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放眼整个汉末三国,曹魏可是说是人才最为星光璀璨的集团。
即便如此,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望,依然是没有止境的。
这其中,有5位人才,是曹操渴求但是最终未能如愿得到的,他们都有谁呢?
沮授——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在袁绍集团中,如果论足智多谋,沮授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协助袁绍平定河北后,沮授却似乎成为袁绍的“弃子”,说啥啥不听,提啥啥不纳。
劝说迎接天子,反对废长立幼,三年疲劳曹操战术,缓进策略等等,都被袁绍否决。
沮授空有一身计谋,无法发挥。
袁绍在官渡兵败逃亡后,沮授来不及跟上被生擒,宁死不降。
曹操对他说:我如果早点得到你,统一天下也不足为虑了。
陈宫——曹操为之流泪送行陈宫历史上并非演义塑造的,人格光辉很重的角色。
他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家族利益,侍奉哪个主公并不重要。
原本效力曹操的他,后边说服张邈叛曹迎吕,协助吕布与曹操对着干。
实际上,期间陈宫也有反叛吕布的举动,只不过吕布没有在意。
陈宫的谋略能力是挺强的,奈何吕布并不听信于他。
最终,下邳城吕布集团败亡,陈宫也从容引颈就戮。
关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关羽应该是曹操得不到却待遇最厚的男人。
刘备和曹操公开决裂后,前者被后者击败,投奔袁绍。
留守下邳城的关羽势单力薄,最终被曹操生擒,却被拜为偏将军,各种赏赐应有尽有。
关羽深知曹操对他赏识,却以刘备生死之交为重,终究要报恩后重寻旧主。
白马坡斩杀颜良解了围之后,曹操更是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挂印封金,在演义中更是千里走单骑, 上演一曲忠义无双的英雄赞歌!
太史慈——听闻威名送当归太史慈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他呈现的武艺都是十分惊艳的。
北海救援孔融实际就是最好的成名战。后续在神亭岭大战孙策更是满足了后人对于猛将的遐想。
太史慈作为一位信义之士,知恩图报,信守承诺,本可大有作为。
遗憾的是,加入孙吴集团后,太史慈主要负责抵御刘磐,还没活到赤壁之战就英年早逝。
曹操曾听闻他的名气,寄给他一封用精美箱盒包装的书信,里边却只放了一味中药:当归。
他希望太史慈能为他效力,但信义笃烈的太史子义,怎么可能被“诓骗”呢?
法正——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如果说人品,法正与张松、孟达其实是放在一起的群体。
但是,法正本身的能力不容置疑。单论奇谋,法正要胜于诸葛亮。
他的实力,既有汉中之战计斩夏侯渊的表现,也有诸葛亮、曹操的赞赏与肯定。
法正还曾以身涉险,劝阻了刘备及时退出紧急的前线。
难怪诸葛亮认为,法正如果活着,即使不能劝阻刘备东征,那也能阻止夷陵之战的大败。
曹操更是感叹道:我把全天下才智狡诈之人几乎都收入麾下,为何独独得不到法正?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
在你看来,谁才是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