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猩锐传媒创始人兼CEO、财经专栏作家陈琦的公益直播课《创始人超级IP之“人设基本盘”与“内容方法论”》
近期,淘宝总裁蒋凡绯闻缠身,明星罗志祥人设崩塌,着实让吃瓜群众目不暇接。据悉,事后蒋凡被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职级从M7降级为M6;而罗志祥签约代言的几家品牌,悄悄撤销了合作,并下架了代言产品。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人设崩塌导致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个人和企业品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在这里,所谓的人设就是指“别人眼中的你”,人设管理也就是“印象管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自觉地通过某种具体的行动来塑造自己的人设:美食、旅行、书籍——文青人设;开会、健身、马拉松——励志人设;晒娃、培训班、夏令营——虎妈人设。通常人设的形成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是主动选择。你接受到很多信息,比如学校教育、社会经历、后天阅读,你可能在这些里面主动选择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旦你选择了,你就会对这类人应该有的样子进行模仿学习,这是完全主动行为。
第二种是环境需要。所谓环境需要,就是当下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人设,你主动靠上去。不管你是真心的还是装的,在环境作用下你做出这样的改变,多半是因为在这个环境下,这样的人设更有市场,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这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相结合。
第三种就是外界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设,自己说了不算,别人帮你决定了。别人把你打造成一个相应的样子,这就是一种完全的被动,比如明星的人设。当然,这种外界选择并不一定有非常明晰的界定,甚至也包含了第一种和第二种。
人设相当于一个人的专属标签,这是让别人记住你,产生差异化认知的特定印象。能够让你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并且强制关联你所从事的职业、具备的技能,及时心智卡位,作用于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打造人设实质就是打造个人品牌和企业形象,成为一种常见的营销战略。
早年的聚美优品之所以被大众熟知,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创始人陈欧的个人品牌。年轻帅气、高学历的霸道总裁是他的人设,向企业注入年轻、自我、随性、品质的品牌基因,将企业品牌形象带入新的高度。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人设,马云是能言善辩的乡村老师代言人、董明珠是强势、专断、霸道的女企业家、刘强东是重情重义、江湖气概的“农民企业家”,个人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大品牌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设经济实则是一种粉丝经济,通过对自身外在形象、人格魅力的塑造,来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打造一个成功的明星人设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时间和精力,但人设崩塌也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导火索。盘点众多人设崩塌的案例,无外乎是个人生活问题,或者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者遭遇黑公关。
关于打造企业创始人人设,首先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也就是定位;其次借助三板斧(塑造形象、输出价值、社交维护),然后设计一套内容方法论,有计划、持续的向外界展示输出;最后交给时间去验证。
第一步:定位(自我认知)
统筹自身的外在层、角色层、资源层、能力层和初心层,寻找合适的方向,专注做擅长的事,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些是打造人设的基础。 我们拆解凯叔的案例,可以看到他的典型外貌特征是光头,角色层是播音员、主持人和创业者,资源层是媒体,能力层是播音主持和名人效应,初心层是打造国内最大的儿童有声读书平台。所以,大家要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也就是个人IP的发力点。写作?唱歌?演讲?表演?颜值?技能?某项业务能力?专业知识储备?这就是打造人设的第一步——认知定位。
第二步:三板斧发力
形象分为外在形象(外貌、穿着、语言、动作)、内在形象(气质、性格特点、价值观、人生态度)、人格特质(打标签、真实、高辨识度、有特色) 360创始人周鸿祎因常穿红衬衫、性格直爽、喜欢怼人,被称为“红衣大炮”。作为产品经理出身,尤其注重公司的创新能力、产品思维、与众不同,在3Q大战中一战成名,后又著有《颠覆者周鸿祎自传》,鲜明的内在形象与内在性格,使得他的“产品经理人设”和“大炮人设”在企业圈内独树一帜。
要想让人设更加真实丰富且有影响力,就需要向外界持续输出价值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被受众接受、认可,并产生正向反馈。一般人物的IP类型分为网红型IP、商业型IP、知识型IP、匠人型IP四大类,企业创始人归于商业型IP,这一类人群的受众人群是产品用户。所谓的“价值”就是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创始人的经验和认知,而这些价值是可以通过写作和演讲的方式传播的,在这个过程中,价值产生影响力转化为一种价值观。
输出价值需要多种媒介的传播来触达IP受众,其实有一个高效的渠道可以在短时间内塑造人设和IP,那就是我们的社交熟人圈——微信朋友圈。不可否认,我们身边的人脉最终都将沉淀到私域流量工具微信上,微信朋友圈是你在另一个空间的生存方式,是公众人格和隐形简历。朋友圈作为展示自我的窗口,可以让微信好友在短时间内通过朋友圈状态对我们有一个基础认识。因此经营好朋友圈就是经营人脉圈,做好社交维护至关重要。
经营朋友圈要注重以下三点: 1. 请谨记,朋友圈状态只应有三条:我挺忙,但很好;我很强,且有用;我这人很有趣。2. 最好的朋友圈状态是“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适当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打造正能量朋友圈。3. 除了经营朋友圈的内容,也要积极经营朋友圈的“关系;观察并学习你喜欢的人的朋友圈。
在编写朋友圈内容的时候切勿做拿来主义,我们应该做自己的原创朋友圈,因为只有原创才会有差异性、新鲜感和吸引力。且同时对待不同的场景就要不同表达方式,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不能千篇一律。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一定要是对别人有价值的内容,你需要付出,而不是单纯的索取,你在朋友圈贡献价值,顺便让大家明白你是做什么的,那么当大家有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想到你的。
在这里,我讲一下李开复的传播案例,大家可以借鉴。李开复每出席一场活动都会在演讲最后在大屏幕上放上自己的微信,因此每场活动都会收到一大批精准的粉丝。目测他的微信有数十个,以每个微信5000好友,他的微信好友高达数十万,每次主微信号发布朋友圈之后,其他微信和微博会跟着转发,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反馈。除此之外,李开复布局了所有的自媒体渠道,以微博为核心进行二次传播,再加上本身就是公众人物,自然会有很多第三方媒体跟踪报道,影响力就是这样层级递进的关系传播出去。
第三步:内容方法论
企业创始人的人设需要“内容”做支撑,公司产品、技术研发,企业管理、重大事件、荣誉成就等都可以是内容创作的素材和方向,这些可以通过创始人为第一视角,以经验分享、人物访谈、第三方评论等形式向外输出图文、音频、视频。内容要坚持四大原则:原创、真实、观点独特、高识别度;统一企业、产品、个人,做到调性统一;与企业的阶段性目标与战略相匹配;内容题材尽量适应不同平台的用户需求。
无论是登台演讲,还是写书立著,李开复所有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的。那是因为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主要投资和孵化的赛道是人工智能,因此便把李开复打造成人工智能布道者人设和权威专家学者,这样就能拥有很强的行业话语权,也更容易整合业内资源,以及进一步粉丝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