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这个皇帝当得有多委屈?当时的局面,就算换成乾隆也于事无补

陈海青沧桑史 2025-01-09 16:02:51

咸丰这个皇帝当得有多委屈?当时的局面,就算换成乾隆也于事无补

世人都说咸丰是个无能的皇帝,在位短短十一年就把大清江山治理得千疮百孔。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他躲去避暑山庄"北狩",把烂摊子丢给了恭亲王。甚至连死,都死得窝囊,郁郁而终在承德。

但其实鲜为人知,咸丰登基时,面对的是一个烂到根子里的摊子。道光皇帝留下的国库,竟只有区区八百余万两白银!要知道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国库存银可是高达六千万两!这个天差地别的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位皇帝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么问题来了:咸丰到底是真的无能,还是被时代推着走?如果换成康熙、乾隆这样的名君来治理,局面又会有什么不同?

一、一个破产的帝国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紫禁城内一片愁云惨淡。这一天,大学士卓秉恬手捧着一份厚厚的账册,走进咸丰帝的御书房。这份账册上记载的数字,足以让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帝震惊——国库存银仅剩八百余万两。

要知道在乾隆皇帝时期,国库存银曾高达六千万两,就连道光皇帝登基时,国库里也有三千万两白银。可如今,这个数字竟不足以支撑朝廷两个月的开销。

更雪上加霜的是,几日后,各省奏报接连而至。两广总督徐广缙的奏折中提到,广东沿海海盗横行,商贸几近瘫痪;江南织造衙门则报告丝绸产业萎靡,税收锐减;而山西票号的经营者们更是纷纷上书,反映各地欠债无力偿还的困境。

这一切的源头,要从道光二十年的鸦片战争说起。当时为了筹措军饷,户部不得不动用了国库最后的积蓄。战后赔款又是一笔天文数字,仅广东一地就要支付六百万两白银。这些赔款,几乎抽干了大清帝国最后一点家底。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户部的"糟心账本"。道光二十八年,御史杨坊揭发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大案:户部银库竟然凭空消失了一千多万两白银!这笔巨款的去向成了一个谜,即便是道光帝亲自下令彻查,最终也只追回了不到十分之一。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咸丰即位时,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湖广、两广一带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聚集,这些起义军所到之处,官府根本无力镇压。可朝廷却连派兵剿匪的军饷都发不出来。

各省总督、巡抚纷纷上书请求拨款,可户部却只能回复一句:"暂无存银可拨。"这让咸丰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他翻开历朝档案,发现清朝建立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窘迫的时刻。就连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国库都还有两千余万两存银可用。

这时,一个更令人惊恐的消息传来:江南地区的漕运系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漕运不畅意味着京城的粮食供应将出现严重短缺,而户部已经无力从其他渠道购买粮食补充库存。这不仅关系到朝廷命脉,更威胁到整个京城百姓的生计。

二、求助无门的少帝

咸丰四年春,一份来自内务府的奏折摆在了御案上。这份奏折的内容让人触目惊心:皇家内库存银已不足四万两,连日常开销都难以为继。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就连普通的封疆大吏家中,都比皇家内库更富有。

这可是堂堂大清皇室的私库啊!当年乾隆皇帝在位时,光是一次西巡的花销就要几十万两白银。可如今,皇家内库竟然连一个总督的私房钱都不如了。

无奈之下,咸丰帝只得下了一道震惊朝野的谕旨:将圆明园中的铜器全部熔化。这些铜器可都不是普通物件,而是历代皇帝珍藏的稀世珍宝。单是圆明园的铜制器物,就有铜瓶、铜炉、铜龟鹤等二百余件,每一件上面都刻着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铭文。

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最终化作了八千多斤铜料。可即便如此,也只够铸造几万枚铜钱而已。这些钱币投入市场后,连一个团练的军饷都不够发放。

更令人唏嘘的是,内务府广储司珍藏的金钟,也难逃厄运。这些金钟可是乾隆年间的御制之物,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最终,这批金钟被熔成了金块,总计两万七千余两。按当时的物价,这笔钱也就够养活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半年而已。

就在这时,一个出人意料的提议被摆上了御案。礼部尚书提出,是否可以变卖皇陵中的陪葬品?这个提议一出,立刻遭到了朝臣们的激烈反对。就连一向支持变革的大学士也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做有违祖制。

