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弄之战后,被俘印军上校感慨: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快被消灭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11-04 11:30:40

1962年10月28日,由五十四军军长丁盛指挥的130师、昌都军分区前指所辖部队以及地方加强部队,对入侵中印边境东段的印军第十一旅实施自卫反击战。

经过十余天的小规模战斗,最终决战在11月16日4时40分打响,激战10小时后,印军绝大部分前沿阵地被我军攻克。

不过,印军阵地虽说被攻破,但战斗并未结束,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接下来的战斗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危险的。

一、

11月16日的战斗结束后,印军阵地上乱成一团。

其中,印军的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更是面如死灰一般,此战的失利,不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并且也将使他的仕途走向黯淡。

为何这么说?就得说说这位考尔中将为何会与丁盛的五十四军交上手的。

考尔出生于印度的一个中等家庭,1933年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便开始在军中服役,到了印度独立前,考尔已经是一名中校。

到了在印度独立后,考尔搭上了尼赫鲁,靠着与其关系近,考尔平步青云,伴随着几次火箭式的提拔,在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前,考尔已经是印军中将,并担任印陆军参谋长,实打实的军方核心人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考尔虽说位高权重,但他并不具备真正的军事指挥能力,从他的履历就能看出,他也就指挥过一个旅规模的部队,所以,他能爬上如此高位,并非是靠着他的能力,主要是运气加上傍上了尼赫鲁。

但不管怎么说,考尔在1962年时是印度陆军参谋长,而如此地位,自然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并且他的意见也能在印度军方在决策时起到了一定影响。

当时的考尔坚定认为,中国正处在发展起步的阶段,国内事务繁杂,因此,是不可能像当初朝鲜战争那样大规模出兵的。

所以,中印边境最多也就是爆发一些小冲突,而对于小冲突,考尔就认为,不管冲突的规模大小,只要不是中国军队大规模出兵,那么印军是完全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中国军队的。

虽说考尔的意见不会作为最终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种看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军军方的决策。

最终,印度不顾我国的一再警告,悍然向我国边境发起侵犯,这背后,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有考尔的“功劳”。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全面爆发,而当时已经是参谋长的考尔,主动提出要去前线参战。

他这么做,倒不是因为他很勇敢,实际上他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履历镀镀金,毕竟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确实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战绩。

带着这种想法,考尔被任命为印军第4军军长,随后便去了前线。

原本他以为,到了前线之后,依照他对中国军队的“了解”,“强大”的印军部队一定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但真等打起来后他才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当年10月初,考尔不顾基层将领的强烈反对,以极其强硬的态度,要求印军主力之一的第7旅前往克节朗河作战,尽管部下一再劝阻,但考尔依旧一意孤行,甚至还在军事会议上提出,如不服从命令,将受到军事法庭审判。

而最终此战的结果是,印军第7旅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被我52师击溃。

这次战斗失利,考尔有很大责任,而在之后,考尔一方面为了挽回面子,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自己再找个机会镀金,他带着一帮参谋来到了瓦弄地区。

正是因为如此,考尔这才与丁盛指挥的五十四军交上了手。

但这次两军交手,并没有让考尔翻盘,反而是再次遭遇大败,他所指挥的印军第11旅仅坚持了十个小时,就被我五十四军击溃,除一部被直接歼灭外,剩余大部四散而逃。

虽说指挥上不行,但逃跑上考尔还是相当在行的,眼看印军被解放军打崩了,考尔“当机立断”,带着几个参谋和印军第11旅旅长迅速跳上飞机逃离战场。

由于接连使印军遭受惨败,考尔在战后不仅被勒令永久退役,甚至还一度遭到印军情报部门的调查。

而当时印度的一个军界人物就说,考尔的能力,只适合当个下级军官,超过团级都不行,不过,对于这些言论考尔丝毫不在意,反而在后来的回忆录中百般为自己开脱,甚至还大言不惭的说,印度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投入的兵力不够”。

当然这是后话,而在当时考尔跑了之后,却给五十四军带了不小的麻烦。

二、

丁盛后来在作报告时就提到,敌人在被击溃后,除了一部被当场歼灭外,剩下的全都跑了。

并且当时正值天黑,而瓦弄地区山高林密、石多草深,这些逃跑的敌人有的是三三两两毫无组织的散兵,有的则是三五十人有组织的小股溃兵。

复杂的地形、昏暗的环境,这都给追击俘虏带来了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该怎么办?最终,经过丁盛请示上级后决定,本着搜山就是进攻的继续这个宗旨,必须搜山,把能抓到的俘虏全部抓到。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还幻想着抵抗的敌人彻底认清现实。

之后,搜山工作全面展开,在这期间,战士们遭遇了诸多困难,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山路陡峭,几乎没有路,陡峭到什么程度呢?前面战士的脚跟,正好碰到后面战士的脑袋。

这还是困难之一,要知道当时战士们不是去郊游的,而是去追击那些藏在暗处的敌人的,并且这些敌人手里都有武器,因此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敌人伏击,必须保持百分之二百的警惕才行。

