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朝开科举,中国的政治秩序和文化传统都被改变,贵族门阀渐渐式微,朝堂上的寒士越来越多,民间的读书气氛越来越浓。
到了宋朝,国家重文轻武的制度形成后,科举文官成为国家的主心骨,天下“贵学子,轻武人”的气氛弥漫了三百年。
到了明朝,科举完全成熟,没有功名的人要入朝当官基本是不可能的。
朝廷历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唯有进士及第,才能在文官体系内领一个职位。
可是在明初,有一个人没考过科举,被以“史才”举荐入朝,居然一步步干到了首辅。这个人就是明朝“三杨”之首,“西杨”杨士奇。
一个没功名的人,能征服皇室和朝堂,自然是有状元之才。
杨士奇之才,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在“三杨”中他都被誉为“有相才”,在永乐年间得到重用,是朱高炽太子党的核心人物之一。
杨士奇入阁后,他辅佐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任皇帝,平息战争,举荐贤才,为仁宣之治做出巨大贡献。
以儒家眼光来看,杨士奇的人生堪称圆满,可以说治学、治国都没有瑕疵,但在治家方面,杨士奇是彻底的失败者。
杨士奇的儿子杨稷在老家生活,不学无术,仗势欺人,居然杀死无辜百姓,被人告御状告到了北京。英宗皇帝追问下,杨士奇无地自容,然后告老还乡,很快就一命呜呼。
明人对杨士奇的评价也很矛盾,有人称他是能臣、名相,也有人说他徒有其名。那么,杨士奇的人生是怎样的?他的能力究竟有多强?晚年的他又有哪些悲剧?
1杨士奇:苦难孕育出的天才杨士奇,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66年,本名寓,字士奇,祖籍江西泰和,长在江西德安。
杨士奇还有一个冷门的名字,叫“罗寓”,罗是他继父的姓氏。
杨士奇出生仅仅一年,生父就因病去世了,他母亲带着杨士奇嫁给江西德安同知罗性。在罗家后,杨士奇曾改姓为罗,罗性将杨士奇视如己出,一直供他读书。
传说在8岁时,罗性有一次带着杨士奇去祠堂祭祖,众人散去后,杨士奇自己捏了一个土人在祭拜。
罗性询问,杨士奇说自己在祭拜杨家的祖先,罗性瞠目结舌,惊讶于杨士奇小小年纪就知道不忘出身,于是允许杨士奇改回杨姓。
在罗家的日子里,杨士奇的生活舒适,不仅衣食无忧,还能得到良好教育。杨士奇读书用功,且天赋很高,罗性常夸赞他未来必成大器。
但可惜的是,在杨士奇15岁时,罗性因罪被贬到西北,罗家亲戚将杨士奇母子赶出家门。杨士奇只能带母亲四处流浪,靠自己教书来养活母亲。
《明史.杨士奇传》:“贫甚。力学,授徒自给。多游湖、湘间,馆江夏最久。”
年仅十五岁,就能以教书奉养母亲,杨士奇的学识可见一斑。
杨士奇在湖北“江夏”,即今天的武汉地区教书最久,因为年纪轻轻就才高八斗,在江夏当地名望很高。
当时正是洪武朝中期,国家蒸蒸日上,杨士奇一边教书,一边考科举,希望能改变人生。
《明史》没记载杨士奇考过科举,但他参加过科举是板上钉钉的,不过从后来毫无功名来看,大才子杨士奇可能连乡试都没通过。
考不上举人,无处施展才华,杨士奇只能一心教书。幸好在洪武三十一年,杨士奇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明初大儒王叔英。
王叔英是浙江人,以学问闻名,和名臣方孝孺是好友,曾短暂在朝内当官。
洪武三十一年,王叔英在湖北汉阳县当县太爷,听说了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杨士奇。
王叔英有爱才之心,专门去访问杨士奇,两人在私塾见面,王叔英对杨士奇的诗、文、经学都非常佩服,保他当了汉阳府学的老师。
虽然杨士奇没有考好科举,但终于也吃上了公粮,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仕途已经起航。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孙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建文帝要修撰《太祖实录》,需要史学人才,王叔英就借好友方孝孺的关系,举荐杨士奇进入翰林院当编纂员。
