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产石猴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猴生”蜕变过程的启示

智慧史海寻岸 2025-02-11 12:04:44

《西游记》众多神、佛、妖、魔中,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没根没派,连父母都没有,更别提人脉了。好不容易认了个师傅,下山前还被师父明确告知“不许说认得我,否则扒皮抽筋”。

十三不靠的他凭借自己努力奋斗成功实现猴生逆袭,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猴子的猴生蜕变过程或许可以给奋斗中的草根们些许启示和借鉴。

从天生石猴到美猴王,靠的是好奇心、敢于冒险、小聪明

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后,和别的猴子除了他是石头的无父无母外,也没啥大区别——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

区别变化发生在猴群发现了一处瀑布,好奇的猴子闲着也是闲着,就去找瀑布源头。在源头,石猴勇敢地钻进瀑布,找到了一座天造地设的家——水帘洞,被众猴推举为“美猴王”。

从出生到称王,这都是石猴的天性使然,凭借的好奇、敢于冒险,外加小聪明。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就将美猴王和其他猴子区别开了。

美猴王在与众猴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发现每天都有小猴子出生、都有老猴子死亡。别的猴子没认为有什么情况——都这样,快乐一天算一天呗。美猴王却深度思索:将来我也得死啊!归阎王爷管了,就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快乐了,那怎么办啊?

这就和所有人看到苹果成熟后认为就应该往地上掉而牛顿非得琢磨“为什么不往别的方向掉”一样,想的只有比别人多,才比别人的成就大。

美猴王提出问题还不算完,得想办法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胜神洲解决不了,就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修身修心

说干就干,美猴王撑着筏子来到了南赡部洲。上岸第一件事就是抢了一件衣服穿上,所有人都穿衣服,只有他一人光着,那不成另类了吗?怎么在人群中混啊?

穿上衣服的美猴王和人们相处的倒是融洽,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但他内心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追求——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时间一长,他看到世人都是名利之徒,没有什么更高尚的追求。于是,他毅然决然离开南赡部洲,再次漂洋过海到了西牛贺洲。

在一个团队中,至少表面上要保持和别人统一,和其光,同其尘嘛。美猴王是遇到都穿衣服的了,如果遇到都光着的,只有他穿衣服,上岸后他也得把衣服扒了。

内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不能迷失方向。吴承恩老先生把金箍棒又叫定海神针,就预示着孙悟空有着执着的信念,我们也应如此,不能迷航。

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随菩提祖师学习,其实是孙悟空修炼身心的一个过程。

七十二变学成了,筋斗云也学会了,孙悟空开始骄傲了,不再是自己偷摸地修炼了,开始在师兄弟面前卖弄,变了一棵松树取悦大家。

菩提祖师一番话说明了修炼身心的重要性:“你弄甚么精神,变什么树?这个功夫,敢在人前卖弄?假如有人求你,你若畏祸,只得传他;若不传,必然加害,你的性命难保。”

话不多,很浅显,道理却很深刻。说明七十二变、筋斗云属于身上功夫,心的功夫更重要。

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被压五行山,猴生遭受最严重的挫折

学成归来的孙悟空仗着一身本领到到东海龙王那里明借实抢了金箍棒和一身盔甲,又闯到地府勾了生死簿,觉得地上呆不下了,非要上天找份工作。

天庭是什么地方?能在那里混下去的都得是千锤百炼的精英中的精英,那地方只会干活不行,更重要的是玩心眼、耍手段,什么见风使舵、阿谀逢迎、勾心斗角、拉帮结派样样都得精通,否则,一部电视剧活不过二十分钟的就是你。

年仅三百四十二岁(阎王爷的生死簿上写的“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的孙悟空实实在在干活不在话下,智商情商也都够用,可就是没人指点、没经验,缺乏历练。

孙悟空先是被封为弼马温——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基层班组长一类没有级别的小科员。得知真相后,猴脾气上来了,自封“齐天大圣”——和天庭、和玉皇大帝平齐,等于是自立门户,这不是造反嘛?挑战老大的权威,这还了得?