但即使是高度警惕,依旧在搜山过程中吃了不少亏。

丁盛就回忆到,130师388团的3连就打了一个莽撞仗,当时该连的连长和指导员带着战士们搜山,而在爬到一个高处时,发现了前方石头后面有几十个敌人。

尽管该连反应极快,在发现敌人的同时就迅速开火,但藏在石头后面的敌人早就瞄准了该连的战士,就等着进入射程后进行射击,因此一开打,该连就损失了几名战士。

不仅如此,敌人藏身的角度十分刁钻,并且火力还很猛,压得该连几次想冲过去都以失败告终。

到了最后,为了迅速解决掉这股敌人,该连的指导员带头从侧面迂回,虽说确实是解决掉了敌人呢的一个火力点,但最终这名指导员也壮烈牺牲。

战后统计,这次遭遇战,该连牺牲了二十多人。

面对牺牲,大家都十分心痛,毕竟正面战斗已经结束,没想到却在搜山过程中牺牲了,而这就更坚定了大家把“搜山就是进攻”命令执行到位的决心。

在此之后,搜山工作继续进行,但过程十分曲折和艰难。

当时参加中印边境作战的战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他们战斗经验丰富,尤其是对抓俘虏更是相当熟悉。

但随着搜山工作的不断展开,这些老战士就发现,抓印军俘虏,与当初抓国军俘虏完全是不一样的。

当初在国内作战时,国共两军双方语言相通,因此,首先没有了语言障碍。

而没有了语言障碍,就可能通过喊话让敌人投降,比如讲俘虏政策等等,从心理上就能瓦解敌人,最终让敌人主动放下武器。

但在这里,这一点就做不到。

第一是双方语言不通,对方听不懂我军战士在喊什么,而听不懂语言,就无法向对方去表述我军的俘虏政策。

这么一来,同样听不懂我军语言的印军,就只能顽抗到底。

所以,当时抓俘虏时很难的,根本做不到像国内时那样让对方一大片一大片的投诚,只能是一个一个抓,这期间就伴随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因此危险无处不在。

而对于这一点,战后张国华将军就提出,以后再和外国军队作战,一旦把敌人打散后必须在第一时间马上进行搜捕,防止敌人形成小规模的反抗力量。

并且,还要在每次作战时,提前准备好一部分部队专门用来搜捕俘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歼灭敌人。

经过数天的搜捕,瓦弄地区的印军除被击毙754人外,共有502人被130师俘虏,同时,在追击印军的过程中,130师缴获了大量装备,仅51口径以上的火炮就有62门,炮弹多达一万余发,而枪弹更是达到了100万余发。

这一仗,打出了130师的军威。

三、

正面战斗打胜了,追击俘虏的任务也完成了,那么战斗是不是就结束了呢?并没有,中央对130师以及其他部队的要求是“军政双胜”,所以,如何把俘虏政策执行到位,就成了下一阶段的问题。

丁盛后来就讲到,这些印军俘虏被被俘前后,对我军曾极度的恐惧,担心我军会枪毙了他们。

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不要让他们害怕,通过各种交流,俘虏们意识到解放军确实不会枪毙他们,这才慢慢的放下了戒心。

之后,就是解决俘虏们的吃饭问题,我军根据印度人的习惯,专门做了对方习惯吃的大米饭和油饼,这就让饿了几天的印军两眼放光,一个个也顾不上恐惧了,吃的是狼吞虎咽。

吃饱喝足后,就是给他们上政治课,为了让这些人弄清楚我军的俘虏政策,130师专门调来了好几个翻译,目的就是告诉这些印军士兵,这场战争,本不该发生,都是他们国内的野心家促成的。

通过不断地讲解,加上俘虏政策的执行到位,这些被俘的印军官兵,算是彻底认识到了什么叫做人民军队。

其中有个印军少校就说,他有两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是想不到他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我军消灭,在开战之初,他一直觉得印军战力不错,但真正等到与解放军交手后才知道,他太过坐井观天了。

而第二个想不到,是想不到我军的俘虏政策这么好。

这位印军少校,也算是参军多年了,早在印度没有独立前他就参军入伍,见过英国人,也见过其他国家的部队,既当过俘虏,也俘虏过别人,但他这是第一次见对俘虏这么好的军队。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名印军少校当时就是这种感觉。

还有一部分俘虏,通过我军的政策宣讲,真正意识到这场战争并不是他们之前所想象的那样,在开战前,几乎所有的印军士兵被灌输的思想就是中国占领的他们的土地,但通过了解他们才知道,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不仅如此,他们也知道了中国军队是爱好和平的,也是被迫打响自卫反击战的。

这些人,可能不会影响印度的大局,但他们是一颗颗种子,会把中国始终热爱和平的态度带回印度,届时,对于这些士兵,尼赫鲁政府是关也不是用也不是。

而这,就是我军优待俘虏政策的高明之处,通过优待俘虏,让这些人在回去之后成为一个个宣传中国立场的“移动宣传站”,让我们热爱和平的理念和态度传遍印度乃至整个世界,做到这一点,才算是这场战役真正的胜利。

0 阅读:0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