杨士奇当时是“白身”,翰林院的人都对他比较轻慢。但杨士奇不以为然,他努力工作,还在不久后的史官考试里拿了第一名,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至此,杨士奇在文官体系里出了名,文臣们开始主动拜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
《明史.杨士奇传》:“寻命吏部考第史馆诸儒。尚书张紞得士奇策,曰:“此非经生言也。”奏第一。”
在整个建文朝,杨士奇都忙于编纂《太祖实录》,没有参与朝内事务。
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朱棣登基,杨士奇的恩人王叔英自杀为建文帝殉葬,方孝孺也被永乐帝处死,但杨士奇和其余大臣一样,都效忠新皇。
彼时,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杨”都在朝内,杨荣因为“拦驾劝圣”,让朱棣先拜明孝陵再入皇宫,受到朱棣的喜爱,在永乐朝风头无二。
杨士奇、杨溥则被选拔到东宫,辅佐太子朱高炽,当时反而因为立储的争斗几次下狱。
2治世能臣,打造仁宣之治从靖难之役时起,对于立储问题,朱棣这个马上皇帝居然显得婆婆妈妈。
打仗时,次子朱高煦表现出色,朱棣曾鼓励他建功立业,说“世子多疾”,立朱高煦之心不言而喻。
但打完仗,文臣集团都支持性格温和、品德高尚的朱高炽,朱棣也认为不立长子可能导致内乱,所以立朱高炽为太子。
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朱棣又三心二意,觉得长子身子弱,不如次子、三子稳妥。
彼时,杨士奇和杨溥都在东宫工作,辅佐朱高炽读书。朱棣因为对太子不满意,经常召东宫官员来问话挑刺。
很多人对这种询问战战兢兢,语无伦次,唯独杨士奇滴水不漏,屡屡保护太子,给朱棣信心。
永乐六年,朱棣巡视华北边关,让朱高炽在南京监国,这是对太子的一次考验。太子带着东宫的杨溥、黄淮、杨士奇等人监国,内政外交面面俱到,朱棣回到南京后颇为满意。
可另一方面,汉王朱高煦和武将集团对太子之位的争夺从未停止。
永乐十二年,太子朱高炽闹出了“迎迟”事件,让北伐回归的朱棣大为不悦。
朱高煦趁机煽风点火,朱棣下令逮捕东宫的官员们审问,杨士奇等人主动揽下责任,保护了太子。杨溥、黄淮等人被关诏狱,一关就是10年。
而杨士奇则是短暂入狱,朱棣惜才,所以网开一面,仍然让他辅佐太子。
在永乐朝末期,汉王朱高煦和太子的矛盾公开化,但朱棣已经确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永乐十四年,以汉王不肯就藩为理由,杨士奇公开表露自己对汉王的担心。当时朱棣想迁都北京,但朱高煦不想去西南就藩,要留在南京,杨士奇委婉提醒要小心“南北之忧”。
朱棣本身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明白其中意思,于是他下令撤掉了汉王护卫,严厉命令朱高煦去山东就藩。
《明史.杨士奇传》:“‘然汉王两遣就籓,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将徙都,辄请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帝默然,起还宫。居数日,帝尽得汉王事,削两护卫,处之乐安。”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的途中病逝,军中秘不发丧,太子党拥护朱高炽登基。
朱高炽便是明仁宗,他上台后释放了牢里的杨溥,将“三杨”正式聚齐。
“三杨”之中,杨士奇最受仁宗信任,被封为华盖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谨身殿大学士杨荣有监督官僚和贵族的特权,被授予“绳愆纠谬”印。
仁宗任命杨士奇为首辅,希望他领导百官,但可惜仁宗寿数不长,上台仅仅10个月就病死。
随后,太子朱瞻基登基,年号宣德,杨士奇依然以首辅身份辅政,没想到一上来就遇到汉王朱高煦造反。
