的,谁也没法做到能真正统领全局,若是当时不果断出击,那么那伙在外流窜的敌人将要逃往成都,这样一来局面就会更加被动。
从事后来看,叶长庚与徐文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胜利负责,出现分歧也很正常,正如《亮剑》中的李云龙与赵刚,即便有过争吵,他们依旧是最亲密无间的好战友。
曾泽生在渐渐受到重视后,他还在1950年10月率领辉煌的50军两度赴朝作战,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在西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攻占敌岛等作战中摘得硕果。
毛主席、彭德怀都曾表彰过五十军的指战员。
而叶长庚也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他为部队、民兵、预备役建设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叶将军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曾负伤10次,可谓身经百战。
他与徐文烈都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也是对他们军旅生涯的最好肯定。
参考资料
叶长庚 从脚夫到将军 桐庐新闻
儒将徐文烈 瞿定国 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