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符救赵”完美演绎“悲壮”二字

老畅 2025-02-20 11:51:03

图片来自网络

候灜答应信陵君与他一起乘车回信陵君府,路上遇到一个老朋友,让停车,然后有一搭没一搭闲扯淡。他仔细观察信陵君,见他没有一丝的不耐烦,反而益发的恭谨,候灜知道他等了一辈子的人出现了,他的才华能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然而当秦国攻打赵国邯郸,赵王和平原君不断地发来求救信,信陵君多次面见魏王恳求救援,魏王终究害怕秦国报复,虽然派晋鄙率兵救援却只在边境观望。平原君的一封信严重刺激了信陵君——“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吗?”他决定率领他的门客前去救赵。临行前他向候灜告辞,候灜却淡淡地说:公子去吧,我老了不能追随公子了。信陵君感慨世态炎凉带着门客前行,越往前走越感觉不对劲,他想不明白候灜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他,他要问个明白。等他返回时发现候灜在门口迎接他,告诉他:“公子好客爱士,闻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却要赶到战场上同秦军拼死命,这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这样的话,还用我们这些宾客干什么呢?公子待我情深意厚,公子前往可是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恼恨我会返回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

候灜开始为信陵君谋划,他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如姬明知盗符的后果,轻则打入冷宫,重则付出生命,如姬为报恩依然选择了帮助信陵君。

图片来自网络

候灜说:“将帅在外作战时,有机断处置的权力,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以有利于国家。公子到那里即使两符相合,验明无误,可是晋鄙仍不交给公子兵权反而再请示魏王,那么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听从,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朱亥笑着说:“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军中击杀主帅,朱亥明知不可全身而退,为酬知己,慨然前往。朱亥的结局史书没有交代,但可以推断出:自杀而亡。信陵君要的是军队指挥权,他的随从悍然击杀主将,军中大将碍于他的身份不敢造次,但他必须给这些将军一个交代,不然他如何整顿三军?从后续记载:他向军中下令说:“父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队里的,长兄回家;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至此他已完全掌控了军队,经过整顿选拔,得到精兵八万人,开跋前线攻击秦军。

为什么说完美的演绎了“悲壮”二字?因为所有的过程都是在对秦军的恐惧,自以为必死的氛围下进行的。候灜明知信陵君如依了自己的谋划,结局不是战死,就是去国舍家,流落他国,二人再无相见之日,所以当信陵君夺军成功,他向北刎颈而死。信陵君率门客不是救赵而是赴死;信陵君夺军,遣父留子、遣兄留弟,同样是抱着必死之心。

明知必死,偏偏要在这死局中赢得生路,信陵君为救赵国力抗强秦,成为战国末期列国抗击暴秦的一面旗帜。信陵君死后,六国再也无人有此威望。

0 阅读:8
老畅

老畅

从历史看现实 以现实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