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说:商君,他的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再说凭靠着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被任用,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赵良的规劝,足以证明商君残忍少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的书籍,其内容和他本身的作为相类似。但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故的呀!其实太史公说这么多,表达的意思是:他活该。
图片来自网络
商鞅在秦孝公重用他,让他主持变法开始,他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变法触碰了贵族的利益,这些贵族利用巨大的影响力和财富阻挠新法规法令的落实,其代表人物就是未来的秦惠文王。不破除这些人的影响力新法根本无法落地,所以商鞅此时只能化身为秦孝公手中的一柄钢刀,对阻挠变法的太子给予惩罚,虽然最后领受刑罚的是太子的两个老师,但一个割鼻,一个砍足,足以使双双不死不休、不共戴天了。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法令严酷,打击范围广泛。不管是百姓,还是贵族,反对其变法的一律严惩,赞扬其变法也认为是投机遭到流放,他要求的标准是对新法不能议论,不能有意见,必须百分百的严格执行。想一想,商鞅对待太子都是如此霸道,对待其他贵族甚至平民就更加可想而知了。这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秦惠王解除他的丞相职务追捕他时,他连卫士都不敢带悄悄想逃到魏国去。他早明白自己的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
秦孝公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富国强兵,商鞅改革的立足点也是基于此,当新法推行一段时间,秦人从埋怨到习惯并感受到受益时,新法已走上轨道,历史的惯性已出现,没有人再有能力使新法的施行倒退,此时的商鞅其实已失去作用。赵良提出的急流勇退根本办不到,要知道秦国朝堂保守派从来没有退出权力中心,退是要被清算的。秦孝公临终时对他也是疑虑重重的,战国策记载的秦孝公让位给商鞅可信度不大,但至少证明秦孝公对新君继位的担忧。秦孝公从来没有怀疑过继位者的能力,担心的是朝堂能否平安完成权力交接,害怕动乱削弱秦国力量。商鞅是秦孝公留给继位者立威和平息勋贵怒火,保证国内政局平稳交接的最后手段。
图片来自网络
本来他有机会逃亡六国,但他自身的性格和行为堵死了他的生路。他率领军队攻打魏国时,魏国派公子卬领兵迎击。两军相拒对峙,他说要和魏将公子卬痛痛快快地喝几杯叙叙旧,然后订立盟约,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但会盟结束,公子卬发现自己成了俘虏,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彻底毁了他,试想,谁敢跟这样的人交往。这样的人六国的君主和当权者谁不忌惮,谁不敬而远之?商鞅之死有多方面因素,包括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个人与君主之间的私人恩怨以及商鞅本人的性格特点。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商鞅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