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称帝,被世人嘲讽的背后是士族集团的不甘与蓄谋已久的反扑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8:36
序言

袁术,字公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群雄中最特别的存在。

他是第一个讨伐董卓,复兴汉室的诸侯之一,也是第一个公开称帝的诸侯。

然而仅仅不到两年就面临分崩离析、众叛亲离的下场,最终郁郁而终,吐血而死,一场啼笑皆非的政治闹剧草草收场。

袁术本人也成为当时诸侯以及后人嘲笑批判的对象,孔融称其为“冢中枯骨”,后世网友戏谑其为“骷髅王”。

很多人认为袁术称帝不过是满足其个人虚荣心的荒唐心血来潮,但却很少有人知晓,袁术称帝之野心谋划良久。

那么其中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袁术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称帝反汉呢?下面让我们走近那个纷乱复杂的时代,一探究竟。

东汉末年分三头:外戚、宦官和士人,袁家执士族集团之牛耳

在讲解袁术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东汉这个朝代。

东汉虽然承接西汉的血统和衣钵,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执政超百年的大一统王朝,但政权特征却与西汉大相径庭。

与西汉皇权至上和中央高度集权相比,东汉政权是皇权与豪强地主集团的联合政权,皇帝相对弱势。

再加上普遍短命(除了开国之君光武帝和末代帝王献帝,没有一个皇帝寿命超过五十岁),所以东汉皇帝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

相反,豪强地主阶级表现十分抢眼,成为东汉的执政根基,随着时代的变迁,豪强集团内部出现分化。

那些跟随光武帝打天下的豪强,以元勋身份瓜分社会资源,并通过与皇室联姻,成为顶级权贵。

其余中等实力以下地主垄断察举选官渠道,他们世代为官,沉淀为地方极具影响的世家大族。

又因为东汉儒学之风盛行,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豪族把持教育资源,形成庞大的士人团体。

东汉后期,皇帝为了强化皇权,大力扶持宦官,极力打压外戚,到汉桓帝、灵帝时期,朝廷形成外戚、士人和宦官三大政治派系。

由于价值观和政治文化背景的关系,外戚和士人联合起来与宦官对抗。

而士人集团凭借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地位,又通过察举制,源源不断的向朝廷输送后备力量,使士人集团成为左右朝局的强大力量。

我们的主人公袁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场。

袁术,生辰年月不详,出身于豪门显贵汝南袁氏,袁家四代出了五位三公级人物,被称为四世三公,在士人群体中有强大的影响力。

袁术的父亲袁逢为司空,他是袁逢的嫡次子,他的同母弟袁基为太仆(九卿之一,皇帝的司机),袁绍是他的堂兄。

虽然在当时袁绍的名望和号召力更强,但袁绍为庶出,从血统上,袁术更具有优越性 所以袁术从未把袁绍放在眼里。

袁术年轻时以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玩够了就开始走仕途。

由于家庭的关系,袁术的仕途简直不要太顺,先被举荐为孝廉,后一路升迁,年纪轻轻便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保卫皇帝安全,相当于中央警备团团长)等职。

可以说,他的起点已经是常人难以企及的终点。

189年汉灵帝驾崩后,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外戚迎来最后的荣光,士族团体受到重用,袁术与袁绍作为头部士人自然得到何进拉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何进执政不久就被十常侍等宦官集团杀害,袁术兄弟趁机带领何进部下杀进宫中,一举铲除宦官势力,至此外戚宦官同归于尽。

然而袁术等人没来得及补上中央权力真空就被凉州军阀董卓捡了漏。

董卓趁乱兼并何进的部队,又杀掉执金吾丁原,吞并中央禁军,迅速成为东汉朝廷的实际控制者。

要知道,董卓原本是袁术叔父、太傅袁隗的属吏,听命于袁家,董卓进京也是得了袁家的密令。

袁家就是希望戚宦火并之际,利用董卓军队控制政权,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董卓从看门的狗变成吃人的狼。

董卓入主洛阳后,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袁家兄弟眼见争不过,便逃出洛阳。

袁绍北逃至冀州,袁术则南逃老家南阳,不久他得到长沙太守孙坚的支持,杀死太守张咨,占据南阳。

南阳作为光武帝老家和龙兴之地,实力雄厚,户口数百万,袁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跻身于最强诸侯行列。