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咸丰竟然开始削减文武百官的俸禄。先是减少两成,接着又多次扣减。这在清朝历史上还是头一遭。要知道,就连国库最空虚的康熙年间,也从未动过文武百官的俸禄。

眼见内库和百官俸禄都无计可施,咸丰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开放捐纳卖官。这在清朝并非新鲜事,但以往都是小打小闹。这一次,咸丰几乎是敞开了大门:从七品县令到三品道员,统统都可以花钱买到。

一开始,这个办法还真管用。仅咸丰三年一年,户部就收到了三百多万两的捐纳银。可好景不长,由于官位实在太好买了,以致于出现了"七品知县满街走"的荒诞场面。到了后来,就连五两银子都买不到一个最低级的吏员职位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官员开始私下串通,想出了各种增加收入的法子。有的借口整修衙门,向百姓摊派钱粮;有的干脆自立税卡,对过往商旅加重盘剥。这些行为虽然明令禁止,但在那个特殊时期,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意想不到的创新之举

咸丰三年冬日,一场震惊朝野的货币改革悄然展开。户部尚书王鼎在一份密折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铸造"当十大钱"。这种新钱每枚可当十枚铜钱使用,以此来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境。

这在大清朝可是破天荒头一遭!自康熙年间定下铜钱铸造的规矩以来,还从未有人敢提出如此惊人的建议。可这一次,咸丰却一反常态,很快就批准了这份奏折。

户部铸造局立刻开工,第一批当十大钱很快就出炉了。这些大钱比普通铜钱要大得多,上面刻着"咸丰元宝"四个大字,背面则是"当十"二字。这批钱一投入市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老百姓哪见过这样的钱?一枚顶十枚用,这不是和过去的铜钱规矩完全不一样吗?可是官府强制推行,商家不收不行。这样一来,市面上的物价顿时乱了套。

就在这时,户部又提出了更惊人的建议:既然当十大钱可行,那何不铸造面值更大的钱币?于是,当五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甚至是当千的大钱,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市面上。

可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这些大钱虽然面值很高,可实际成本并没有多大变化。一枚当千大钱,其铜料成本还不到十文钱。这就等于是朝廷在变相印制"假钱"。

眼见铸钱难以为继,户部又想出了新招:发行"户部官票"。这种纸币的面额从一两到五十两不等,可以在各省钱庄兑换银两。紧接着,"大清宝钞"也问世了,面值从一千文到十万文都有。

这些纸币刚一发行,就在市面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的商人干脆贴出告示:概不收取官票和宝钞。而那些被迫接受的商家,则抬高物价来对抗贬值。一石米的价格,从原来的二两银子涨到了五两,可即便这样,商家还是说亏本。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任务,竟然强迫百姓用银子换取官票。江南一带甚至出现了"官票一两换银六钱"的荒唐现象。这意味着老百姓手里的银子,一下子就贬值了百分之四十。

到了咸丰五年,情况更加糟糕。各地钱庄纷纷关门,不再兑换官票。一些投机商人趁机囤积银两,导致市面上的银子越来越少。最后连京城的菜市场,都很少有人愿意收这些纸币了。

各地的奏折中不断反映:百姓宁愿用旧铜钱,也不愿收这些新币。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抢米抢盐的风潮。而朝廷对此却无可奈何,只能继续印制更多的纸币来填补亏空。

这场史无前例的货币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朝廷主导的纸币发行先例。只可惜,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就连货币改革这样的创新之举,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四、权力下放的代价

咸丰六年春,一份来自湖广总督的奏折在朝野间掀起波澜。这位总督大胆提出:请求允许各省自行筹措军费,自行调度兵力。这个建议,等于是要朝廷放弃对军政财权的直接控制。

往日里,这样的奏折必定会被立即驳回。可这一次,咸丰却出人意料地同意了。一道上谕很快发往各省:"军需浩繁,准其就地筹措。"短短十个字,却标志着大清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大转折。

紧接着,两江总督也上书请求自行筹措军饷。他提出了一个新鲜词儿——"厘金"。说白了,就是在各个码头、关卡设立税点,对来往商货征收百分之一的税款。这笔钱由地方自收自用,不用上交朝廷。

