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抓落叶》是美国作家汤米·巴特勒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充满哲理又具有科幻性质的现实主义小说。拿到此书时,我怀疑自己在同时阅读两本书,因为书中平行记录着两种不同的故事,一个关于艾略特从出生到死亡,一个关于创造人类的X星球上发生的事。
小说的主人公艾略特从小敢于梦想到最后学会缄默寡言,学着按照他人的期待生活,随波逐流成为了最安全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周围的世界加速下沉,他在不断寻找逃离的方式中却意外抓住了留下的希望。而一个名叫梅里亚姆外星机构的女员工创造了人体,她担心他们所创造的人类去了地球之后就不会再返回他们的星球,于是梅里亚姆在近乎完美的身体上做了修改,在人体胸腔内部心脏旁边设置了新月形状的空洞。
巧合的是这两个故事的交叉出现,向读者证明了人生要学会控制欲望,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随波逐流的道理。如《无声告白》中提到的:终此一生,我们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今天,我将从刻意迎合、认清欲望以及抓住希望三方面对本书进行一个解读。

8岁的艾略特和哥哥在家的前院比赛抓落叶,从小聪明的他早已知道抓落叶的秘诀:不是快狠准,而是静止。先耐心观察风速和方向,在树叶犹豫不决、回旋下落的瞬间,轻柔地接住它。但为了让哥哥高兴,他假装输掉了抓落叶的比赛,从此这样的行为变成了他人生的每一天,他也会向观察落叶一样关注着周围每个人的期待。
长大后,艾略特处处让着哥哥,听从父母安排、勤勤恳恳工作、处处迎合他人,他不再理会自己的感受,不失望、不委屈、不难过,也不再快乐。也许是性格的原因,艾略特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另类存在。
蒋方舟曾说:“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献媚的人。”
艾略特处处迎合他人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习惯看人脸色、不敢拒绝、害怕失去,他们看起来很乖巧不哭不闹,仿佛只要别人开心,他们的选择就是对的,只要是你想要的东西,他们愿意双手奉上。

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把这样的行为比喻为“洋葱型人格”,当你一层一层地剥开,你会发现他没有内核,没有本质的自我。
刻意迎合他人来换取大家的喜欢,永远都是最差的方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丢掉自己的本质和价值,只有用最真实的自己,去吸引真正欣赏你的人,你才能赢得别人的眼光。
02认清欲望,你能看到的是奋斗的轨迹而非失败在《抓落叶》一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艾略特的一生,也看到了创世与未来两部分。在创世的故事中,两位喋喋不休的天使创造了人类也留下了遗憾。梅里亚姆在人体中开了一个洞,她的本意是希望人类在地球的旅程无法感到满足时,就会心甘情愿的回来。可惜事与愿违,人类一心只想追求快乐,人类不仅没有回去,也变得异常痛苦,留下的空洞仿佛装满了人类无法满足的欲望。
梅里亚姆与乔利斯为了弥补这个过错,决定帮助人类实现内心的愿望。他们变成圣诞老人、牙仙、小矮精......来实现人类的愿望。然而,他们的辛苦付出并没能满足人类对欲望的需求。

都说欲望是无穷的,人类只要活着欲望就很难消失。X星球的一位女员工曾说,人是被欲望拖累的,欲望注定无法填补,所以人注定失败。
事实上,欲望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既爱又恨的存在。从正面来说,如果人类缺乏欲望还会停留在原始社会,没有欲望就没有现在科技的发达,因为欲望的驱使,一个陷入饥寒交迫境地的人也可以白手起家。从反面来说,一个人努力赚钱本来是为了过上好的生活。然而,很多人却忘记了本来的目的,变成了拜金主义者、变成了金钱的奴隶。那么,他必须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服务好钱这个奴隶主,甚至要为此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
所以说,欲望是前进的动力也是沉沦的开始,它始终以一个矛盾存在。我们之所以轻易被欲望打败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清欲望的本质,当你认清了欲望,你便能看到自己奋斗的轨迹而非失败。

艾略特有两个好朋友分别是班诺尔和萨莎,他们结识于自杀互助小组。班诺尔会穿越时空,他曾问艾略特:“为什么人们总是把快乐当做人生的唯一目标呢?”班诺尔不明白这一切,于是他在某一个晚上,穿着他在重要场合才穿的西服套装,从一个没有人关注的大桥上飞跃而下,去了另一个世界。
面对班诺尔的离去、情人珍妮佛的背叛,艾略特感到了更加的孤单,走进奇迹之门的渴望再次进入他的心底。艾略特甚至把写好的遗书寄给母亲,然后去挑战恶贯满盈的毒贩,希望借他们之手结束自己的旅程,好在警车的轰鸣声救下了他。
正当艾略特苦思如何结束自己的旅程时,萨莎带着刚完成的小说出现在眼前,她请求艾略特在离开之前先阅读完这本不会发表的小说。萨莎的温情和体贴让不断逃离的艾略特放弃了逃离的念头,重新找到了希望。

王尔德曾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纵观全书,艾略特的人生虽然带有悲观的色彩,但他在关键时刻放弃了逃离,并且在晚年的岁月始终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的朋友班诺尔还是萨莎,他们都曾以悲观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但他们同样以自己的独有的方式来过自己的一生。
其实,人最大的“人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写在最后:汤米·巴特勒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在《抓落叶》一书中采用了嵌套三重故事的写作架构,把创世部分、未来部分与艾略特的一生结合在一起,几个故事的交互式推进不仅让读者不仅感受了艾略特奇特的一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萨莎从未发表的小说故事。
难怪艾略特会说:“我是萨莎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我是主角,还有梅里亚姆和乔利斯,两个唠唠叨叨但好心肠的精灵。”

作者通过这部充满哲理又具有科幻性质的现实主义小说向我们阐述一个重要信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快乐的人,有的也只是一颗不肯快乐的心。外界所影响的往往只是表面的,最终决定的还是内心的抉择。你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日子。总而言之,按自己的意愿过好这一生,我们才能做到不枉此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