而那个时候的曹操还在伺候董卓,刘备还在织席贩履谋生。

僭越称帝,袁术的纸面实力确有这个资本

190年初,关东十一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袁绍被推荐为盟主,诸侯分三个方向进攻洛阳,其中袁绍屯河内,袁术屯南阳,其余像张邈、曹操等等屯酸枣。

在近一年的讨董战争中,河北诸军连战连败,停滞不前,只有袁术一部进展顺利,当然这要归功于麾下先锋孙坚。

孙坚不愧是江东猛虎,他不仅击败吕布、斩华雄,还重创董卓亲率的西凉主力,董卓被迫西逃长安。

当孙坚率军进入洛阳后,无意间搜寻到传国玉玺。此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袁术耳中,他便逼迫孙坚交出,孙坚拒不承认。

很明显,袁术早有二心,讨伐董卓复兴汉室不过是扳倒西凉军事集团,扩大势力范围的借口。

献帝西迁长安后,诸侯联军停滞不前,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倾轧不断,袁绍欲立汉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写信给袁术,希望得到其支持。

但袁术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意拥立成年的汉朝皇帝,更不想坐视袁绍挟天子令诸侯,在给袁绍的回信中,以公义为由不赞同袁绍的提议。

袁氏兄弟各自心怀鬼胎,谁也不服谁,最终分道扬镳。

讽刺的是,袁氏兄弟是当时诸侯实力最强大的,也是最有能力挽救汉室的,但却是第一个翻脸内耗的诸侯,他们对中原混战,诸侯割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外,在起兵之初,董卓杀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将袁氏宗族尽皆处死,汉室与袁家的联系几乎全被切断,袁术没有了政治包袱,自然轻装前进,在称帝的道路越走越远。

袁术把袁绍看作最大竞争对手,当时袁绍在河北大肆扩张,袁术便与幽州军阀公孙瓒结盟,以此压制袁绍。同样,袁绍为了牵制袁术,与荆州牧刘表结盟。

当时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

“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

可见,当时的舆论仍然被袁氏家族控制,袁术作为袁家嫡子野心勃勃。

192年,孙坚在攻打刘表时被设伏杀死,孙坚旗下军队全被袁术吞并,袁术实力大增。

不过南阳为四战之地,易攻难守,袁术遂领军北上兖州,这里诸侯混战,黄巾余孽犹存,袁术想把兖州据为己有,还能获取大量兵源。

只可惜曹操异军突起,双方为争地盘大打出手,结果就是袁术被曹操打的大败,一路南逃至寿春才站稳脚跟。

此后袁术在淮南迅速扩张,不到两年时间里几乎占据整个淮河流域。

最关键的是,淮南地区较少受中原战乱影响,社会稳定富庶,人口众多,袁术有足够的实力傲视群雄。

与袁术的意气风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献帝的落魄。

195年冬,董卓余部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追击汉献帝及公卿百官,献帝狼狈逃到黄河北部,身边御林军不足百骑,只能住农家,吃粗粮,皇家威严礼仪全失。

一向看重礼乐尊卑的袁术认为时机已到,便召集群臣,商讨称帝。

袁术的意思是刘氏已经衰微,无法号令天下,袁家四世三公,百姓们都愿归附,我称帝完全是秉承天意,顺应民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袁术称帝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袁氏作为士族领袖,熬死了外戚宦官,熬掉了刘氏宗室,轮也该轮上位了。

当袁术把问题抛给大臣,没有人敢说话,只有主簿阎象一针见血的指出:

“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的臣子。袁家累世高官厚禄,还比不上姬氏家族的实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但也比残暴无道的纣王强得多!”

