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方言“行李”与“行礼”的意义!

边地星 2025-03-17 14:02:39

在晋西北方言中,有两个词读音一致,但意义不同。这两个词就是“行李”与“行礼”,读音都是(xing li)。“行李”指人们在出行时所携带的东西;“行礼”指婚丧嫁娶随份子钱。

“行李”的“行”是出行、通行、旅行的意思;“李”指的是随身携带的常用物品。《烛之武退秦师》中有“行李之往来”,这里的“行李”指的外交的使节。“李”通“理”,古代指法官,泛指所有官吏。“行李”指出行出使的官员使节,后来逐渐引申为行旅、旅人,以及出行带的东西。例如:“二小子,你明天出门呀!还不赶快整理行李。”

“行礼”中的“行”作动词,愿意是走、走路、前往的意思,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等。《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行礼”的“行”指的是做、从事、实施的意思,如行医、行善、实行等。在晋西北方言中,“行礼”最初本意指的是晚辈见到长辈见面打招呼、施礼,如作揖、鞠躬等。也有同辈、朋友、亲戚见面互相施礼。后来逐渐演变为婚丧嫁娶中的“上礼”,也就随份子钱,你来我往,礼尚往来,也是一种礼节。例如:“明天顾不上,有事宴了,还得给人家行礼了。”

0 阅读:0
边地星

边地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