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从霍元甲到李小龙

当代文学批评 2024-06-18 16:53:36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二十多年前,每当电视台黄金时档,街头巷尾都会传出电视片《霍元甲》中那深沉的主题歌声,我和妻子就会搬张小凳子,到隔壁人家的18寸黑白电视机前,在人丛中找个位子坐下,观看这部新奇的武打片。在此之前,我们只看过古装的《少林寺》,而这一部是现代题材的,更具现实感。其中尤其让人热血贲张的是打败日本武士的情节,每个中国人似乎都为此好好地过了一把复仇的瘾。

但影片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又叫人欲罢不能,于是后来一些年又演绎出了《陈真》、《精武陈真》等系列,以满足大众的胃口。前年的《李小龙》也可以看作国人这一爱国情结的延续,与《霍元甲》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如打碎日本人悬挂的“东亚病夫”的牌子,战胜日本武士。当然也有了不少改进,比如让一个日本武士心甘情愿地充当李小龙的跟班,还有让李小龙在美国读哲学。只是从头至尾,我都没能看出哲学在李小龙的武术生涯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武术讲究的是“武德”。当然,如果硬要说这“武德”就是中国武术的哲学,也未尝不可。西方的拳击、摔跤都是体育,中国的武德则是做人的道理。但做人的道理不一定要通过练武术来体会,担水劈柴莫非妙道,可见武术肯定还有自己特殊的道理。我琢磨这个道理,就在于通过武力成为强者,成为赢家,不受欺侮。

霍元甲、李小龙这些武林高手,大都有一个说法,就是从小体质羸弱,甚至被人欺侮,为了强身健体、不受欺侮,才决心习武。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能吃苦,也就更能掌握武术的秘诀,达到更高的层次。

而在此基础上,他们再提升自己的武术境界,达到儒家和道家的做人道理,这就形成了武德。不过前提是要能赢,即使不张扬、不狂妄,让人三分甚至一让再让,但原则上要知道自己比对方更强,这才轮得上谈武德。输家是用不着谈什么武德的,只要遵守一般道德就行了。

所以武德和一般道德相比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赢而不以赢人为目的,既赢而不盛气凌人、欺人太甚,总之是排除好勇斗狠和个人恩怨,将武术本身当作一种纯粹的技艺来欣赏、来“切磋”。但前提仍然是:要能赢。武德是赢家的道德。

所以讲武德的中国人很少为输家喝彩的,即使嘴里不说,对输家是瞧不起的。比如最近在散打邀请赛上张开印以少林功夫KO泰拳王,解说员那抑制不住的欢呼声中夹杂着嘲笑的意味,就很有失体育精神。当然这也与赛前泰国拳手的狂妄叫嚣有关,但人家那是一种体育惯例,为的是鼓舞自己的士气,并不真的是瞧不起中国功夫。西方拳台上常有拳击手事前预言自己必胜的宣告,以便造成声势,削弱对方的意志。

但真打起来他们还是十分敬业的,一切挑衅动作都被视为犯规。输家通常诚心服输,从而赢得对手和观众的尊重。中国运动员虽然往往表现得比较含蓄和低调,但他们的心思很少在体育本身上,而总是挂牵着输赢所带来的一系列其他效应,在国际比赛上尤其关系到国家的脸面。所以中国运动员和中国观众都背负着一种“输不起”的心病。我们只有赢了,才能谈切磋技艺,否则只有找个地缝钻进去。

广东佛山李小龙铜像

我这样说,很可能会遭到一些爱国者们的痛骂,他们把体育看作国家尊严的象征。我们曾经输给人家,被人唤为“东亚病夫”,所以现在要通过体育捞回面子。这种热情无形中给体育承载了太多的含义,走入了荒谬的误区。

这种误区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就已经看出来了,他早年在日本时看过一个电影,画面上日本人处死一个俄国间谍,是一个中国人,长得身强力壮,但人家照样没费什么事就将他的头颅砍了下来,而围观的中国人个个面无表情。鲁迅从此幡然醒悟,弃医从文,因为他看出,中国人的“病”其实不在身体上,而在内心中。时至今日,我们早巳打碎了“东亚病夫”的牌匾,但在我们的心灵上,是否仍然刻着“东亚病夫”的烙印呢?

(首发于《南风窗》2010年第5期,转载自《启蒙的进化》重庆出版社2013年)

0 阅读:10