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常常讲“延年益寿”。能长寿,更多地享受生活,是我们祖祖辈辈不变的愿望。那怎么才能延年益寿?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可以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中医方剂之林里,有不少确实可以延年益寿的方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其中一个,就是我今天想说的,黄芪建中汤(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黄芪),它就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黄芪
为啥说这个方子,可以延年益寿呢?
来吧,下面结合一则案例来讲讲:
周女士,32岁,主诉5年前早产,产后失血严重,以至于生完孩子后,体质一天不如有一天,形体逐渐消瘦,食欲衰退。
尤其是近段,因孩子学习以及家庭琐事,气恼不已,出现胃脘部位的拘急疼痛。疼痛较剧烈,难以忍受。温按之下似有所缓解,同时还吐清水。于是来到中医处看诊
刻诊,患者面色青黄,时时自汗。患者自述:后背总感到酸痛不已,带下量多。大便溏。看舌脉发现:舌淡苔薄白,脉弦,按下去无力。
于是就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结果5剂之后,诸证悉平,完全恢复正常。具体怎么回事呢?下面来细说下:
其实患者的问题,可以总结出一个字“虚”。产后失血严重,而血能载气,所以产后失血带来的结果,必是气血不足。
再看患者食欲衰退,形体消瘦,这是明显的脾气虚表现。而脾虚之人,最怕凡事看不开,总是生气。因为脾属土,肝属木。本来脾土就虚弱,肝木之气容易倍克脾土。所以再生气的话,肝木之气愈加失和,那是不是更容易倍克脾土?所以你一定要记住,脾胃不足的人,别生气。越生气,身体越糟糕。
而这个患者就是如此,偏偏体虚之时,又因气恼,于是肝脾不和,结果就是疼痛,胃脘部位的拘挛疼痛。这种疼痛就是肝木倍克脾土的表现。但疼痛时喜温喜按,吐清水。这是脾胃虚寒之象。
中气不足,不能固摄肌表汗孔,所以患者自汗。中气不足,肌肉筋骨失养,所以后背疼痛。脾虚气弱,湿浊不化,下趋而成带下。患者白带量就多。至于说患者便溏、面色青黄,这都是脾胃虚寒、肝脾不和的表现。因为疼痛,所以患者脉弦。但由于气血本虚,所以弦脉按下去,是无力的。
总之,我们可以归纳出来患者的问题,就是脾胃虚寒,肝气乘之作痛,肝脾失和。
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患者当下这个状态,不乐观。她的生命之树,在当下已经有了枯萎凋零的势头。如果不能很好地改善局面,患者接下来面临的虚损症候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生活质量无从谈起,生命的长度也势必受到影响。
再看用到的黄芪建中汤,方中饴糖甘缓止痛。白芍重用,缓急止痛。桂枝温通中阳,和炙甘草、生姜、大枣搭配,还能健脾,改善脾阳不足的局面。桂枝和白芍搭配,调和营卫,缓解表虚自汗。最关键的是黄芪。黄芪,健脾益气,补肺固表。用黄芪来改善患者中焦气虚。
这也是黄芪建中汤和小建中汤的主要差别所在。小建中汤,没有黄芪,所以主治是中焦虚寒、虚劳里急之证。患者多脘腹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脉细弦,舌淡苔白。加上黄芪呢,补气虚的力道更强,所以其主治就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三个字“诸不足”。也就是说,它对由于中焦虚寒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足、怯弱、虚馁之证,有比小建中汤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这个患者,她当时的状态,以小建中汤治之,虽然也可以止痛,但是无法改变其气虚体弱的基本面貌。唯有加上黄芪,才能恰中病机。
嘴上都是神医
中药入脑![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