这个制度一出,立刻在各省推广开来。安徽巡抚在凤阳、寿州等地设立税卡;江西巡抚在九江、赣州等处开设厘金局;就连偏远的云贵地区,也开始效仿这一做法。

有意思的是,这些地方官员征收厘金时特别积极。原本说好的百分之一,很快就变成了百分之五、百分之十。湖南的一些税卡,甚至收取高达百分之二十的税款。商人们叫苦不迭,可又无可奈何。

更让朝廷始料未及的是,有了收税权的地方官员,开始大规模招募本地兵丁。这些新兵不同于绿营兵,他们直接效忠于招募他们的督抚。像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壮大起来的。

有了钱粮,这些地方势力自然就有了话语权。咸丰七年,朝廷想要调动两江总督手下的一支水师北上,结果对方以"军饷不足"为由婉拒。这在从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事情。

到了咸丰八年,情况更加微妙。一些地方督抚开始自行任命和撤换属下官员,只是事后打个报告知会朝廷。就连京官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地方督抚的意见。大清朝三百年来的人事制度,就这样被悄悄改写了。

不仅如此,各省之间还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像两湖地区是曾国藩的势力范围,两江则是李鸿章的地盘。这些督抚大员不仅独揽一方军政大权,甚至开始干预邻省的事务。

有一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当时各省督抚上奏朝廷,已经不再用"钦差"的名义,而是自称"臣"。这个称谓的变化,暗示着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一方诸侯。

到了咸丰末年,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已经大不如前。各省督抚不仅掌握着军队指挥权,还控制着地方财政和人事任免。就连与外国的谈判,有时也要依靠这些地方大员出面。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天平,彻底发生了倾斜。

而这一切,都是从那道"准其就地筹措"的上谕开始的。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咸丰不得不放权给地方。可他没想到,这个决定会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改变了大清帝国的统治格局。

五、历史的误解与真相

咸丰十一年七月,避暑山庄里的一幅画轴引起了大臣们的惊叹。这幅山水画笔墨淋漓,意境深远,落款署名"奕詝"。谁能想到,这位被后人称为"逃跑皇帝"的咸丰帝,竟然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画家。

翻开咸丰留下的诗词字画,每一幅都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底。他的书法遒劲有力,尤其擅长行书。宫廷收藏的《临兰亭序》,就显示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这些作品中,没有一丝一毫帝王的傲气,反而透着文人特有的清雅。

更鲜为人知的是,咸丰登基之初,确实展现出了不俗的治国能力。咸丰元年正月,他就下令廷推六品以下官员,要求各省举荐清廉能干的人才。这在道光年间是从未有过的举措。

紧接着,他又一连发出十二道谕旨,整顿吏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取消了"养廉银"制度。这项制度本是为了防止官员贪腐,却反而成了变相受贿的途径。咸丰的这个决定,在当时可谓大胆创新。

有一件事特别能说明问题。咸丰二年,江西巡抚上奏弹劾本省布政使贪污。按照惯例,这种内部揭发往往会不了了之。可咸丰却严令彻查,最后将这位布政使革职查办。这个案子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显示出新皇帝整饬吏治的决心。

甚至在处理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咸丰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智慧。他没有一味采取高压政策,而是派人暗中调查起义的原因。两广总督徐广缙的奏折中就提到,皇帝特别关注民间疾苦,多次询问粮价和民生状况。

咸丰朝还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言官上书的数量达到了清朝的最高峰。这说明在他统治初期,朝廷的言路是相当开通的。很多大臣都敢于直言进谏,提出尖锐的批评。

就连对待洋人,咸丰最初的态度也并非一味排斥。咸丰二年,他就同意了广东开放通商的建议,还批准了与外国商人直接贸易的政策。只是后来局势恶化,才不得不采取强硬立场。

然而,这些积极的尝试都被后来的战争和动乱掩盖了。太平天国的铁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将这位年轻皇帝的改革愿望彻底打碎。他最终不得不放弃理想,转而应对现实的危机。

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咸丰在位期间,一直保持着批阅奏折的习惯,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期也不例外。他的批示往往很长,显示出对朝政的认真态度。这与他"怠政"的形象很不相符。

考究史料可以发现,咸丰虽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才能,但也绝非昏君。他继位时正值大清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再有才能的君主,恐怕也难以扭转乾坤。

0 阅读:22
陈海青沧桑史

陈海青沧桑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