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蒙古帝国的历史是被一个女人所改写的

子玉史院吖 2024-12-16 15:49:29

历史的一切宏大叙事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出于惯性,我们总是认为站在聚光灯下的那个人就是所谓的导演、编剧和主演,岂知,任何一个人都是其原生家庭所创造出来的“孤本”,尤其是母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比如忽必烈。

对于忽必烈的成功,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血缘优势和个人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细究的话,忽必烈在大争之世能够精准地踩中每一步,最关键的人是他的母亲——唆鲁禾帖尼。

如果说祖父成吉思汗是一座教堂给了忽必烈精神力量的话,那么母亲唆鲁禾帖尼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将忽必烈培养成为了历史需要的人才。

首先,对忽必烈人生影响最大的事件是1251年蒙哥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被公选为大蒙古国的第四任大汗。

蒙哥即位代表大蒙古国的汗位由窝阔台家族过渡到了拖雷家族,正是因为蒙哥的上位,忽必烈才能总领漠南事务,将中原打造为其稳固的根据地,并在蒙哥去世之后以中原为跳板与漠北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最终,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成为了大蒙古国的大汗,并建立了历史上的元王朝。

对于蒙哥的上位,最大的助力是拖雷家族的雄厚实力,而能在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中保住家族财产却绝对是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功劳。

成吉思汗去世前,将自己的遗产进行了分割:长子术赤、二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各获得了4000人的军队,剩下的10.1万人由幼子拖雷继承。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之后,拖雷又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一切遗产,包括在对金战争中所开拓的土地。

也就是说,虽然老三窝阔台继承了汗位,但拖雷才是那个真正的实力派,有颠覆窝阔台汗权的绝对实力。更重要的是,早在成吉思汗在世时,其四个儿子就分为了两派:老二察合台和老三窝阔台是盟友;老大术赤和老四拖雷走得比较近。

按照权力斗争的规则,拖雷在不是窝阔台一派又拥有强大实力的情况下肯定会受到新汗的打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

1232年三峰山战役之后,拖雷在跟随窝阔台返回漠北的途中暴亡,之后,窝阔台对拖雷家族的猜忌才有所缓解。不过,窝阔台还是以大汗的名义强势从拖雷家族夺取了三千户的军队,交给儿子阔端来统领。

一般来说,只要窝阔台一系垄断汗权,拖雷家族就永远会面临被打击的政治危局,所以,如何保住家族财产就成为考验拖雷遗孀唆鲁禾帖尼智慧的事。因为,在拖雷去世之后,其家务是由其妻唆鲁禾帖尼主持的。

为了在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唆鲁禾帖尼就在表面上表现出了对大汗的绝对顺从,最典型的行为就是,永远听从大汗对拖雷家族所拥有的军队的调配,积极配合帝国的开拓战略,让大汗没有对拖雷家族发难的理由。只有军队在手,拖雷家族在贵族中就永远拥有话语权。

其次,唆鲁禾帖尼还从不介入诸王的权力争斗,让大汗认识到拖雷家族的忠诚,从而避免了拖雷家族遭受政治打压。

但这些也只是表面工作,实际上,唆鲁禾帖尼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和钦察汗国拔都的联系,始终将拔都作为拖雷家族的政治外援。

对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细节来了解唆鲁禾帖尼的精明——在贵由发兵攻打拔都时,唆鲁禾帖尼及时将消息传递给了拔都,让对方提前做好了准备。

1248年,贵由在从准噶尔营地往西的途中突然去世,帝国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汗位之争,最终,在拔都的支持下,蒙哥于1251年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被公选为新一任蒙古大汗。

蒙哥上位完全是拖雷家族强大实力的助力

图源/剧照

对于蒙哥的上位,最重要的就是拖雷家族既有实力的加持,而拖雷家族实力的保存却完全是唆鲁禾帖尼的功劳。

其次,就是钦察汗国的支持。但是呢,如果没有唆鲁禾帖尼对拔都这位政治盟友的维护,蒙哥能否正常上位也是个未知数。

所以,大蒙古国大汗之位能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拖雷家族,唆鲁禾帖尼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蒙哥上位,忽必烈才能得到中原的封地,也才能将汉地打造为其根据地与漠北的草原势力相争。

不过呢,忽必烈经营汉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其必须有相当的汉化功底才能在政治作为上匹配汉地的生产力。而现实却是,忽必烈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对汉文化的强烈兴趣,身边聚拢了刘秉忠、赵壁、王鹗、张德辉、姚枢等汉人精英,经常向这些人请教儒学及治世之道。

当时,忽必烈尤为敬仰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抱负。儒士为了迎合忽必烈,也给他上了“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是欣然接受。

和汉人精英深度接触给忽必烈带来了两方面的红利:其一就是他的汉化造诣越来越高;其二是儒士将忽必烈作为集体利益的代言人,为忽必烈之后执掌、经营汉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总领漠南事务之后,忽必烈在儒士的帮助下就迅速将自己的政治理想落地:在邢州(今河北邢台)设安抚司,汴梁设河南经略司,京兆(今陕西西安)设陕西安抚司,推行汉化改革试点;1256年,忽必烈让刘秉忠在滦河上游王府所在地筑城,名为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作为其经营中原的根据地;约束蒙军的杀戮作风...

