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20岁,她辞掉城市的安稳工作,带着恋人来到陌生的海南三亚。那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带着原始的野性。她决心在这里建一个果园,逐渐把它变成一座梦幻的“童话岛”。
她的坚持让人惊叹,经历的困难更是难以想象。今天,朱雪梅已经成为无数人心中“田园梦”的象征,但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

辞去白领工作,走向三亚荒地
2006年,20岁的朱雪梅带着男友从重庆来到了海南三亚。这对年轻情侣辞去了安稳的城市工作,决定租下位于三亚市郊的一片荒地,开始他们的“田园梦”。

彼时,这片地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土地板结,没有水源供应,所有基础设施都需要重新搭建。
朱雪梅记得第一次踏上这片地时,迎接他们的只有刺眼的烈日、四处散落的石块和疯狂生长的杂草。这片土地看上去荒凉且无序,但在朱雪梅心中,它却是通向梦想的一张白纸。
朱雪梅的家人和朋友不理解,纷纷劝阻她。有人说:“你一个女孩,能吃下这份苦吗?”有人摇头道:“种果园没那么容易,光靠热情撑不住。”

可朱雪梅始终没有动摇,她心中有一个清晰的念头:“既然做了决定,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努力把它建成一个真正的乐园。”
一切从头开始。每天清晨,她戴着草帽、拿着锄头走向荒地。杂草得一根根拔起,石块要一块块搬开,土壤需要翻耕松软。
没有任何园艺和农耕经验,朱雪梅和男友只能从零学起,靠日复一日的试错和摸索,将这片荒地改造成适合种植的果园。

她对果树的生长习性一无所知,便买来大量的农业书籍,每天晚上边翻书边做笔记,第二天亲自下地实践。那段日子里,朱雪梅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脖颈和手臂也被太阳晒得黝黑。
她的男友则负责搭建灌溉系统,确保果园能持续获得水源供给。开垦荒地、搭建水渠、种植树苗,每一步都极其辛苦,但朱雪梅心中始终有个信念——她要用自己的努力,让这片荒地成为理想中的果园。

果园的初成与辛劳的收获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片荒地终于有了成果。2008年,朱雪梅的果园开始有了初步的收成。果园的种类从最初的几株果树扩展到橙子、芒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树木茂密,枝头挂满了丰硕的果实。

果园的规模虽然还不算大,但看着这些亲手栽种的果树结出果实,朱雪梅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她深知,这份收获来之不易,每一个果实的成长都凝聚着她和男友的汗水与心血。
这段时间,三亚的旅游业正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三亚,众多酒店和餐厅对本地优质水果的需求大增。这对朱雪梅的果园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由于果园所产水果品质上乘,几家酒店与她签下了长期供货合同。从那时起,朱雪梅的生活进入了一种新的忙碌状态。每天深夜,她和男友一起通宵采摘水果、清洗、扎篮、打包。

第二天一早,他们开着小货车挨家挨户送货到酒店,甚至还要根据酒店的需求量赶时间补货。忙碌是常态,白天要打理果园,晚上要赶时间送货,每一件事都压在他们肩头。
在这期间,朱雪梅逐渐学会了如何高效管理果园。她把采摘时间安排到最恰当的清晨时分,以保证水果的新鲜度。
为了避免果园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她和男友在果园周围搭建了防风设施,还增加了水肥一体化的设备,确保果树在干旱天气下也能正常生长。

在不断的改进中,果园的收成逐年增多,朱雪梅的收入也开始逐渐稳定。她用这些收入再次投入果园,扩大种植面积,继续完善灌溉和肥料的管理体系。
尽管如此,果园经营依旧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尤其是三亚地区多台风季和暴雨天气,一场自然灾害就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
朱雪梅数次面临台风侵袭,树苗被吹断、果实被打落,她只能忍痛收拾残局,再次栽种、培育。尽管经历挫折,她却始终未曾放弃,因为果园是她的梦想,是她一造步步打出来的“童话岛”。

