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昨天文章《降薪、失业……》里的小调查,做个总结吧。
先打个招呼,该调查选项设计没考虑很周全,样本有限,不可能完全客观准确。
毕竟,能关注我的多少有点钱能理财,没钱理财或根本不知理财为何物的,很少会关注我,光粤沪京浙苏五个沿海经济最发达省市粉丝,就占一半以上。
但文章有5万多阅读,近2万投票,后台留言700+,已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过去几个月,收入职位没变动的大概占20%。
体制内,已经或即将或很可能升职(跳槽)加薪的,和已经或即将或很可能降薪/失业的比例,是39%对61%。
该数据比我预想的差一点。
体制内一般没失业风险,但在经济整体恶化的大环境下,体制内反而可能“被带头”共克时艰。
从后台留言看,从2020年起,一些地方财政不是很宽裕的城镇,体制内小伙伴已率先开启“共同富裕”模式。
当然,体制内的“降薪”,一般指各种名目的福利补贴被砍或缩水,比如这条说的——
体制内小伙伴留言,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饿不死,也发不了财”。
其次是“抗疫导致经常加班,身心俱疲”。
比如这条说的——
这一点,没啥关系背景,还心心念想考个编制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体制外,这两者比例是32%对68%,比我预想稍好。
我还给私营企业主留了个位置,近2000张投票中,21%表示“最近挺不错”,79%表示“最近不太好”。
所以不管体制内、体制外、还是自己做生意,只要收入没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该感到庆幸啦~
中国人信奉“闷声发大财”,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很少张扬,日子越过越糟心的,更易吐槽发泄。后者留言墙已看了很多,我找点收入增加的正面案例,给大家瞧瞧。700多条留言中,不少外企员工都说自己加薪了——
为啥整体上看,现在外企打工人的日子,反而比私企、国企或体制内的更好过?
我猜,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能跨国经营的,不说世界500强,就算小外企,实力一般也不至于太差,多少有点家底,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强。
国内民企,有大有小,大的赚钱狠的,尤其互联网行业,这两年被血脉压制,小的抗风险能力不足,更危险。
而国企,特别是央企,身上担负着比较重的社会责任,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哪怕企业经营本身没受多大影响,员工收入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跨国企业不少业务本身也是跨国的,受国内疫情防控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三是不管漂亮国、太阳国还是其他什么国,毕竟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原始积累早完成了,做人做事,至少表面上的企业文化,会比较有人情味,也就是吃相好看很多,不敢随便毁自己立的牌坊。
这波加薪,很可能是这些跨国企业的全球统一行动。
因为疫情冲击+俄乌冲突+放水过猛,全球通涨都很厉害,连美国CPI都创下上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以来的历史新高,不得不持续加息。
相应的,像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很多美国互联网巨头最近都纷纷给员工加薪,加慢了还要被喷……
过去30年,全球右得太厉害,贫富差距拉太大,阶级矛盾越来越激烈,导致现在反过来左得厉害(也可能走向极右)。
所以对世界首富马斯克的很多出格做法,爱的爱死,恨的恨死,社会高度分裂……
我们这边呢?
腾讯、阿里、京东、美团、字节……都在“协商离职”,“结构优化”。
外企经营效率虽然比国企高,但和民企还有差距。
毕竟总部在国外,审批决策什么都慢很多,做事容易一板一眼,还要考虑全球整体战略的一致性,协调成本不低,也有官僚主义问题,对本土市场国情了解没那么深,没那么接地气。
这次奥迪和华仔的“小满文案”像素级抄袭就是典型,除了人傻钱多的土豪奥迪被本土公关潜规则坑了,还牵涉到这些年国内传媒广告行业的变迁和沉浮。
这事几句话讲不清,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以后从传媒角度,专门写一篇。
除了外企,第二类就是有行业红利的企业。
做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这些国家重点关注,重点扶持的企业,日子相对比较好过。
哪怕受疫情影响,这些行业也是复工复产绿色通道排最前面的。
还有个兄弟,阴差阳错,囤碳酸锂大赚了一笔……
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做传统能源的,也日子不错——
还有疫情受益行业,说难听点就是“国难财”,也日子不错——
当然,疫情受益行业也在变化,2年多前口罩是紧缺,能赚大钱,现在再投入口罩行业,日子就不好过了——
不过真正发“国难财”的,肯定不会主动留言,我们也说不得。
核酸啊、抗原啊、物资保供啊、装硬隔离啊……
不说了,互联网时代,区块链时代,最后都会上史书的~
另外就是业务全在国外的,影响相对小——
不过也有留言说,今年,特别是上海封港后最近两个月,外贸生意没前两年那么好做了——
对了,还有不少小伙伴关心力哥公司怎么样。
感谢大家关心,我找到一条留言,和我司情况有点类似——
重点是“开票开不出,结账遥遥无期”。
我也不知上头咋想的,税务一直关门,不给企业开票,企业间正常经营往来就没法进行,税收也会受影响,抗疫那么烧钱,最后只能给公务员减薪……
做自媒体有个好处,就是我有机会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广大真实世界。相应的,我也要接收一般人无需接受的大量繁杂负面信息。接受的信息越多,我越感觉,人的命运充满偶然性。所处时代和家庭出身极大限制了我们的选择空间,即使面对有限的选择,能否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还是比努力重要得多!要不要考大学?考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要不要考研?接不接受异地恋?要不要买房?房子买哪里?进什么行业?选什么职业?要不要35岁转行?是考个碗?还是进垄断国企?
是去互联网大厂996,还是去外企搬砖?
亦或自己创业单干?……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属于玄学,很难提前预知答案。
等到谜底揭晓,为时已晚,覆水难收。
但眼下,有一点我能肯定:现在投资做线下实体(体验式)业态,一定不是好主意。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相信,把认知升维,目光放长远,困难总是暂时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