在治理汉地方面,忽必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不及三年,号称大治”。

正是因为忽必烈将汉地打造为了其稳固的根据地,所以他才能在蒙哥去世之后从阿里不哥手中夺取了汗位。本质来说,忽必烈的胜利其实就是汉地对草原势力的胜利,而汉地之所以能淘汰草原势力又是因为忽必烈迎合历史趋势对汉地以汉法为模板实行了精细化管理。

至于忽必烈为什么能够走近儒士,主动汉化,其实还是受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影响。

作为母亲,唆鲁禾帖尼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在给忽必烈的师资配置中,不仅有教授蒙古文的畏兀儿人,还有教授汉文化的汉人儒士。由此,忽必烈才有了和儒士链接的机会,成为蒙古贵族中汉化较深的人。

随着忽必烈对儒学的兴趣越来越深,以及其身边的儒士越来越多,儒士自然就将忽必烈作为儒家文化的保护人。可能也正是因为忽必烈的汉化造诣,蒙哥才选择让他经营汉地。

只是,当忽必烈总领漠南事务之后就是蛟龙入海,其水平和汉地的生产力高度匹配,接下来就是势力的快进式增长。

一切都是从唆鲁禾帖尼给儿子配置儒士作为老师的那一刻开始的。

唆鲁禾帖尼对忽必烈的影响还不止于此。由于在经营家族事务和与贵族的竞争中积累了大量实操性极强的政治经验,所以唆鲁禾帖尼也就将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儿子,使忽必烈很早就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

更重要的是,唆鲁禾帖尼在汉人幕僚的支持下还设计出了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这些对于忽必烈将来治理汉地都是现成的经验。而且,唆鲁禾帖尼还说服当时的大汗窝阔台将邢州封给了忽必烈,这些都为忽必烈积累了一定的汉化基础。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早在总领漠南事务之前,忽必烈就已经设计好了治理汉地的蓝图。

厉害的人早就已经很厉害,且是早就已经做好准备的人。

唆鲁禾帖尼对忽必烈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是,她在对待各种宗教时总是一视同仁,忽必烈对待宗教的成熟做法也是来自于母亲的影响。当然,这一切也都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者,为政治服务。

母亲对忽必烈的影响最大

图源/剧照

由此,我们就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唆鲁禾帖尼在隐忍中保存了拖雷家族的强大实力,并始终维持着和钦察汗国的政治联盟,最终由儿子蒙哥从窝阔台家族手中夺取了汗位;蒙哥成为大汗之后,忽必烈才有了总领漠南事务的机会;忽必烈之所以能将汉地打造为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又是因为其是儒士利益的代言人,且汉化造诣极深;不过,忽必烈的汉化基因都是来自于他的母亲;蒙哥去世之后,忽必烈凭借汉地的强大实力经过四年的苦战打败了阿里不哥的草原势力,成为大蒙古国的大汗,并在之后建立了大元王朝...

捋清了这条线,我们就完全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大蒙古国和后来元朝的历史都是被唆鲁禾帖尼这个女人所影响的。

说唆鲁禾帖尼改变了历史也一点不为过。

所以说,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能在其原生家庭和他的母亲那里找到答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父亲是保证孩子成才的角色,而母亲却首先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健康的人。

而成人和成才却是绝对的因果关系,母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当然,忽必烈的幸运之处还不止于此,因为,他还有一个好老婆——察必,察必对忽必烈的影响同样深刻:察必最早提醒丈夫不要受贵族的影响将汉地开辟为牧场,因为那样不仅会失去汉地的赋税,更会失去汉地的人心;察必将云海和尚引荐给了忽必烈,以宗教力量助力忽必烈对汉地的统治;蒙哥去世之后是察必将还在攻宋前线执着于军功的丈夫喊了回来,让忽必烈及时抓取了权力;在忽必烈于1260年称汗之后,察必还经常劝丈夫要包容汉人的文化和制度,以团结汉人;察必还经常弥补忽必烈的管理漏洞...

察必之于忽必烈就相当于长孙皇后于唐太宗。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身后一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忽必烈的身后可是站了两位呀。

由此可见,忽必烈人生的一切答案都可以在其母亲唆鲁禾帖尼和老婆察必身上找到,这两个人通过影响忽必烈这个个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所以,历史一再验证着一件事情:

找一个聪明的老婆真的太重要了。

0 阅读:14

子玉史院吖

简介:史无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