朱高煦起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主张宣德皇帝御驾亲征,年轻的朱瞻基依计行事,带兵南下,在山东围攻叔叔朱高煦。
最终,在三杨的合力策划下,朱高煦的朋党四分五裂,本人出城请降。天下稳定后,群臣又揭发赵王——朱高煦的弟弟有串通谋反。
宣德皇帝当时想要杀赵王,杨士奇力陈不可,让宣德皇帝以宗族稳定为重,最后留下了赵王朱高燧一脉。
除了保“王脉”之功,明宣宗时期,杨士奇的另一大贡献就是罢安南之兵。
原来,早在永乐皇帝在位时,曾让张辅和沐晟南征安南,灭胡朝,设立交趾布政使司。结果这里20年没能稳定下来,当地起义不断,而明军讨伐时因气候原因和指挥问题,多次大败。
杨士奇大胆建议宣宗放弃交趾,恢复当地陈朝王室,宣宗则依照杨士奇的意思从安南撤兵,省去20年以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撤安南,撤努尔干都司,撤开平卫,统称为“宣德弃地”,这个举动被后世争议。但在宣德年间,的确让明朝压力骤减,国库丰裕,内外和平,史称“仁宣之治”。
3教子无方的杨士奇,最终自食其果宣宗皇帝在位仅仅10年,于宣德十年的正月突然死亡,外界猜测纷纷。此时,太子朱祁镇虚岁才9岁,宣宗遗诏让三杨、张辅、胡濙辅佐朱祁镇,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
宣宗驾崩后,张氏把权力都交给三杨,三杨成为内阁的核心。朱祁镇幼年时,明朝的政策基本都出于三人之手。
三杨里,杨士奇有“相才”,杨荣有“相业”,杨溥有“相度”。杨士奇是公认的三杨之首,而正统初年则是杨士奇的人生巅峰。
当时,朝内诸多问题都是三杨商议,杨士奇这个首辅的决定至关重要。杨士奇建议练兵、减税、慎刑等举措,推动英宗初期明朝的繁荣,大明本发展得井井有条。
但正统五年,“东杨”杨荣突然去世,让三杨的格局破裂,加上大内的宦官势力崛起,太监王振成为皇帝制衡内阁的砝码。
王振陪英宗长大,靠皇帝的信任得以参政。三杨中,数杨荣的脾气最为激烈,他一走,杨士奇和杨溥对王振崛起无可奈何。
虽然王振后来权倾朝野,但他最早对三杨也是唯唯诺诺。
《明史》记载:“(王振)转旨每立阁外,不敢入,三杨呼入坐以宠异之,振自是权侵重。”
可见,三杨也知道王振是皇上的亲信,对其很尊重,百官看到了风向,都纷纷巴结王振。
此外,一些民间文献还展示了杨士奇对王振的顺从。
《玉堂丛语》记载:“王振之专政也,问三杨曰:‘吾乡亦有可为京堂官者乎?’三杨以薛瑄对,乃召为大理寺少卿。”
太监王振以家乡没有京官为理由,向三杨要官,彼时杨士奇做内阁决断,真的给王振找了老乡当大理寺少卿,这个记录可见杨士奇面对王振时的顺从。
作为人臣,皇帝的信任是杨士奇工作里极为重要的一环,起码在明朝前中期还是如此。
而在英宗朝,杨士奇已经超过70岁,身体欠佳,经常赶不上早朝。而英宗皇帝年幼,自然对这个老头子没什么好感,更遑论信任。
杨士奇也有自知之明,一直祈求回家养老,朝廷一直不许,直到他儿子杨稷的恶行曝光。
杨稷是杨士奇长子,在老家江西泰和生活,他仗着自己父亲是内阁首辅大臣,在家乡横行无忌,地方官根本不敢管。
身为名门之后,杨稷为人肤浅,骄奢淫逸不说,还用暴力掠夺民间,干欺男霸女之事。
江西官场都知道杨稷的丑事,杨士奇的同乡王直曾在家乡得到消息,把杨稷的所作所为告诉杨士奇,但杨士奇居然没有惩罚儿子,只是写信勉励他。
杨士奇对儿子的包庇,最终导致正统八年,江西地方上把杨稷的恶行报告北京。明英宗想看杨士奇的笑话,亲自下令不予逮捕,让杨士奇处置,这起事件推动了杨士奇的倒台。
没过多久,杨稷手上有几条人命的事被闹了出来,杨士奇顿时无地自容,请辞官回家,让朝廷逮捕了他儿子。
回到老家后,杨士奇忧虑成疾,在正统九年春天就死去,他儿子杨稷则被按律处死。
杨士奇死后,朝内就剩下杨溥一人,他独木难支,让王振大权独揽,最后导致王振和年少的英宗把明朝这辆大车开到了“土木堡”的悬崖下。
土木之变时,杨士奇去世仅仅5年,时人哀叹三杨要是还在,国家不至于如此。
但按照年龄看,英宗时期的杨士奇年事已高,他的晚年作为有限是必然的。而作为一代名相,最后却因为一个败家子导致晚节不保,明朝人也时常哀叹。
参考资料:
1.《明史》
2.《试论杨士奇对明初社会政治的贡献》,杨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