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非洲女孩求助中国大使馆,自称郑和水手后裔想去中国看看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10-02 10:02:40

2004年9月的一天,刚上任中国驻肯尼亚大使一年的郭崇立,收到了一封特殊来信,写信人是一个全名叫姆瓦玛卡.谢里夫的肯尼亚高中女生。

原本,郭崇立以为只是一封平常的信件,但在看了内容之后,却引起了他的极大好奇心。

这个名叫谢里夫的女孩在信中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所以,一直就梦想去中国,看一看她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

半个中国人?这又是从何论起呢?而在经过一番了解之后,郭崇立才知道谢里夫所言确实不虚。

郑和水手后裔

谢里夫住在肯尼亚蒙巴萨省帕泰岛西尤村,而帕泰岛,是拉穆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岛上共有三个村落,西 尤村便是其中之一。

而郭崇立为了弄清谢里夫信中所说之事,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陪同下,专程来到她的的家中。

在这里,郭崇立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

而在谢里夫的家中,郭崇立听到了一个在当地流传许久的传说,正是在这个传说,才让谢里夫坚信自己身上有中国血统。

怎么回事呢?得说到当年大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本着锐意沟通域外国家、宣扬大明威德的宗旨(还有一说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遣派郑和率领使团,开启了海上远航活动。

这次活动,便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

实际上,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朱棣就对外交事宜相当重视,永乐元年,也就是他登基那年,他就派尹庆出使古里、 满剌加,次年,他又派人出使爪哇和苏门答腊。

到了朱棣登基的第三年,也就是永乐三年,他就又着手让郑和带队下西洋。

对于朱棣在外交方面异乎寻常的重视,历来多种说法,有说是为了彰显大明威德,也有说是出于军事层面考虑,更有人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当时的大明也确实有这个实力,自明太祖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元末的混乱局面得以中止,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因此,随着朱元璋的励精图治,大明的国力在朱棣登基时,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换句话说,国家有钱了,所以也就有余力来发展发展外交工作。

除了国家实力强盛外,造船技术的发达,以及航海技术的成熟,都为海上远航活动提供和奠定了基础。

这三样基本条件的具备,给郑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而他也因为下西洋这个海上远航活动,得以在历史上留名。

从永乐三年第一次下西洋开始,到宣德八年结束,郑和前后共下西洋七次,其中,主要集中在朱棣在位时期,有六次。

而这数次的远航,让郑和的脚步越走越远,已知最远的一次,郑和甚至到达了东非、红海附近,此外,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郑和的足迹。

毫不夸张的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壮举,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那么,郑和下西洋与肯尼亚那个自称是“半个中国人”的小女孩谢里夫,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说到当地流传许久的那个传说了。

根据当地的传说,当初郑和在其中一次下西洋时,船队行至帕泰岛附近遭遇风浪,并导致其中一艘船触礁沉没。

由于船只已经沉没,所以郑和就以为救援无望,在风浪过后率领剩余船只离开。

不过,那艘触礁的船只确实是沉没了,可船上的几十名水手却大难不死,他们拼命往附近的岛屿上游,最终爬上了帕泰岛。

由于船队已经离开,这些船员无奈之下便只能在岛上生活了下来。

而帕泰岛上三个村子之一的老上加村,据说就是当年中国水手登陆并定居的地方,并且这个村子的名字“上加”,在当地人的发音中,与“上海”二字的发音几乎一样。

在此之后,这些水手也知道返回家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便逐渐与当地人熟悉起来,最终娶了当地女子为妻,开始定居生活。

不过,这些水手之间有个约定,那就是谁家若是生的女儿,就得嫁到生儿子的水手家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中国血脉的延续。

就这样,上加村慢慢变大,只不过后来这里水源枯竭,人们慢慢开始搬迁,搬到了不远处的尤里村,也就是小女孩谢里夫所在的村子里。

而这也是为何谢里夫会说自己有中国血统的原因,并且,她的妈妈和她,不管是身材外貌,还是肤色头发,都与当地人不太一样。

比如她们的头发不是当地那种卷曲的,另外皮肤的肤色相对要浅很多,还有身材上也没有像当地女子那样粗壮。

难道,谢里夫真的是中国水手后裔吗?带着这些疑问,郭崇立大使查阅了不少资料,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就有了新的发现。

谢里夫的渴望

事实上,谢里夫所说的还真有依据,根据资料显示,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时,出发地正是距离上海县不远的太仓刘家港。

