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大周女皇武则天屏退所有人,一个人静静躺在龙床上,思绪万千。谁都无法对抗自然规律,曾经杀伐决断、刚毅果敢的武皇,如今已到垂暮之年,病患缠身。
她需要静下来,集中精力思考她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把江山交给谁?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武家的侄子?
在混乱纷繁的思绪中,武皇昏昏沉沉地睡去。她太累了,从14岁进宫,她的脑袋就没停止过思考。她想好好地睡一觉,攒足精神,制定一个完美的权力移交方案。

晚了,一切都晚了!就在武皇进入梦乡之际,在刚上任几个月的宰相张柬之指挥下,南衙禁军已经全面控制了皇城,北衙禁军突破紫微城的玄武门,正向她居住的长生殿奔来。
紫微城正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武皇亲手缔造的周朝将在风雨过后,不复存在,李唐江山将在血色中迎来崭新的黎明。
大器晚成的大周王朝最后一位宰相
张柬之绝对是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人物。他小时候从太学起步,涉猎经史,考入进士后,任青城县丞,一切都很顺利。
不知道是不是开局太顺利的缘故,还是“天将降大任”想“苦其心志”,他在县丞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四十年。翩翩少年都熬成了白发老翁,六十多岁的张柬之才通过参加贤良科考试,在一千余名年轻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被提升为监察御史。
十年后,老天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已经身为凤阁舍人的张柬之因为上疏反对亲王武延秀与突厥可汗之女和亲,被贬到外地为官。
老天爷的玩笑还在继续,给张柬之关上了一扇门,又给他打开了一扇窗。七十多岁的张柬之因为说话不对武皇的心思,被赶出朝廷。随后他先后得到了狄仁杰和姚崇两位重臣的极力举荐,被武皇调回京师入阁为相。

长安4年(704年)高大的洛阳紫薇城正殿明堂内,年届八旬的张柬之在向端坐在龙椅上的女皇武则天三拜九叩完成所有拜相仪式,这位信任宰相的脸上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异样的光。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八十载岁月风霜染白了张柬之的须发,在他脸上留下道道岁月斑痕,但却无法湮灭他内心深处隐藏的匡扶李唐江山的宏伟之志。
高高在上的武皇不曾想到,她今天任命的这位宰相,明天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成为她亲手缔造的大周朝的掘墓人。
联络拥李派,组成政变领导小组
时间迫在眉睫,刚一登上相位,张柬之迅速物色人选,组织此次政变的核心团队。
这既然是匡复李唐社稷,张柬之首先说服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加入倒武阵营。太子李显是李唐江山合法继承人,而相王李旦,现在是负责守卫皇城的南衙禁军总司令。
鉴于李显和李旦身份特殊,不能亲自参与策划,所以,同为宰相的东宫右庶子崔玄暐作为李显的代表出面,代表李旦出面的则是相王府司马袁恕己。
两位皇子的参加,政变就师出有名,否则,就是谋逆的乱臣贼子。下一步就是掌握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古往今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当时禁军分为两支,一支是相王李旦领导的南衙禁军,另一支北衙禁军,驻守皇宫北门玄武门,负责保卫皇帝和皇宫的安全,由左右羽林卫大将军统帅。
张柬之找到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开门见山问:“你有今天的富贵,谁给的?”
李多祚是靺鞨人,因跟随名将裴行俭出征西域有功,被高宗李治提拔,对高宗感恩戴德。一听张柬之这么问他,李多祚眼泪就下来了:“大帝。”无须再多说,李多祚加入了政变阵营。
随后,张柬之将敬晖、桓彦范、李湛、杨元琰等安排进北衙禁军任中层军官。同时,他让加入政变团队的太平公主策反武皇身边的宫女,随时掌握武皇和张易之、张昌宗的动向。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八十岁的大臣将挑战八十一岁的女皇权威,帝国的命运,在那一刻立见分晓。
生活在母亲威严下的太子,临阵退缩,政变几乎毁于一旦
正当武皇沉睡于梦乡时,相王李旦和司马袁恕己率领南衙禁军冲进皇城,非常顺利地控制了政府各个办公部门,逮捕了二张在朝中的党羽,并且全面控制了整个洛阳城。
四十九岁的老太子李显看到前来接他入宫的李多祚等人,脑海里立刻显现了他母亲武则天威严甚至狰狞的面庞。顿时冷汗湿透内衣,双腿颤抖得迈不动步,废了好半天劲才说出令众人冒冷汗的几个字:“咱们能不能再商议一下?”
这些衣甲鲜明、全副武装的将士一听,什么?再商议一下?我们这是在政变,发动推翻武皇的政变!如果失败,以武皇的性格,自己的命不用说了,九族都得被诛,祖坟都得被刨。

如同三伏天掉到冰窟窿里的将士感到透彻心扉的冷,时间随着粗重的呼吸在流逝,死亡也在一步步临近。开弓没有回头箭!李湛稳了稳心神,厉声说道:“宰相和将士们冒着灭族的危险匡扶江山,殿下再犹豫,所有人都将万劫不复!”
李显打了一个冷战,头脑清醒了许多,他现在和这些人是一条绳上蚂蚱,就算是他马上收手不干了,他的母亲绝不可能放过他!唯有前进,才有生路。
别无选择的李显带着对母亲的恐惧,颤巍巍的站起来,迈着沉重的脚步和将士们朝门口走去。
百密一疏,一道玄武门横在了张柬之面前
与此同时,张柬之这一队人马望着玄武门无计可施。因为今天在玄武门值班的除了北衙禁军,殿中监田归道率领的千骑也在这里。
千骑也是羽林军的一支,但其将领却由皇帝直接任命,是有别于禁军的皇宫卫戍部队,起到和禁军制衡的作用。
田归道一看张柬之率领大队人马杀气腾腾而来,感觉到不对劲,马上关闭了玄武门。
这回轮到张柬之冒汗了。攻城,禁军没有接受过攻城的训练,也没有攻城的器具。不攻,宫内的武皇马上就要知道,她等上城头,振臂一呼,还能有多少人跟着他逼宫政变呢?

正在张柬之一筹莫展时,李多祚保着太子李显到了。
田归道看见太子来了,没有不开门的理由了。人家儿子进宫想见见妈,一个看大门的有什么权力不让进啊?
玄武门一开,众将士蜂拥而入,直奔长生殿。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听到外面人声扰攘,想看个究竟,刚一出来,立刻被抢先而入的士兵杀死。
长生殿内,武皇平静地接受了命运安排
睡梦中的女皇武则天被杂沓的脚步声惊醒,旋即“哐当”一声,殿门被撞开,一股阴冷的风吹得她立刻清醒了,随着冷风进来的还有几个熟悉的身影。
武皇挣扎着支撑起病体,虽然隔着半透明的锦帐,每个人还是感觉到武皇目光扫过自己脸庞时的锐利,一股寒气从心底直冲脑门,有几个人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
“是你?”武皇慵懒但透着威严的声音问道,目光落在了张柬之的脸上。
“是我。”张柬之向前迈一步躬身回答,“臣为李唐江山而来。”
无需再说,女皇知道自己正在从帝国顶端跌落下来,她的周朝从现在开始已经不复存在,她再也不用操心把江山交给谁了。她静静地躺回去,慢慢闭上了眼睛。

随后,政变军队逮捕“二张”的党羽,全部斩首,女皇武则天下诏退位,由太子李显登上皇帝宝座,恢复大唐国号。
李唐江山终于在血色中迎来黎明,武则天亲手缔造的大周帝国顷刻间灰飞烟灭,这位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黯然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