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也有本难念的经

无心镜 2024-08-17 14:26:38

▲叶向高画像

01

大明这艘船,经过200多年的航行,到万历时,已是千疮百孔,破败不堪。修补这艘大船并将其引上正确的航道,不是没有人进行尝试——张居正意图力挽狂澜,但最终也是功亏一篑。

对于张居正的悲剧,叶向高是这样说的:“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权。”张居正的所用的方式,叶向高是断然不会认同的。

叶向高其人决策能力强,善于处理大事,其仕途也算比较顺利,除了有几年遭到沈一贯的排挤,到了南京任职。在沈一贯去职之后,叶向高很快就升礼部尚书,入内阁。

叶向高入内阁没多久,内阁就仅剩其一人,一人就是整个内阁,人称“独相”。叶向高想干事,还得面对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万历皇帝的怠政。

万历皇帝不上朝,呆在皇宫里不出来。朱庚当了两年多首辅,连皇帝一面都没有见上。沈一贯当首辅时,任命官员、国家大事上书无数次,都没有回音。有一次深夜,沈一贯被突然急令入宫,原来万历皇帝突发疾病,委托后事于他,沈一贯急忙拿出一些重要官员的人事安排,请万历批准,万历这才同意。

叶向高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内阁只有他一人,六部只有尚书一名,仅存的吏部尚书孙丕扬无数次申请增补人选,都无下文,多次辞职也得不到批准,最终选择自行离去,而继任的赵焕同样如此。

叶向高作为首辅,责无旁贷,只得无数次劝谏皇帝;

向高又言:“自阁臣至九卿台省,曹署皆空,南都九卿亦止存其二。天下方面大吏,去秋至今,未尝用一人。陛下万事不理,以为天下长如此,臣恐祸端一发,不可收也。”帝亦不省。

此时的大明,危机四伏。叶向高又向万历进言:

向高尝上疏言:今天下必乱必危之道,盖有数端,而灾伤寇盗物怪人妖不与焉。廊庙空虚,一也。上下否隔,二也。士大夫好胜喜争,三也。多藏厚积,必有悖出之衅,四也。风声气习日趋日下,莫可挽回,五也。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叶向高这样的进言太多了,但大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02

而万历哪有心思听这些,而大明危局没有任何好转,首当其冲就是缺钱。

明朝自嘉靖年间财政就开始恶化,张居正改革之后出现好转,比如万历五年(1577年)国库盈余865200两,国库(太仓银)共存储有900万两白银,而南京还有250万两,合计国库就有1100万两。既然国库还存有那么多钱,又怎么说财政危机呢?因为花钱的地方更多。

先是万历三大征,共花费了1300万两。

而万历花起钱来,比流水还要快。修建定陵,800万两;修建宫殿,仅是采买木头就930万两,册封皇长子和另外两位皇子花1200万两。而宗藩此时已经多达10万,这些人都是皇亲国戚,要国家养着,每年到京的粮食还不够这些人分。

而万历为了增加收入,又派出太见到各处收税开矿,民怨四起。

面对财政危机,叶向高倒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上呈给万历,万历置之不理。叶向高又上书申请罢免矿税,万历还是不听。

向高入阁。未几,陈用人理财策,力请补缺官,罢矿税。见帝不能从,乃陈上下乖离之病。《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从张居正到叶向高时期的内阁首辅名单

03

于事无补的叶向高最终也上交了辞呈,但万历依旧不准,叶向高第一次任内阁,可查的辞职申请就多达62封之多,但全部都没有得到批准。

叶向高只得称病在家,官员的文件都涌向叶府,在家处理国家大事,自然容易遭人非议,叶向高又只能出山。而内阁只有他一人,皇帝又不上朝,文件多到处理不过来,以至于在叶向高主持科考时,文件都涌向科考场。

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官员们的“国本之争”。皇长子朱常洛是宫女所生,不被万历所喜,而万历最喜爱的是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

由于皇后没有生子,按理应该立朱常洛为太子,但万历一心想要立朱常洵,君臣之间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这场拉锯战消耗了明朝大量的精力,历时长达15年,四位首辅(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因此黯然离去,十多名部级高官为此离职,而中低级官员因此受到牵连的不计其数,更是酿成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宫廷仇杀案——廷击案。