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线下的水果销售几乎陷入停滞,旅游业也大受影响,酒店的订单大幅减少,朱雪梅的果园经营一时间陷入困境。
看着堆积如山的果实和滞销的库存,朱雪梅感到一阵焦虑,她知道需要寻找新的销售方式。正值短视频直播平台的风潮,她便决定试试通过直播带货。
那一天,朱雪梅在果园开通了短视频账号,镜头对准了满树的果实和她每天忙碌的身影。一边摘果,一边介绍,她向镜头前的观众展示了果园的日常生活,带观众近距离观察果实的质量。

出乎她意料的是,第一天的直播便受到了大量关注,许多网友留言想要购买她的水果。
朱雪梅当即决定开始接单,她忙着打包、称重、发货。那一天,她通过直播竟卖出了几千箱水果。这个意外的转变给她的果园带来了新生机。

疫情突袭,直播带来新机遇
通过直播,朱雪梅不仅解决了水果滞销的问题,还扩大了果园的影响力。她发现,粉丝之所以信任她,不仅是因为水果质量优良,更因为她的诚实和售后保障。

她对每一箱水果都进行严格把关,如果客户因物流问题收到坏果,她无条件赔偿,保证客户的体验和信任度。
直播间的口碑逐渐建立,更多人慕名前来购买她的水果,果园销量明显增长,收入来源也更加稳定。朱雪梅开始定期直播,每到水果成熟季便在固定时间上线,为观众展示果园风光、介绍果实品质。
在解决自己销售问题的同时,她也开始帮助周围的果农。朱雪梅提出“定单种植”模式,提前一年为果农下单,将价格定高于市场水平,要求果农使用有机肥和科学管理来保证果实品质。

三年时间,她帮助60多位果农增收,还为当地带来了200多个零工岗位,带动了整个三亚果农的经济发展。
通过直播带货,朱雪梅的“童话岛”不仅在物质上得到回报,更成为一种心灵的栖息地。越来越多的粉丝被她的田园生活吸引,认为她的果园是“人间仙境”。
有人留言表示,每当看到她和孩子们在果园里劳作、生活的画面,都会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满足。朱雪梅深知,这不仅是她的事业,更是她的梦想,她将继续努力,将这片果园经营得更好,让“童话岛”带给更多人美好与希望。

朱雪梅的果园越来越大,收入稳定后,她便开始设想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童话般的小屋。她的儿女出生后,三亚的果园成了他们的天然乐园。
她亲手在果园里建造了一座小木屋,温馨又充满童趣。小木屋周围种满了花草,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放风筝、堆雪人,甚至种植小水稻,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周末,朱雪梅会带孩子们住在小屋里,孩子们尽情玩耍,度过快乐的时光。

这个童话般的小屋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也吸引了许多游客。朱雪梅将果园对外开放,欢迎城里的孩子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她带着孩子们一起采摘蔬果、喂养小动物,教他们如何照顾花草。她的小屋和果园生活在社交媒体上传开,吸引了更多家庭前来体验。
果园生活的每一天都让朱雪梅感到幸福。她将自己的田园生活与孩子们的童年完美融合,生活充满了诗意。

每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在小木屋里入睡,朱雪梅感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就在身边。她将果园的美景和生活记录下来,通过视频分享给更多人,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田园偶像”。
2023年初,朱雪梅收到一封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邀请函,她被选为“头雁”项目学员。
这个项目面向全国乡村产业带头人,旨在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学员的农业技能和管理能力。37岁的朱雪梅决定抓住机会,进一步学习果园管理和品牌推广知识。

来到中国农大,朱雪梅沉浸在一系列系统化课程中,学习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管理等专业知识。她表示,重新回到课堂,让她焕发了新活力。
通过和同行交流,她积累了更多农业新技术,也获得了管理果园的新思路。她希望在学习后能将所学应用于果园,把三亚的水果品牌推广得更广。
结尾她深知,作为乡村产业带头人,自己的成功不仅是个人成就,更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朱雪梅坚定地认为,她的果园不仅要成为三亚的名片,还要为更多农户带来收入,为三亚的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