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周亚夫之死:平定七国之乱,却被汉景帝害死

品古观今呀 2025-02-25 14:06:01

公元前143年,长安诏狱阴冷潮湿。周亚夫攥着狱卒送来的生肉,仰天大笑:"陛下赐臣无箸之宴,原是要臣效樊哙啖肉!" 这位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不会想到,自己的刚直性格,竟成为帝王心中的一根毒刺。

景帝三年(前154年),梁都睢阳岌岌可危。梁王刘武的求援信如雪片飞入周亚夫大营,这位名将却按兵不动。校尉们焦急难耐,周亚夫指着沙盘解释:"吴楚锐气正盛,当纵其攻坚。待其师老兵疲,再断粮道可一战而定。"

三个月后,叛军因粮尽自溃,周亚夫轻骑追击大获全胜。庆功宴上,梁王冷眼相对——他记住的不是胜利,而是周亚夫见死不救的"旧恨"。

中元三年(前147年),汉景帝轻抚太子刘彻的额头,转头问周亚夫:"废长立幼,丞相以为如何?" 老将军慨然答曰:"太子国之根本,岂可轻动!" 此言触及皇帝隐忧:周亚夫连废立之事都敢驳斥,他日若辅新君,岂非权倾朝野?

同年秋,窦太后提议封外戚王信为侯。周亚夫搬出高祖"非功不侯"的祖训,却不知景帝早已属意幼子继位,正需拉拢外戚。当匈奴降将徐卢等人获封列侯时,周亚夫的劝谏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后元元年(前143年),宫廷夜宴。周亚夫案前摆着整块未切的彘肩,左右竟无匕箸。老将军蹙眉唤侍取器,景帝幽幽道:"这还不能让君满意吗?" 周亚夫免冠谢罪离去,背后传来帝王低语:"此怏怏者终非少主臣。"

数月后,廷尉府收到密报:周亚夫私购甲盾欲反。廷尉明知是构陷,却厉声质问:"君侯欲反地下乎?" 周亚夫绝食明志,五日后呕血而亡。未央宫传来消息那日,景帝正教刘彻兵法,案头《孙子》竹简赫然写着:"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这位曾力挽狂澜的名将,最终败给了帝王心术。他的悲剧印证了封建王朝的残酷逻辑:功高震主者,鲜有善终。

0 阅读:5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