一番话下来,袁术哑了火,但还是不甘心,又去找几个信任的名门心腹之臣询问,得到的回答都是不行,袁术虽然不高兴也只能作罢。

斗转星移,到了公元196年,仅仅一年,情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

同样,袁术也没闲着,他与公孙瓒、徐州牧陶谦结成联盟,公孙瓒居于塞北,长期与鲜卑、乌桓作战,骑兵战斗力强悍,陶谦治下的徐州稻谷丰积,百姓安居。

而袁术坐拥扬州六郡、江淮平原,统领大军近二十万,可谓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论单挑足以碾压任何对手。

要知道,官渡之战时,曹操精锐不过两万兵马,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作战主力仅仅五万。

不过最让袁术野心膨胀的是一年前孙策将其父留下的传国玉玺押给袁术,以此借兵平定江东。袁术有了玉玺的加持,强化了称帝的合法性。

从外部来看,西面的刘表优柔寡断,一味割据自保,东南的孙策尚听命于袁术,徐州陶谦虽死,但袁术联合吕布赶走了与其作对的刘备。

强大的物质条件和宽松的外部环境使袁术拥有了称帝的基础。

当袁术看到曹操挟献帝时自然怒火中烧,届时曹操势必拿献帝旗号对其打压,这样将会给他造成不小的麻烦。

现在的问题是汉献帝和传国玉玺哪个更有价值,为了不被曹操钳制,袁术决定豪赌一把。

挟天子不如自己成为天子,毕竟自己兵精粮足,财力雄厚,有称帝的资本,只需等待一个契机。

197年,曹操被南阳军阀张绣打败,曹操损兵折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阵亡,这一切被袁术看在眼里,原来挟天子的曹丞相不过是纸老虎。

不久,袁术正式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既祀天地,昭告天下,他以为天下百姓诸侯会望风而降,拍手称庆,不承想竟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士人领袖众叛亲离,成为逐鹿中原第一个出局的诸侯

袁术称帝后,为了削弱曹操北图中原,就派韩胤出使徐州,寻求与吕布结盟,让吕布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

但吕布不光没答应,还把韩胤送到许都交给曹操,曹操毫不犹豫的将他咔擦了。

同时,孙策也站出来公开反对袁术,并将袁术安插在江东的官员全部驱逐、关押,袁术的战略处境急转直下。

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把袁术弄懵了,明明自己是实至名归,倍受推崇的士族领袖,怎么突然成了过街喊打的老鼠。

愤怒的袁术提兵数万,分七路攻打吕布,一来便于新帝立威,二来趁势攻取徐州,扩大势力范围。

不过结果大跌眼镜,吕布轻松策反韩暹、杨奉反袁,要知道,韩、杨本是山贼,因护驾献帝东回洛阳而成为地方军阀,后被曹操驱逐,才逃到袁术处。

对于袁术僭越称帝,韩、杨并不感冒,所以被轻松策反,而后吕布率军大破袁术,战死、溺死者不可胜数。

吕布乘胜追击,水陆并进,将袁术打回寿春。

没打过瘾的吕布又写信给袁术,将他狠狠羞辱一番,说他喜欢说大话糊弄天下,看上去军势强盛,猛将如云,最终却是鼠窜寿春,而自己则是虎步淮南。

袁术性格孤傲,自视甚高,但刚刚出师就被区区吕布打败,还被言语侮辱,气的差点吐血。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曹操,曹操一直想收拾袁术,如今袁术僭越正好给了曹操出兵的机会,又值袁术新败,曹操决定兴兵讨伐。

同时给吕布和孙策封官许愿,晋孙策为吴侯,承认孙策对江东的占有,袁术一下子陷入腹背受敌境地。随后曹操亲率大军,联合吕、孙共同攻打袁术。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淮南爆发旱灾,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许多地方断绝人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而曹操的到来给了袁术致命一击,袁军人心涣散,无心恋战,主力或逃散或被曹操歼灭,从此袁术一蹶不振。

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写信给袁绍,乞求北上投奔,袁绍表示接纳,不过曹操偏偏不给袁术一丝丝希望,他派刘备、朱灵截住去路,袁术只得退回寿春。

此时的袁术彻底陷入绝望,时值六月盛暑,袁术想要蜜浆解渴,厨夫毫不客气的回怼,水都没有,哪来的蜜!

袁术无奈叹息,瘫软的躺在卧榻,最后呕血斗余而死,一代枭雄就此结束自己跌宕传奇的一生。

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袁术称帝可谓痴狂,归根结底是袁术误判了形势,他以为天下仍然是士族的天下,毕竟黄巾之乱距自己称帝不过十年。

但仅仅十年,江山早已变色,地方军阀已取代士人成为话事人,看重的是地盘和兵力,袁术僭越给了军阀讨伐并瓜分其地的借口。

而袁术想依靠士人影响主宰中原无异是空中楼阁,最终自食恶果。

0 阅读:8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