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来收服孙悟空,结果没打过。可以理解,每天好吃好喝、悠闲自在,到时工资不差,待遇优厚,大家一起来的,责任一起担,法不责众,没啥了不起的。

花果山的齐天大圣不行啊,如果败了,猴子猴孙被杀,自己也得进去啊,造反可不是小罪啊。只能拼死一搏,毫无退路可言。

天庭的能人高人多啊,打不过,就招安。就按孙悟空要求封个齐天大圣,反正是有职没权也不用开工资,还像模像样的在天上修了齐天大圣府,更离谱的是在齐天大圣府下面新设立了两个部门——安静司和宁神司。有了部门就得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当然不能是大圣从花果山带来的,谁安排的,哪里来的?只有天知道了。

没有从政经验的孙大圣还以为这是天庭多么重视他呢,高兴得不得了,每天找这些神仙喝酒聊天忙得不亦乐乎。直到王母娘娘蟠桃会,才从七仙女口中得知自己在天庭的眼里什么都不是,还是个猴儿,才明白这齐天大圣是天庭糊弄他呢。

打击太大了,严重损伤了孙大圣的自尊心,拎着铁棍子和天兵天将又打了起来。

天兵天将当然还是打不过孙悟空,眼看就要打进凌霄宝殿了,被玉皇大帝请来的如来佛祖“咔嚓”一巴掌拍倒,压到了佛祖五根手指头化成的五指山下。

孙悟空受此劫难,既有他不懂规矩被天庭的大神们算计了,又有他得意忘形受到两个独角鬼王的蛊惑自封齐天大圣产生的严重后果。没事就消停的在地球上待着呗,自谋职业不好吗,干嘛非得上天啊?不知道隔行如隔山吗?

齐天大圣狂妄的什么程度呢?他口出狂言:“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凌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这大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架势,玉皇大帝奋斗了两亿多年(这是如来佛祖说的:“他自幼修行,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岁”)才登上皇位,一个三百多岁猴子就干挑战他的权威,让他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这不是打灯笼拣粪——找死吗?

人有理想抱负没有错,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情发挥,取得些小成绩时更要谦虚谨慎,否则,自大一点儿就是“臭”!

受观世音菩萨点化,被唐僧解救,加入西行取经团队,终成正果

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下解救出来后,加入了唐僧取经团队。这个团队的其他成员都是根红苗正,因犯错误受到了处分,希望借着完成取经这项工作改过自新重回正道。

唐僧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如来贬入凡间。

猪八戒原来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喝酒喝懵了,调戏嫦娥,被玉帝打了二千锤,贬下凡间。不知道是酒没醒还是被锤子把脑袋打坏进水了,错投了猪胎;

沙和尚原是凌霄殿侍候玉帝的卷帘大将,宰相家里七品官,侍候玉皇大帝的都是大将,同样的事跟着不同的人干就是不一样。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被玉帝打了八百下,贬下界了。又是在蟠桃会出的事,打碎一个酒杯就受到这么严厉的处分,高处不胜寒啊。

白龙马是西海龙王的的儿子,爷俩没唠明白,一赌气把龙王殿上的明珠烧了,被老爸大义灭亲,告到玉帝那,要被砍脑袋。多亏观世音菩萨讲情才保住性命。

表面看每人都有污点的团队,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何况是取经这样的民生大事。但这个团队的领队唐僧意志坚定,信念如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过;猪八戒思想偶尔跑偏,可大方向没有搞错;沙和尚和白龙马任劳任怨;孙悟空虽然有时会耍点猴脾气,但经过东海龙王用“圯桥三进履”典故的点拨(见拙著《你可能想不到,西游记中孙悟空真正的朋友是他》),坚定了信心,再加上他任齐天大圣时积攒的人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求来帮手,一路降妖除魔。最终师徒四人到达大西天大雷音寺,取回真经,所有人都功德圆满,修成正果。

单打独斗那叫个体户,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若想成就更大的事业,必须组建团队。如果自己不是那块料,没有能力组建或当不了领头的,那就加入一个,一个拥有坚强信念、理想远大、脚踏实地领导的,一个成员拥有共同价值观并愿无私付出努力的团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人指路,名人指路不如陪领导散步。孙悟空肯定没读过万卷书,但他每一步历程都得到了菩提祖师、观世音菩萨、东海龙王等名人指点,虽偶尔有偏差,但大方向没错,保护唐僧走完了万里取经之路,个人的能力和修为也得到了提升,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奋斗中的如我一样的草根们,是否从孙悟空的曲折猴生中获得些许启示呢?欢迎一起讨论,把你的人生经验介绍给我借鉴一下。

0 阅读:25
智慧史海寻岸

智慧史海寻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