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马恩选集》.第一卷.)
对私有制进行改良,让它公正一些,还不如彻底消灭它。把阶级矛盾掩盖,说现代社会没有阶级了,不如彻底消灭“阶级”。把现存社会改进,变的美好一些,还不如彻底建立一个真正的新社会。
但是,这样做的难度太大了,没有哪场革命能完成此项伟业。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允许。当将来的某一天,经济水平已经基本到了共产主义的水平,这样的“消灭”,会发生的。但是,现如今是做不到的。
所以,一步一步地前进、改革、革新,渐渐地进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是客观的、现实的,如果想一步登天、飞跃到共产主义,那只能适得其反、不切实际。
如果这样一步步地“改良”,社会永远存在各种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当彻底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一个新社会;那么,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再过许多年,这样真正的“新社会”,会实现的。
这句格言,是论证了“革命”与“彻底解决”的问题;究竟是要“革命”,还是“改良”?
当年,李大钊、陈独秀,与胡适进行了“论战”。胡适主张“改良”,“解决问题”;李大钊主张“革命”、“彻底解决”后,再解决“问题”。
到现在,已时隔一百多年;从那时候,到后来发生的历史事实,由此审视:两派都有道理、都有局限。
当时,军阀混战,国家不一统;之后的革命,让中国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但是,“问题”并没有因此消失,还新产生了许多“问题”。
现在,也没有必要再呼喊“革命”、“彻底解决”了。革命,并不是那么美好,也未必能解决问题。胡适的观点,有了价值,与其残酷地“血腥革命”,还不如聚集力量,集中解决“问题”,把新老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矛盾化解,这样就万事大吉了,社会也进步了、美好了。
发生的“问题”,如果能一一解决,并且坚持一个时期,累加起来,其效果,不亚于一场大革命。关键是,能不能实际解决问题、解决很多问题,并以这样的态度坚持几十年,而不是口头上说“改革”,一阵风就过去了,继续固步自封、不愿变革。
“来一次彻底解决,然后一一解决问题”;可问题是,社会爆发一场大革命,建立了“新社会”、“新制度”;过上多少年,依然是一个“政府”,收税、开会,仍存在许多问题。
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农民革命者推翻旧朝廷,建立一个新朝代,不久,就依然是个“政府”,继续收税、下圣旨,接着社会发生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最后再来一场农民战争,又建立一个新朝代,还是一样,继续循环。
所以,就现在来说,而且是“全球范围”,没必要一味地呼喊“大革命”、“推翻政府”了,因为就算革命成功了,建立的新政府,过几年,还和旧政府一模一样,甚至有的方面还不如“旧政府”。而且,在革命的过程中,双方会死多少人、革命对社会的破坏力有多大。
但是,难道人类就此裹足不前、停止进步吗?不是的;要走的道路,是渐进、不停地改革、革命性的改革,这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渐渐地进步,才更有效、更有意义。
当这样的“变革”,慢慢地累加,到了一定的时期,条件成熟后,就自然而然地消灭了私有制、阶级,建立了新社会。
当然,如果拒绝变革,只是一味地镇压,人民的仇恨累加起来,就会爆发大革命、大失控、大混乱,这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