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通常情况下,只要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希望,就不会走极端,同时也不会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根本性调整。这是人性的优点,也是人性的弱点。而在这场俄乌冲突中,西方阵营正在利用这一人性中的“弱点”,让普京在倒台前始终能够看到获胜的希望,并慢慢使其“窒息”。
在这场俄乌冲突的博弈中,俄罗斯庞大的核武库始终是西方国家绕不过去的坎。从俄罗斯方面来说,梅德韦杰夫等高层时不时地会以“核战争”来敲打和警告西方。
而从西方阵营来说,小心翼翼地试探、“挤牙膏”式的武器援助则说明,为了避免核战争,他们正在对俄罗斯使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则是:让普京始终能够看到“获胜”的希望,然后寄望于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并促成普京政权“垮台”。
目前流亡在德国的伊戈尔·艾德曼是俄罗斯的社会学家和体制批评者,他将西方的对俄战略总结为“消耗俄罗斯和慢慢‘窒息’普京”的模式。他认为,基于担心激怒普京和俄罗斯的原因,西方不愿做出“突然”的动作。为此,他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对付“眼镜蛇”的比喻。
伊戈尔·艾德曼比喻道:“当你走进一个房间看到一条眼镜蛇时,你不想也不能做出突然动作。因为,它会扑上去咬人——咬人的核武器。你必须小心地、巧妙地压碎它,让它窒息。这样的话,它甚至没有时间折断,因为你的靴子已经踩在它的喉咙上。而西方国家正在(以此方法)慢慢‘扼杀‘普京。”
伊戈尔·艾德曼还进一步解读道:“(西方的)这个想法是让普京直到最后一刻都希望得到一些东西。然而,当他意识到他的政党已经失败时,他将不再有资源采取极端行动,比如说发动核战争。也就是说,当他伸手去拿核按钮时,核按钮可能已经不在了。”
伊戈尔·艾德曼称:“普京以为乌克兰很快就会投降。这完全是一种错觉,永远不会发生,但他指望这一点。‘疯狂’的梅德韦杰夫亦是如此。”艾德曼还强调,西方对俄罗斯的压力和对乌克兰的援助一直在逐渐增加,对普京“扼杀”也在慢慢地、有系统地、不退缩地进行着。
伊戈尔·艾德曼是俄罗斯的反对派,是坚定的“反普京”人物,他的话难免具有“倾向性”。不过,客观地说,他对西方战略的分析,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因为,从一年多来俄乌冲突的过程来看,西方的策略其实就是在慢慢消耗俄罗斯的同时,还给普京留下某种“希望”,但“绳索”却是越勒越紧。
从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层面来说,西方所秉持的原则其实就是“挤牙膏”模式。先是一些防御性质的单兵作战轻武器,后是具有进攻性的“海马斯”等中型武器,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可以用于战役的西方主战坦克等重型武器了,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台风”、“F系列”等西方战斗机也会逐渐列装乌克兰军队。
而在西方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的过程中,俄方可以说是没有间断过警告。但“红线”却又被西方的这种“挤牙膏”模式所消弭。因为,俄罗斯会觉得:这种零零碎碎的武器援助不会对俄罗斯构成根本性威胁,自然难以下定使用“大杀器”来阻止的决心。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的那段时期,俄罗斯与西方展开了一场“能源博弈”。客观地说,对于从能源方面制裁俄罗斯的做法,欧盟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比如,匈牙利就不断在“使绊子”。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俄罗斯信心和希望,使其产生了欧洲离不开俄罗斯的“幻想”。因此,在那段时间里,舆论场上不乏“欧洲无法过冬”等论断。
然而,当欧洲人找到新的能源供应渠道后,它们“义无反顾”地隔断了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联系。尽管欧洲人也在“痛”着,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失去辛辛苦苦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欧洲能源市场。至于是否会“心痛不已”,只有俄罗斯人自己清楚。
就在俄乌冲突爆发不久,俄罗斯西、北方向的两大邻国芬兰和瑞典迅速申请加入北约。而在此时,北约内部的土耳其和匈牙利相继表达了“阻止”之意,这又给俄罗斯带来了“一线希望”。
然而,土耳其和匈牙利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它们并不是真心,也没有能力阻止。结果就是,在俄罗斯及其支持者的“幻想”中,芬兰已经于4月初正式成为了北约成员,不出意外的话,瑞典加入北约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西方的舆论场上,一直都不乏对“援助乌克兰和削弱俄罗斯”唱衰的声音,难免会让普京抱有“西方反俄阵营会生变”、“援助乌克兰会减弱”的幻想,自然也会影响普京对局势走向的判断。
