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身材中等,戴着蓝色塑边眼镜的高中三年级男生。
可是,从他清秀、端正的模样中,很难找到阳光少年应有的快乐与热情。
阿明童年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但继母未生育,家中只有他一个孩子。
我了解到他是一位聪明却又逆反心很强,很不合群的孩子,对老师、同学均不友好。
阿明:我每天特烦,做什么都烦。大家也不喜欢我,但我无所谓。
我:你今天能来找我,说明你很信任我,我很愿意和你交流。可是,阿明,你真的不在乎同学们是否喜欢你吗?
阿明:是的,别人对我怎样没有什么,我在乎的是我整天很烦心。
我:什么样的表现呢?
阿明:班里谁讲话我都烦,然后就会反驳。我不是故意要反驳、攻击他们,而是不由自主地发火。情绪上来时,不发泄出去就受不了。而且,我总觉得谁都靠不住,谁都对我不怀好意。
我:于是,大家都不喜欢你了是吗?
阿明:是的,我总是这样,不能气。有时我莫名其妙地觉得我不反对他们,他们就会来伤害我,甚至觉得我的优点如果不及时保护就会被他们夺走。
在阿明小时候,他的妈妈就身体虚弱,阿明很少体会到母爱。
这时无论是大人的话语,还是妈妈眼中爱的目光,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母爱就是一切”的种子。
那时,他惟一的信念就是“只要有妈妈,什么都会好”。
妈妈去世后,他变得沉默了,对什么都了无兴趣。
后来,每当他看到其他孩子围在妈妈身边,甚至提起妈妈,便会心生嫉妒。
他十一岁时,父亲为他娶回一个继母,继母未再生育,对待唯一的孩子,父亲和继母还是不错的。
但阿明很少与他们沟通,逐渐养成了独来独往、事事自己做主的习惯,对同伴和其他人也变得没有好感。
童年的经历给了他淡漠的情感世界,也使他对他人缺少应有的宽容、理解,容易烦躁、焦虑,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是不值得信赖的,人不会有朋友。
我:怎么样?找到别人给你带来伤害的根据了吗?
阿明:没有。我实在是找不出别人到底伤害了我什么。
我:那么,你仔细分析结果,同学们攻击你的恶意都有哪些?
阿明: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我也找不出他们妒嫉我、攻击我的动机。
我:相反,他们还是担心你,恐怕会伤到你而尽量不说令你伤心的话,是这样吗?
阿明:您是怎么知道的?
我:说心里话,你信赖我吗?
阿明:从一开始我就非常信任您。
我:听说你现在的妈妈与你父亲齐心协力供你读书,待你也像亲儿子一样,是吧?
这时,他认同似地沉默了起来。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他意识到他的继母默默无闻对家庭的奉献,他却没有细细地感受和品味这一点。
对此他表示惭愧,原来他的爸爸、继母应是值得他信赖与尊重的人。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明的病理性记忆,就在他九岁时一个大雨瓢泼的下午,他看见妈妈被大人们抬出家门,整整一天苦苦地等待,却等来妈妈去世的消息。
妈妈被抬走时的情景和阴霾、混浊的天空、如注的大雨,连同永将失去母爱的孤独感,构成了他人生历程中再也抹不去的一幕,他的内心充满了失落。
我对阿明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失落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明和同学之间开始有了交流,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有问题时他也会大方、友好地向老师、同学请教,老师和同学们都开始喜欢起这个曾经聪明、傲慢而又不可理喻的男生。
在集体的大家庭里,他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快乐。
阿明的转变说明,一个人在童年时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心理障碍从成因上都可以与童年的经历建立起联系,问题出现时,如果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干预,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值得庆幸的是,心理干预可以给许多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以有力的帮助,引导他们走出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为他们打造成功与幸福的人生助一臂之力。
我希望更多的青少年会拥有这样的幸运,尽快走出困惑,学会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