叶向高入阁时,在群臣多年努力下,朱常洛已经被立为太子,但福王朱常洵迟迟不就藩,危机仍在。

叶向高深知其中厉害,但作为太子的老师,他当然无法明哲保身,只能卷入其中。他无数次要求福王就藩,郑贵妃派人传话:先生在爱护太子之时,也请分一些在福王身上。

终于,1614年,福王去往封国。叶向高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自觉完成一项重任的叶向高再次向万历申请辞职,终于得到首肯。

让福王就藩成为叶向高任内的大事,官僚们弹冠相庆,但对于国家来讲,并无多大好处,反而更多重大的事情被耽搁了,比如财政危机,比如辽东危局。

▲纪念叶向高的黄阁重纶牌坊

05

朱常洛继位之后,再次启用叶向高,但叶向高还没到,朱常洛就已经去世,继任的明明熹宗继续重用叶向高,叶向高自然想重振朝纲,就跟皇帝有言在先:

天启元年十月还朝,复为首辅。言:“臣事皇祖八年,章奏必发臣拟。即上意所欲行,亦遣中使传谕。事有不可,臣力争,皇祖多曲听,不欲中出一旨。陛下虚怀恭己,信任辅臣,然间有宣传滋疑议。宜慎重纶音,凡事令臣等拟上。”

叶向高又向皇帝申请辽东军费,明熹宗从内帑(皇帝的私房钱)中拿出200万两白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明熹宗最亲信的是他的奶妈客巴巴和太监魏忠贤,一些大学士、刑、礼、吏等部尚书都因此被迫离职。叶向高作为首辅,又面临着新的危机。

叶向高争不过魏忠贤,只得不断去营救被魏忠贤所攻击的官员。

给事中章允儒被廷杖,叶向高营救;

御史帅众被流放,叶向高营救;

给事中傅魁营被贬职,叶向高营救;

给事中陈良训被下狱,叶向高以辞职相救。

……

如此等等,不能一一列举。好好的一个帝国首辅,变成了一个救火大队长。

而叶向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救。工部郎中万燝弹劾魏忠贤,叶向高力救,但没能成功,万燝被当场打死。

▲叶向高墓神道碑

06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条大罪,这是东林党人对阉党发起的总攻。

叶向高并不支持这样的做法,因为此时阉党有皇帝做靠山,直接硬碰硬并没有好果子吃。

阉党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已经不可调和,东林人士想让叶向高带头与阉党斗,而叶向高根本无此意。

深陷阉党困局之中,叶向高还是想要避重就轻。他上疏称颂魏忠贤勤劳,盛名之下难免招致非议,应该解除他的权力,让他回老家。

这样的建议自然得不到任何回应。

御史林汝翥也因为呵斥太监而遭打击,林汝翥很害怕,躲藏起来。这个林汝翥是叶向高的外甥,众太监包围叶向高的住宅要求要人。叶向高作为大明首辅,居然被一群太监围了府邸,可见魏忠贤权势之大,而受此侮辱的叶向高,坚定了辞职的想法,请求离职多达二十多次,天启帝最终也只能同意。

叶向高的棋艺甚高,一朝之中无敌手,但此时的朝政已经是势如水火,叶向高的棋已到死局。对阉党,他不能遏制;对东林党,他也不能像他们所想的那样扛起反抗魏忠贤的大旗;对国家,他无力挽救辽东困局。

离开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豆区园(叶向高的花园和书斋)

07

纵观叶向高两次出任首辅,面临着各类棘手问题:财政危机、辽东战事、万历怠政、国本之争、党派之争、宦官专权等,这些问题把帝国搅得一塌糊涂,乌烟瘴气,大明一步一步滑向深渊。

而帝国首辅叶向高,他既不能像张居正一样力挽狂澜,又不愿跟朱庚一样大权独揽,更不可能像后来的周延儒一样明哲保身。

他像极了一个裁缝,为大明缝缝补补,左支右绌,但最终只得望洋兴叹,而感无力回天。

在叶向高离职后不久,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一党模仿梁山好汉排名编辑了著名的《东林点将录》,叶向高在其中高居第二,获得了宋江曾经的绰号:天魁星及时雨。

▲叶向高书法

4 阅读:337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89

用户18xxx89

2
2024-12-31 23:58

看了一下历史,明灭亡还是主要出在木匠皇帝手上,连字都不认识,随便九千岁玩弄朝政,否则还是能与后金抗衡

王搏壮

王搏壮

2024-08-18 12:25

休克疗法,挖矿收税有什么不对呢

饿狼

饿狼

2024-08-18 18:52

太监放的火,皇帝出钱修[得瑟][得瑟]

无心镜

无心镜

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