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休假在家,把《大明王朝1566》又刷一遍。
这部剧中的每个人都很聪明,但却把大明治理得稀烂。唯独有一个叫海瑞的人,他的能力很强,很聪明,也很有手腕,但他却从不把这些能力用于给自己谋利,而是一切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一心为百姓谋福利。可他的结局却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最终,也照样没能挽救大明。~~~我自认为比海瑞差得多了,身份地位不如,个人能力更是差得远,无非是吐槽一下设计院,过一过嘴瘾。因此,我也从没指望能靠吐槽,挽救整个设计行业。我所能做的,最多就是让年轻人尽早看清行业真相,不要因为一时的想当然,而错失人生中仅有一次的宝贵选择窗口。~~~如果套用大明王朝中的设定,我应该是属于开局就被乱棍打死的“造谣者”,而被我批判的那些设计院高层,则是属于“严党”。每当“严党”听闻灾民闹事,都要深深地叹一口气,说:“唉,百姓不体谅CT的难处啊。”

每当设计院高层听闻迟英又发吐槽文了,也都要深深地叹一口气,说:“唉,你不体谅院里的难处啊。”有人觉得我吐槽设计院,是因为我不懂管理公司。他们觉得设计院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错,“低保底薪+预发绩效”是最高效的薪酬管理手段,裁员不给赔偿也是每个公司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诚然,公司经营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利润,而利润的唯一来源就是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所以,如果对劳动者的剥削不够残酷,那么公司管理者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或其走狗),就不配自称“公司管理达人”。从这个角度看,公司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天然就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因为劳动者拿的越多,公司的成本就越高,利润就越少。反之,公司攫取的利润越多,留给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就越少,工资就越低。既然是对立关系,我想我们就不要搞什么“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奉献精神”之类的玩意来偷换概念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夺,这是近200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阵营所共同信奉的信条,也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唯物主义真理。因此,设计院的底层逻辑,就是设计院通过垄断生产资料,来压榨设计师的剩余价值。设计院与设计师之间,没有什么温情脉脉的人文情怀,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既然是剥削,那设计师作为被剥削者,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不满,因为被剥削本就是一种反人性的“异化”过程。如果设计院高层要求设计师一个个都被洗脑成为“精神设计院长”,产生“脑臀分离”的错觉,坐在劳动者的工位上,却天天思考如何通过降低自己的工资,来为资本家增加利润,甚至质问我:“如果你是设计院管理者,你会主动给员工多发钱吗?”那么对这样的人家,我也想问他一句:“如果你是设计院画图匠,你会主动降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