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人一起冲,这仗咋打?”苏军告诉你,人海战术究竟多可怕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4-10-23 08:34:40

苏联为何能一役让日本直接放弃“北上”的国家战略,打得日本人一提苏军就色变?又为何能在二战末期的十次“斯大林打击”中,让仍颇具规模的德军溃不成军,以至于大量德军俘虏在战争结束后仍心有余悸?苏军靠的是一张王牌,如今它却被严重污名化了。没错,这张王牌就是如今毁誉参半的“人海战术”。

说起人海战术,不少朋友的第一印象恐怕是士兵像潮水一样不计代价地冲击敌军阵地,这种战法往往伴随着恐怖的伤亡,被视为对士兵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不,对于最近大热的电影《长津湖》,有些人放着史诗般的情节不看,专门去质疑“人海战术”到底可不可取。

不是总说“上兵伐谋”嘛,直至今天,许多西方国家都对苏联老大哥或是咱们有偏见,觉得咱们过去打仗更多靠的是“精神武器”。事实上,“人海战术”并不是什么低劣的招数,相反,它是人类战争艺术的另一种极致体现。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连打赢的机会都没有,那就躲得远远的;无论怎么打,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顾名思义,“人海战术”首先要靠人多,手握优势兵力的一方须充分发挥“人多”的作用——除了实打实的打击外,“造势”也很重要。咱们先来看看苏联人在诺门罕之战中是如何教日本人打仗的。

这场战争一共分为四大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最具代表性。

事实上,虽然在前三个阶段中,战争局势总体不断向苏方倾斜,但日军指挥官也不乏一些高明的策略,局势尚不十分明朗。直到1939年8月初,苏联方面决定尽快结束战争,将驻扎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的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交由朱可夫上将指挥。在一轮疯狂的扩编后,第1集团军总人数超过了10万人,同时拥有规模可观的机械化部队,这给朱可夫随后的“终结一击”提供了条件。

另外,苏军一役击溃日军,也得益于抓住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8月20日是个周末,日军高级军官会有半数照例去休假,前线部队也不例外,这就意味着战斗突然打响,至少一半的日军部队是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果然,当苏军的作战指令于当日凌晨2时45分传递至各部队时,日军阵地还一片死寂,压根就没想到苏军会在这个时候搞突袭。

战斗打响后,苏军先是投入了大量重炮,敌人阵地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饱和打击。根据作战记录来看,在轰炸中,日军所搭建的各种工事均被摧毁,以至于步兵不得不协同工程兵,纯靠一把铲子一双手,仓促地挖出简易单兵掩体作战。随后,苏军用照明弹将整片战场照得亮如白昼,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5个装甲旅连同大量飞机,铺天盖地地向日军阵地方向冲击。

大家不妨想象这样一种场景:本来深更半夜地被打得一头懵,好不容易眼前一亮,看到的却是肉眼可见之内全是敌军的坦克飞机和士兵,这哪儿还有心情再打下去?直到4天后,日军才组织起第一轮反击,3000名步兵在缺乏重武器的掩护下冲向苏军,结果一触即溃,几乎都成了苏军坦克的活靶子。随后,苏军又发起了新一轮水银泻地般的进攻,以不可阻挡之势将敌军各部击溃,最终一举包围了日军第23师团。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苏联人时刻没有放松对日本人心理上的震慑。直至8月31日,苏联空军和炮兵才停止了对敌军阵地的狂轰滥炸,至此,大概有上万吨炮弹被倾泻到了日军阵地上。

这一仗打得既疯狂又混乱,虽然大本营很快就在后方完成了部队的集结,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反攻。根据《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记载,此役日军先后投入兵力为15975人,伤亡加失踪总人数达到12220人,战损率达到了可怕的80%。根据日本方面给出的数据,诺门罕一役,日军阵亡人数超过了1.8万,各种伤亡不下4万人(史家普遍认为在6.1万左右)。相比之下,苏军伤亡仅为1.85万人,由此可见,“人海战术靠人命填”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手段将“人海战术”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反而大有“杀人诛心”的气势。

如果说诺门战役中,日军本身实力太差,根本没有能力抵抗苏军的话,发生在苏德战场上的这个战例就更具有说服性了。

1943年底,苏军按计划发起了“十次斯大林突击”中的第二次,也就是针对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德军的攻势。这场战役中,苏军将“人多”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接到命令后,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连同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火速集结,参战总人数达到了可怕的263万,比德军多出了一倍有余。而德军主力是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

从战略意图来看,苏联高层希望用一记足够沉重的打击,直接粉碎德军在乌克兰一带的战略部署,不仅要收复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更是要随后进攻巴尔干和波兰等地创造条件。

从双方的实力来看,人数占优的苏军显然有着更大的赢面,但200多万人一块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而后勤恰恰是二战中苏军的弱项。且仅以这场战斗来说,苏军投入的兵力只比德军多三成左右,但德军不但是防守方,坦克和自行火炮等重武器也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倘若战斗陷入僵持,苏军的攻势很有可能因后勤压力而由盛转衰。

在节节胜利的背景下,一场精心准备的大兵团作战没能起到预想的效果,这不但会对苏军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更有可能引发难以预期的连锁反应。因此不难看出,苏联人不免会在战术上追求“速战速决”。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苏军借助交战地区平坦的地势,在正面方向对敌人展开了凶猛冲击。

于是,德军官兵看到了可怕的一幕。

根据战后被俘的德军士兵描述:当战斗打响后,他们从射击孔向外看去,起初只能看到一排借助坦克和装甲车向前突进的苏军士兵。紧接着,地平线上的那条“黑线”迅速变粗,由线成面,不一会儿,整个视野就全被黑压压的苏军官兵填满了。明知道敌军比自己多,眼前又全是高喊着口号拼命冲锋的敌人,甚至连整个大地都被踩踏得开始颤抖。正如战俘所说:对面仿佛有100万人同时扑来,这仗还怎么打?德军官兵未战先怯,胜负便也不难预料了。

从上述可以看出,“人海战术”的直接目的是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它同时也是一场敌我心理上的博弈。这种战法并非强迫士兵以肉体对抗敌人的枪林弹雨,而是要充分放大手头的优势,从而取得最大意义上的战略胜利。

早在苏联以前,俄军就创造了一种紧凑式的步兵推进战术。按照规定,步兵进攻时,单兵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以密集队形对敌方目标发起进攻。向前推进时,一般以一个步兵营或更大规模的部队为一个作战单位,各作战单位间保持300~400步距离。当前方作战单位失去战斗力时,后方部队可以快速顶替,从而维持长时间且高强度的进攻。苏军的军事家们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不但令这种战法更具规模,有了咱们所熟知的“人海战术”的雏形,更是让看似笨重的战法更加灵活,更有操作性。相比之下,日军的“万岁冲锋”只能算作是狗急跳墙的发疯行为。

事实上,所谓“人海战术”之所以带着些许贬义色彩,很大程度在于它是被故意炮制出来的。苏军的“人海冲锋”取自于“大纵深”作战理论,虽然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后者的发展曾一度陷入僵化,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大纵深”作战理论是几代苏联军事家战略家指挥的结晶。直至二战结束,“人海冲锋”这个概念都很少有人提及。冷战时期,“人海战术”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学者的作品中,此后才被“发扬光大”。可以说,或许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诋毁苏军,让世人误以为当时苏军内部的状况,真如某些电影中故意演绎得那样残酷无情。

0 阅读:10

审时度势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