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是各类酒水消耗的“旺季”,大量的酒水,尤其是“白酒”,在团圆喜庆的节日,很好担当起了“氛围提升剂”、“感情黏合剂”等重任。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村镇街坊,大家都能列举出若干个“最能喝酒”的名字,但如果放眼全国,评价哪个省份最能喝酒,尤其是白酒、烈酒,很难有令人信服的名次。
在很多地方,只要上了酒桌,就是“战斗员”,在“胜负欲”、“争第一”等观念加持下,“酒场论英雄”的观念深入人心。
说到“能喝酒”,每个地方的人都深信自己是“主力军”、“第一梯队”,自觉把别的省份“往后放”、列入“第二梯队”。
我国名副其实的“能喝酒”的省份到底有哪些,有资格列入“千杯不醉”名单?近些年来,国内有过不少系统分析,分量较重的有4个调查分析报告:
第一个,2014年《全国酒量调查》,从“每日平均酒精摄入量”角度分析。
第二个,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从“居民饮酒参与率”、“酒精摄入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个,2021年,《中国白酒消费洞察报告(2021)》,从酒厂数量、白酒知名度、酒水产销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比较。
第四个,2024年,中疾控发布国内居民“酒精肝情况”调查报告,从喝酒诱发酒精肝的患病率方面进行剖析,提出针对性建议。
这4个分析报告相继投入较大精力和时间,从第三方的角度进行分析评议,“国字号”身份最大限度保证数据真实性和评价公允性。在这些调研报告里,出现频率较多、综合排名靠前的省份,很可能就是“能喝酒”的地方,一共有5个。
这5个“能喝酒”的省份,分别是:
1、山东
山东人喝酒既讲究规矩,更讲究豪迈,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的侠义肝胆。山东省“每日人均酒精摄入量”、“每月人均最低饮酒量”都排在全国首位,分别达到83毫升、220毫升,这意味着,山东的酒水消耗量特别大,能喝酒的人比较多。
山东喝酒有4个特点:
1、很讲规矩,有“酒过三巡”,有“落座”,有“三宾”,有“四陪”,等等,各类酒桌规矩繁琐,令人叹为观止。山东人淳朴地认为,如果不讲规矩,那是对客人和传统的不尊重。
2、很会劝酒,酒桌“套路”很多,随便找个由头都能让人喝一杯,防不胜防,天南海北都能与喝酒扯上关系。
3、喝酒时间长,要么是一个酒局从早喝到晚,要么是从晚上到第二天上午,酒水摄入量惊人。
4、酒风很豪迈,一个是喜欢用大碗喝酒,一个是女人喝酒普遍很豪爽,酒量不比男的差,上桌都是“先干为敬”,客人一下子就傻眼了。
2、内蒙古
内蒙古酒风彪悍是全国有名的,“一箱啤的漱漱口,几瓶白的走一走”、“羊肉就酒,越喝越有”,让客人听得胆战心惊。
内蒙古喝酒是“硬喝”,酒量慢慢练出来。草原猛士祖上以放牧为生,草原气温变化大,练就了一身喝酒的好本事,忠厚的内蒙人,无论到哪里都喜欢在腰间别个酒壶,真是把烈酒当水来喝。
关键是,很多内蒙人都自认为自己的酒量“傲视群雄”,所以就有“无论东北虎、西北狼,还是江苏小绵羊,到了内蒙都得躺”的评价。
3、河南
河南是中华“酒祖”故乡,酒文化发源地,中国“白酒史”一定离不开河南,而且河南酒厂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50°以上高度白酒的销量排在全国首位。
河南喝酒重视“传承”,有的地方叫“成长必修课”、“男女都要学”,长期坚持下,河南酒友群体庞大。河南老乡喝酒叫“怼酒”,以“箱”和“件”作为计量单位。
《中国白酒消费洞察报告(2021)》数据显示,河南的白酒渗透率达到35%,相当于每100人里,就有35人是“重磅选手”,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4、贵州
如果说河南是中华“酒史”的起源,那么贵州重点讲好了“白酒现代化”的故事。贵州是我国分量很重的名酒之乡,酿酒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贵州酒风浓郁,热情好客,号称“喝不醉”。当地少数民族较多,久居山地,需要用酒水御寒、除瘴气,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传承,慢慢练出了用“碗”喝酒的豪迈,有酒才算宴,而且女性喝酒“巾帼不让须眉”,千万轻视不得。
早在2014年的《全国酒量调查》,贵州就名列全国第三。2024年中疾控“酒精肝”发病率统计数据,贵州也是位居全国前列,
5、四川
贵州在我国的名酒数量多,但四川更多,排在全国第一位,业界尊称“六朵金花”。四川是我国酒厂数量最多的省份,截至2023年底就达到3.6万家,更主要的是,这些酒大部分是“自产自销”。
民间有句俗语叫“少不入川”,重要的提醒是:怕进入四川就会喝翻。如果说内蒙的酒风彪悍,山东的酒风豪放,那么四川喝酒,更讲究“徐徐发力”,延绵不绝,酒桌上四川老乡善于打“配合战”,很难耗得过。
除了这5个省份,喝酒排得上号的省份还有:云南、安徽、河北、广西等地,有两个区域整体排在全国中上水平:东北(以黑龙江为主)、西北(以甘肃、青海为主)。
为何说只有山东、内蒙、河南、贵州、四川这5个地方属于“能喝酒”的省份,其他地方争不过?
估计很多酒友在“勇争第一”心态把持下,对自己家乡没上榜“耿耿于怀”,其实这5个“能喝酒”的省份,胜在4条:
一是发展很“均衡”,整个省份都没有特别拉胯的地区。其他省份,要么是几个地区能喝,别的地区一般般,要么是整体“落后”。
二是男女都“善战”,这5个省份男同胞喝酒勇猛担当,女同胞也当仁不让,一下子整体战斗力就不可小觑。其他省份,可能男女战斗力比较“失衡”。
三是氛围很“厚重”,要么是酒水的发源和传承,要么是地理环境逼出来的,要么是民俗长期熏陶形成的氛围。其他省份可能就差一些,酒风培养需要长期努力,短期突击是没有用的。
四是酒水“烈度高”,国内酒水从二十度到七十多度,分为15个等级,五十度以上属于高烈度酒水。这5个地方生产、消耗的高烈度酒,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其他省份可能有一些差距。
但从健康的角度看,酒水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更多的是负面效果,世卫组织把酒水里面的核心成分“酒精”,列入“一类致癌物”名单。经常、大量喝酒,可诱发超过60种疾病,对全身带来多个不良影响,尤其是诱发溃疡、中毒和癌症,对寿命有直接直接影响。从医疗角度看,酒水摄入以适量为好,最好滴酒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