比如,在马克龙最近突然提出“欧洲战略自主论”后,舆论场随即就有了西方对乌克兰援助将会大大减弱的判断。然而,在紧接着的G7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反而是“强化对乌克兰的军援”。显而易见,即便是法国,它也没有扭转西方对俄“战略方向”的能力。直白地说,如果俄罗斯对此抱有“幻想”的话,难免会影响到普京的战略判断,会因此失去“调整”的机会。
在乌克兰战场上,西方同样是在给普京留下了幻想的空间。比如说在巴赫姆特战役中,俄军似乎取得了很重大的突破,甚至使普京看到了“再进一步”,甚至是在整个乌克兰战场上“获胜”的可能。可是,如果从深层次来考虑的话,就会发现此役的颇多耐人寻味之处。
如果说俄罗斯真的具有在乌克兰战场取胜的实力,那就要考虑这场并不算大的巴赫姆特战役已经打了九个多月时间,而且,目前仍然未拿下来的事实;如果说乌军真的如此羸弱,那么,为何只要乌克兰一有增援部队上去,战场态势就会被扭转?显而易见,乌军是有所保留的。
美国和北约为什么会让乌克兰军队在巴赫姆特战役中有所保留?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配合西方对俄罗斯的慢慢“扼杀”大战略,使普京看到获胜的“希望”。二是满足普京“希望得到一些东西”的心理。比如卢甘斯克等四地领土。三是给援助乌克兰重型武器制造理由和争取时间。显而易见,一切都是为了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最后一击”。
当然,这“最后一击”不仅是指战争层面,最主要的是为“窒息”普京做铺垫。按照伊戈尔·艾德曼的解读,西方的策略不是在军事上彻底打败俄罗斯,而是要让普京无法在乌克兰战场上实现“完全控制新入俄四地领土”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但又同时给普京保留着那样的可能。
而只要还能看到希望,俄罗斯就不会使用核武器,普京也不会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其结果有可能是:要么在乌克兰战场上继续“被消耗”,要么会在乌克兰战场上“被打败”(指无法控制已占领土)。而不管出现哪种状况,普京在俄罗斯国内的执政根基都会不可避免地动摇。
其实,西方阵营早已将颠覆“普京政权”作为对俄战略的优先选项。比如,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拜登就曾公开表示:“这是一场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还比如,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的事件。要知道,普京毕竟是五常国家的元首,如此“羞辱”,显然是不准备给普京留下回旋余地。因为,西方人会认为,那样的话,风险小、成本低。
直白地说,这场战争的悬念已经不大。因为,从战略角度来说,俄罗斯似乎落入一个不能自拔的战略陷阱中。而“得到点东西(四地领土)”的想法,导致普京无法无法从战略上果断调整。而“似隐似现”的获胜希望又使普京不得不咬牙坚持打下去。
一旦战争消耗继续增加,俄罗斯民生问题不断突出的话,必然会危及普京的执政基础,因此,“倒台”也并非没有可能。果真如此的话,对于美国和西方来说,这样的“窒息”模式,既可以避免核战争,又能够达到削弱俄罗斯,赢得这场冲突的目的。而普京则是因为“羁绊”太多而无法“自我挣脱”。
驱除俄虏还我河山
多行不义必自毙,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自以为是,自不量力!
慢火炖大鹅。
当我们的媒体天天说西方愚昧无知的时候,哪里知道人家才是极端的智慧和聪明。
只要有俄粉在 普京就不会失败。普京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把这些俄粉武装起来,送到乌克兰搞人海战术,当炮粉。
就是要让毛熊在无尽的希望中迎来绝望。
想让赌徒输得倾家荡产必须让赌徒看到赢的希望
俄罗斯的败局已定
原来西方打起嘴炮来,这么清新靓丽。原来阿Q是不分地域不分肤色不分方位不分族种不分制度的。哎,赢不了也输不起的西方。
那就打吧,消灭美帝傀儡纳粹乌龟建立反美同盟……
普京离开只有三种选择,一是常规战争打赢俄乌战争,签订停战协议体面交班给接班人。二是再拖几年被手下抛弃。三是几年内身体原因病逝于任上。
你都写得头头是道,俨然全盘了然,俄罗斯政府会比你还不如?不把你请去当军师还真埋没了你的才华
胡说八道
人类过不了多久就会像恐龙的结局
到底谁是黄雀?普金和西方不过是相互利用。对乌用兵,在普金的算路中,他的俄国不会输。普金的目的是融入西方,打赢,体面的让西方接受他,即使现场上输了,只要中国在,他的俄国也有筹码让西方接纳他。虽说我国是中立,但普金却把中国也作为赌注压在了台上。就像当初基辛格推动的美中接触。
能让俄罗斯倒下的只有美帝,敢让俄罗斯倒下的只有美帝。能让俄罗斯不到的只有中国,敢让俄罗斯不倒的没有中国。
反过来说,俄罗斯何尝不是在慢慢的“窒息”欧洲和美国?只要欧美不敢“撕破脸”,这种“挤牙膏”式的援助乌克兰,能救得了乌克兰吗?至于说到对战双方的国内政治生态,俄罗斯国内是一直不变的(至少外界看不到)!而欧洲与美国,一切都在不确定中!这种不确定是致命!现在的局面更像是俄罗斯在用温水煮欧美!
米国人的🐶 又在精神胜利
人家还有俄粉乌拉 乌拉 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