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没那么难,了解这套中医疗法就够了!【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

中国医学传播网 2021-03-05 15:20:22

【本文阅读大约需要三分钟】

这一期我们来讲一讲抑郁症应该怎么治疗。

在这之前,首先要简单地了解一下抑郁症的成因,“治病必求于本”,如果我们能从根本上解决致病的原因,也就能更好地治疗抑郁症了。

抑郁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性格因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躯体疾病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脑部神经递质的失衡,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原因上有一定的作用。

有时,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糖尿病、不孕不育等常常诱发抑郁症。

另外,生活作息不规律、高强度流水线作业、独居、长期承受暴力威胁、家庭关系不和、人际交往障碍、人格偏颇等人群是抑郁症的易患人群。

由此可见,抑郁症的发生大部分与生活习惯、环境,性格行为方式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帮助改变,从而消除造成抑郁症的原因,改善抑郁的症状。

正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果我们不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改善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或性格行为方式等抑郁症产生的“温床”,而只是被动地寻求药物的治疗,那么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就指出:“人有病在七情,非药可治也,还即以情治之。”

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抑郁症的个人调理攻略——

合理安排生活

可以列出日常生活表,通过建立基本的作息、课业、工作任务等来保持生活的规律性和活力,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嗜好,这些对改善抑郁有重要意义。

音乐疗法

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通过音乐与脏腑气血之间的共鸣,音调之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之振动相合时产生的共鸣以条畅气血、平衡阴阳。

《黄帝内经》指出“肝之音为角,在志为怒;心之音为徵,在志为喜;脾之音为宫,在志为思;肺之音为商,在志为悲;肾之音为羽,在志为恐。”阐明了五音、五情、五脏之间的联系,指导了音乐疗法在治疗时的选曲原则。

如《紫竹调》以属火之徵音合属水之羽音可以起到平和心气的作用;《阳春白雪》以属土之宫音、属火之徵音合属肺金之商音来培土生金、养肺润肺;《梅花三弄》以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促进肾气蕴藏;《胡笳十八拍》以金之商音的肃杀配水之羽音的柔和来平肝降火……

运动疗法

有氧运动能提高体内5-羟色胺的含量,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内啡肽,后者具有调节情绪、使心情愉悦的作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至少每天运动30分钟,固定的运动时间也有利于形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中医的传统保健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气功等,它不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而是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锻炼,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帮助排除杂念,减轻不良情绪对心理的刺激,慢慢地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

移情易性法

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工作任务上,尝试培养一门新的兴趣,或是改换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陆士谔《士谔医话》:“女子善怀多郁,却是此病病源,倘服舒郁宣气之药,而病者情志不怡,日增烦恼……何可得也……惟第一需请病者自寻快活,倘迫于环境,不能自乐,日坐愁城中,则服药定然无效,不必劳驾枉顾也。”

放松疗法

是指通过一定的肌肉训练程序,有意识地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身心紊乱状态以起治病作用。

放松疗法具体操作

坐在或躺在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尽最大可能地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全身放松的步骤如下:

握紧拳头—放松;伸展五指—放松。收紧肱二头肌—放松;收紧肱三头肌—放松。耸肩向后—放松;提肩向前—放松。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右—放松;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左—放松。屈颈使下颌触到胸部—放松。

尽力张大口—放松;闭口咬紧牙关—放松。尽可能地伸长舌头—放松;尽可能地卷起舌头—放松。舌头用力抵住上腭—放松;舌头用力抵住下腭—放松。

用力张大眼睛—放松;紧闭双眼—放松。尽可能地深吸一口气—放松。肩胛抵住椅子,拱背—放松。收紧臀部肌肉—放松;臀部肌肉用力抵住椅垫—放松。

仰腿并抬高15~20公分—放松。尽可能地“收缩”—放松;绷紧并挺腹—放松。伸直双腿,足趾上翘背屈—放松;足趾伸直跖屈—放松。屈趾—放松;翘趾—放松。

与现代放松疗法不同的是,古代中医更重视通过心理放松以达到防病袪疾的目的。其理论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澄心静志、淡泊欲望以减少烦恼。

膳食调养

营养搭配合理,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禽、肉、蛋,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定时定量。晚餐不宜过饱,以免胃腑胀满、气机不降影响入睡。

中医适宜技术

针灸具有通过纠正阴阳偏盛而调整神志的作用,对于一些因经络气血不畅造成的抑郁症,也可通过推拿手法达到疏通气血、调节情志的作用。

可以自己经常点按揉捻太冲、合谷、神门、内关等穴位舒畅气机、宁心安神。

总之,以上的各种方法归根结底都是旨在通过积极主动的健康行为激发自我的潜力,促使人体产生自组织的适应性变化,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程度的自我平衡,达到机能提高、消除疾病、维持人体处在健康状态的目的。

最后,愿你善待你自己。

【请随手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有用的科普】

最后,我还想要提醒大家,健康人生离不开日常养护,每天锁定这里3分钟,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健康科普开始。

专家介绍

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副会长伍文彬

擅治病种

遵循老年病的临床规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

感冒、咳嗽、哮喘、慢支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认知功能康复,脑梗塞及后遗症功能康复;

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

综合运用中药汤剂、穴位贴敷等辨证论治:

头晕、失眠、出汗、消化不良、疲倦、便秘、手脚心发热等中医内科杂病。

0 阅读:194

评论列表

--永o世--

--永o世--

2
2021-03-06 10:02

牛逼[点赞]现在是什么病都敢治

中国医学传播网

中国医学传播网

中国医学传播网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