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用肤色和种族的舆论,转移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关注,只会使施暴者得以逍遥法外。
4月3日,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和内政部长苏埃拉·布雷弗曼(Suella Braverman)出席会议,宣布将出台新政策,对诱拐卖淫帮派(grooming gangs)采取更严厉的打击措施。
就在上个月,英国首相苏纳克发言称,将性侵事件“政治化”“文化化”是阻挠受害者获得正义的重要诱因。一旦政治正确、文化敏感等情绪作祟,民众必然会对受害者本身产生褒贬不一的诸多讨论,这种凝视恰恰会让受害者无法获得公正对待,甚至遭受二次伤害。
“长期以来,政治正确严重阻碍我们对性犯罪者进行制裁,”苏纳克重申了近期保守党政客大肆宣扬的观点,即英国的性犯罪团伙主要由巴基斯坦裔男子组成,他们对年轻白人女孩实施性犯罪,却因为有关部门对“文化敏感”的忌惮得以逍遥法外。“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些危险的性犯罪团伙。”
我本人就是少数族裔,在儿童时期还遭遇过性虐待,现在担任儿童性虐待独立调查组织(Independent Inquiry into Child Sexual Abuse,简写为IICSA)的少数族裔代表,这个组织旨在弥补官方的失职、与恶劣的性犯罪对抗。我认为,以种族问题转移对儿童性虐待的关注,无疑会带来许多问题和风险。
IICSA在去年十月发表的报告表明,在性侵害案件中,没有足够的数据足以将任何一个族群的人界定为主要的施暴者或受害者,并且“是政治正确错觉还是问题本身的高度复杂性阻碍了高质量的数据收集,目前尚未明确”。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由犯罪团伙实施的儿童性侵案件不到百分之三,而南亚裔犯罪分子在其中占比非常小。并且,犯罪团伙的种族构成和总的人口结构趋向一致,即低于30岁的白人男性占据大多数。
可怕的是,儿童性虐待非常普遍,在任何社群或者文化中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在英国,有超过七分之一的女孩和二十分之一的男孩(相当于五十万儿童)遭受性虐待。性虐待在任何场合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家庭和学校中高发。
对儿童性虐待的关注,如果集中于“南亚裔诱拐卖淫团伙”之类的讨论,不仅会加重大众对部分族群的刻板印象,也不利于维护性虐待犯罪的受害者和幸存者的权益。
众所周知,儿童要想控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性虐待是非常困难的,其中男孩和少数族群儿童面临的障碍尤甚。譬如,几乎所有的英国社群文化,都鼓励男孩们变得强壮、阳刚,加剧了他们控诉性虐待的难度。而不论性别,部分族群特殊的内部规范,给儿童指控性虐待制造了额外困难。
尽管我们不应该单独把哪个族群污名化为性犯罪的罪犯,但谈到不同民族、宗教和经济背景的受害者时,我们确实应该运用因人而异的策略,帮助他们揭露暴行、实现正义。
IICSA基于深入受害者的详尽研究,向政府提出“更好保护儿童”的20条建议,其中“施加强制报告的法定责任,迈向正确规制方向”这一关键理念已被政府采纳。申言之,强制报告要求特定从业人员(不论是雇员还是志愿者)将儿童对自身性虐待遭遇的陈述上报有关部门,在特定情形下没有履行报告职责的人员可能会面临犯罪指控。如果强制报告制度得以顺利推行,“政治正确”阻碍追究犯罪分子责任的可能性将被彻底清除。
我们必须直面儿童性虐待问题,并且马上行动起来。把这一关键议题引向种族舆论战绝不是达到目标的良好路径。在没有任何有力证据的前提下,把只是因为符合一些描述的某一特定种族当作替罪羊,只会使我们失去对儿童性虐待事件的全局观,并且给真正的施暴者以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