这么一来,就说通了那些水手为何会把定居的村子取名为“上加”的原因,因为上加二字,在当地的发音里与上海极为相似。

并且,在帕泰岛附近的海域,当地渔民多次打捞上来完好的古瓷器和陶罐,有些上面刻有汉字,有些则印有龙的图案,这都表明这些东西,肯定是来自中国。

种种迹象都说明,传说中有一艘商船在帕泰岛附近沉没,是确有其事的。

也正是因为当地的传说,加上这些证据,让谢里夫坚定的相信自己肯定是是那些中国水手的后裔,并且自己的外貌也确实和当地的孩子不太一样,这就更让她坚信了这一点。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谢里夫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去中国看一看自己祖先生活过的土地。

但想去中国,首先必须了解一些中国的知识,另外还得会一些汉语,可谢里夫所在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详细的资料,只有一些简单的书籍。

并且,谢里夫家里的条件还很一般,付不起买资料的钱,为此,小小年纪的她到处替人打工,终于在攒了两个月后,买了一些汉语资料。

可当谢里夫准备开始学习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作为一个毫无汉语基础的人来讲,那一个个神秘的方块字,实在是让人搞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尽管谢里夫已经非常努力了,但依旧是学的不知所云。

这个时候有人就告诉她,省城蒙巴萨那里有中国商人,如果能找到他们,并请他们来教汉语,应该就能学的很快。

于是,谢里夫又开始了攒钱之路,终于,在攒了一学期后,她在2001年暑假,攒够了去省城的路费。

带着兴高采烈的心情,谢里夫来到了蒙巴萨,她无心欣赏省城的繁华,一门心思的去找中国商人。

找来找去,谢里夫找到了一个挂有中国汉字招牌的店铺,而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对她帮助极大的人。

这个人叫做赵汗青,是在肯尼亚经商的一个中国商人,巧合的是,那天谢里夫走进他的店铺时,他刚好也在店里。

弄清楚了眼前这个小女孩的来意后,赵汗青深受触动,他没想到,在肯尼亚会有这么一个小姑娘,梦寐以求的想要去中国。

于是,赵汗青慷慨解囊,资助了谢里夫20000肯尼亚先令,以供她学习汉语。

有了赵汗青的资助,幸运的谢里夫终于可以系统的学习汉语和汉字,并顺利的考进高中,这在当地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为按照当地风俗,女孩子到了谢里夫这年龄都要嫁人的,因此大多数当地大多数女孩子最多也就读个小学就行了,但谢里夫却能考进高中。

当然,谢里夫的家里也并非没有催她结婚,但谢里夫就觉得,自己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了,一定不能半途而废,也一定要去中国看一看。

正所谓努力的人不会被辜负,终于,谢里夫去中国的机会来了。

2005年,郭崇立大使回国,并向教育部门反映了沙里夫的情况,众所周知,中国与肯尼亚早在1963年便已建交,且建交后外交关系发展迅速,除了在经济上有很深合作之外,在教育方面同样如此。

所以,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以及与肯尼亚方面的沟通,最终,谢里夫获得了前往中国公费留学的机会。

至此,谢里夫的渴望终于成为现实,而她经过考虑,决定前往南京医科大学国际学院深造学习。

中国之行

2005年9月,谢里夫来到了中国。

按照学期,她将要在南京学习、生活足足七年,这就意味着,她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好好感受和学习中国的文化。

而为了表示自己对中国的喜爱,谢里夫还特意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做“郑华”。

这个名字,也是很有深意的,“郑”字表示自己是郑和水手的后裔,而“华”字则表示自己是半个华人。

而在中国,谢里夫也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与照顾。

不仅同学们会积极帮她处理一些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问题,包括学校的老师,也十分关注这个特殊的女孩子。

尤其是得知她为了能来中国所做的努力之后,大家十分感动。

慢慢的,谢里夫对周围也开始熟悉起来,并且她的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江苏太仓的电视台得知谢里夫的故事后,专门把她接来,参观当年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而下令敕建的静海寺。

在这里,谢里夫既虔诚又激动,虔诚的是这里的庄严肃穆,而激动的是她看到了当年描绘郑和出海时的画像,而她的祖先,就很有可能在画中。

中国之行,让谢里夫圆了自己的梦,她不仅在这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同时也替当年无奈流落异乡的先祖,回到了家乡故土。

0 阅读:82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